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374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374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374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3747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3747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3747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3747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43747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学ppt课件
展开选官制度:■ 核心是官僚政治,在专制君主的操控下,按照帝制法规从事各种专门化的管理活动。■ 社会各阶层的求仕者成为官贵的桥梁;■ 调整统治集团成分、分配或争夺权势利益的手段。■ 选官制度的变迁能够直接反映出古代帝国意识形态的变化。
■结合教材P38,比较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的不同,思考其不同带来的社会影响。
家世、道德和才能—家世
一、选官制度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
■ 选官程序: ■ 选官权归属:■ 选官弊端:
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官(本籍在中央担任高官的人任职)依据家世、道德、才能(状)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获得资品的人由吏部授官。
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门阀势力发展的结果是中正只看家世不看德才。
隋文帝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 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唐太宗 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 创立武举和殿试制度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 选官特点: ■ 常设科目:
制举——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固定举行,其中,以明经、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 明经主要考察儒家经典,进士考察诗赋和策论。
取士不问阀阅。 ——郑樵《通志·氏族略》
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陆游《老学庵笔记》
打破门阀界限,仅以成绩为依据广泛吸纳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科举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了为官的资格,还需要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职官吏。——陈岩肖《庚溪诗话》
(唐太宗)幸瑞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尽入吾毂中矣。”——《唐摭言·散序进士》
■ 相比较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有哪些优势?
——据何怀宏《选举社会》整理
唐代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至宋代,除却少数几个家庭外,门第传统全消失了。——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二、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
比较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变化,思考这些变化的社会影响。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探究三省六部制的历史意义
中央政府设政事堂,作为宰相的议事机构,一切重大事务,都要由政事堂会议讨论,经皇帝批准后颁行。三省的首长:中书令(中书省)、侍中(门下省)、左右仆射(尚书省),都是宰相,以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是宰相,他们都带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等衔,所以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宰相多至一二十人。……又因宰相是政事堂集体议事,三省又互相牵制,避免了个别宰相专权……唐初,完备了隋朝的三省制度,皇帝与三省互相制约,共同治政,构成了相对和谐的政治体制。 ——樊树志《国史概要》
3. 评价:■ 分割相权,避免权臣独揽大权,利于加强皇权。■ 三省分工明确,彼此制约,减少了决策的失误。■ 宰相会议的设立,提高了行政效率。
以民为本,轻徭薄赋,戒奢从简
颁行租庸调法,轻徭薄赋;
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 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调; 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庸,且没有年龄限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评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三省六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东亚文化圈,哪一部唐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评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选官制度,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梳理科举制度,赋税制度的变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评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选官制度,政治制度,赋税制度,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三公九卿制,唐初租庸调制,唐两税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