![曹冲称象 课件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454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曹冲称象 课件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454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曹冲称象 课件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454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曹冲称象 课件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4540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曹冲称象 课件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4540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曹冲称象 课件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4540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曹冲称象 课件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4540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曹冲称象 课件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4540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二年级上册4 曹冲称象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一封信》 2课时
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借助关键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
脸上长鼻子,头上挂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条小辫子。
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
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曹操之子。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
“称”字左窄右宽,右边的撇和点要穿插到左边的禾木旁中。
秤(chèng):一杆秤。弥(mí):弥补。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答:课文有 个自然段。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大象的来历。 ②描述了大象高大的外形,以及官员们对大象 的好奇。 ③有官员想出 称象的办法,但根本 行不通。 ④ 提出了称象的可行办法。 ⑤曹冲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分段学习, 深入解读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经过任命的、担任一定职务的政府工作人员。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大象是从哪里来的呢?
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这里也可以换成“一起”。
这个故事发生在古代,大象是别人送给曹操的。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把大象的身子和腿分别比作墙和柱子,形象地表现了大象的高大。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
跟(gēn):跟班。银(yín):金银。
住(zhù):居住。注(zhù):注意。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
“一边……一边……”描述出了官员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的画面。你能用“一边……一边……”造句吗?
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等表示意见。
联系上下文,你认为“议论”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呢?
这么大的象,有多重呢?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用在问句里,表示深究。
联系课文,说一说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然后用“到底”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到底”表现出官员们对大象重量的好奇,也暗示了想知道大象的重量是有难度的。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①在秤盘中放入要称重的物体
③拨动秤砣使秤杆保持平衡,读出重量
官员想出来的办法是什么?可行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的?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
官员想出来的办法是造一杆大秤来称大象的体重。这个办法是不可行的,因为大象太重了,没有人有力气提得起这杆秤。从另一个官员的反驳和“曹操听了也直摇头”中可以看出。
“直”表现出什么?在这里,“直”可以换成什么?
“直”表现出曹操对官员提出的称象办法很不满意,在这里可以换成“不住地、不停地”,注意读出不满意的语气。
一同 柱子 一边 到底 秤杆 力气
课文回顾, 引入本课
“止”是象形字。甲骨文的“止”字形像人的一只脚。上面三个斜线表示脚趾,下面的三角表示脚掌。本义是脚。
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冲七岁。曹冲才七岁。
读一读,体会这组句子意思的不同,然后用“才”说一句话。
“才”字强调曹冲的年纪小,突出了他的聪明伶俐。朗读时,重音可以放在“才”字上,读出略带惊讶、夸赞的语气。
从这一句中你感受到什么?
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曹冲年龄虽小,却敢“站出来”,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这里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敢于表达的人。曹冲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1.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2.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3.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4.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在船舷上画线,是因为要知道大象使船下沉到哪里。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是要让石头和大象使船下沉的深度一样,深度一样说明重量一样。石头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称,石头的总重量就等于大象的重量了。大象又高又大,古代又没有像现代这么先进的科学技术,曹冲的办法确实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
读第4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先把大象赶上船,接着在船舷上船身下沉的地方做记号,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下沉的地方为止,最后称石头的重量也就称出了大象的体重。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微笑着点了点头”说明曹操对曹冲提出的称象办法非常满意。“果然”表示事情的结果真如曹冲所料,语气要读得肯定,读出对曹冲的佩服之情。
曹冲想到用石块和大象进行等量代换,让大象丝毫无损。
学写生字, 总结本课
“做”是会意字,表示前人所做之事。本义是为人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后引申为制作、制造。
“岁”是象形字。甲骨文像一把带有弯刀的大斧头,上面的两点表示斧面上铸刻的花纹。
“岁”字的下半部分是“夕”,不是“歹”。
一同 柱子 一边 到底 秤杆 力气 出来 船身石头 地方 果然
·本课讲了《曹冲称象》这个小故事,故事讲述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动脑筋想出了称大象的办法。·我们了解到了巧妙的称大象的办法,并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我们应该学习曹冲善于观察、爱动脑筋、善于思考、能大胆表达想法的品质。
小学人教部编版妈妈睡了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妈妈睡了集体备课课件ppt,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曹冲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教学课件ppt,共6页。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24 曹冲称象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24 曹冲称象说课课件ppt,共49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