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复习巩固卷(试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展开暑假复习巩固卷(试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口算和估算
1.直接写出得数。
二、脱式计算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三、解方程或比例
3.解方程。
四、图形计算
4.计算下面阴影部分面积。
五、选择题
5.9×21×53×2437的积是( )。
A.奇数 B.偶数 C.不能确定
6.方程“2.4×6-8x=9.6”的解是( )
A.x=1.6 B.x=18 C.x=1.8 D.x=0.6
7.小涛、小华、小丽三人每两人互相通了一次电话,一共通了 ( )次电话.
A.3 B.5 C.6
8.运动会上每个班的所有学生都要参加入场式和团体操。五(1)班入场队列如图,表演团体操时的几个队列如下,( )可能是五(1)班。
A. B.
C. D.
9.豆豆家的一个圆形餐桌(如图),桌面面积大约是50平方分米,妈妈要为这个餐桌配一块正方形桌布,把桌面全覆盖上,商店有以下四种规格的桌布,她应该选择边长至少是( )的桌布。
A.15厘米 B.7分米 C.9分米 D.12分米
10.下面阴影部分表示的扇形中,面积最小的是( )。(3个圆的大小相等)
A. B. C.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合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不是1
B.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C.大于小于的分数只有
12.和这两个数( )
A.大小相同 B.意义相同
C.分数单位相同
六、填空题
13.的分数单位是( ),减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得最小的合数。
14.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90°,这个扇形的面积是所占圆面积的( )。
1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8厘米=( )米 50公顷=( )平方千米
80秒=( )分 600克=( )千克
16.a、b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a=3b,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7.刘叔叔学习强国的分数达到了29747分,至少要加上( )分就是3的倍数,至少增加( )分就同时是2和5的倍数。
18.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读书漂流”活动。小华看一本书,看了a天,平均每天看25页,还剩36页没看,这本书的总页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 )页。当a=10时,小华看的这本书的总页数是( )页。
19.一根红丝带长40厘米,一根黄丝带长32厘米。要把它们都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且没有剩余,每段最长是( )厘米。
20.一张长方形纸对折3次,展开后每一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
21.小华从家出发骑车去相距5千米的图书馆借书,下面的折线统计国反映了小华离家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小华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停了( )分钟,在图书馆借书用了( )分钟。
(2)小华从家到图书馆,平均速度是每分钟( )千米。(停留时间不算)
(3)小华从图书馆返回家中,平均速度是每分钟( )千米。
七、解答题
22.画3个同心圆,第一个的直径为2cm,第二、第三个的直径依次比前一个大2cm.
23.一堆煤,第一次运走 吨,第二次比第一次多运 吨,第三次运走的比前两次运走的总和少 吨,第三次运走多少吨?
24.一个矿泉水桶(如下图所示)的底面半径是16cm.一辆小货车的车厢从里面量,长是2m,宽是1.6 m,这辆小货车一次最多可运多少桶矿泉水?
25.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约是陆地面积的2.4倍,比陆地面积多2.1亿平方千米,求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大约各是多少亿平方千米。(列方程解答)
26.下面是小红7~12岁每年的身高与同龄女学生标准身高的对比统计表:
身高产量项目年龄 | 7 | 8 | 9 | 10 | 11 | 12 |
标准身高/cm | 123 | 128 | 135 | 140 | 148 | 153 |
小红身高/cm | 112 | 120 | 129 | 139 | 148 | 160 |
(1)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
(2)小红从( )岁到( )岁身高增长得最快。
(3)对比标准身高,说说你对小红7~12岁身高增长情况的看法?
参考答案:
1.;1.5;;;
10;6.93;12.15;0.16
【解析】
【详解】
略
2.4;;1
【解析】
【分析】
第一小题可以利用简便运算,利用减法的性质,将后两个数相加。
后面两个小题,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按照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详解】
【点睛】
计算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时,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按照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
【解析】
【分析】
(1)先利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乘5,方程两边再同时除以4;
(2)先利用乘法分配律化简方程左边含有字母的式子,再利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4.8;
(3)先计算方程左边小数乘法的积,再利用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3.2,最后利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2.2。
【详解】
(1)
解:
(2)
解:
(3)
解:
4.3.44cm2
【解析】
【分析】
观察图形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是4cm,圆的直径是4cm,然后再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圆的面积公式S=πr2进行解答。
【详解】
4×4-3.14×(4÷2)2
=16-12.56
=3.44(cm2)
5.A
【解析】
【分析】
根据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据此解答。
【详解】
9×21×53×2437的积是奇数。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奇数、偶数的运算规律的理解于掌握。
6.D
【解析】
【分析】
先计算方程左边能计算的部分,再根据等式的性质结合数字特点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
【详解】
2.4×6-8x=9.6
解:14.4-8x=9.6
8x=14.4-9.6
x=4.8÷8
x=0.6
故答案为:D
7.A
【解析】
【详解】
略
8.D
【解析】
【分析】
人场队列中,有1个学生单独站一行,其他学生2人一行,说明五(1)班的总人数是奇数。因此,可分别计算几个选项中队列的人数,选择总人数为奇数的那一队即可。
【详解】
A.人数为(人),30是偶数,所以排除选项A;
B.人数为(人),36是偶数,所以排除选项B;
C.人数为(人),30是偶数,所以排除选项C;
D.人数为(人),23是奇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睛】
四个选项中队列形状不同于题目所给的队列形状,似乎无从下手解答,但是总人数的奇偶性给我们提供了唯一的思路。
9.C
【解析】
【分析】
根据圆的面积=πr²,用面积÷π,求出r²,再确定半径,半径×2=直径,正方形边长至少要大于圆的直径,据此分析。
【详解】
50÷3.14≈16
16=4×4
4×2=8(分米)
故答案为:C
【点睛】
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圆的面积公式。
10.A
【解析】
【分析】
在同圆中,圆心角大的对应的扇形面积就大。通过观察图形可知:A扇形的圆心角是锐角, B扇形的圆心角是钝角,C扇形的圆心角是平角,根据角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
因为锐角<钝角<平角,所以阴影部分扇形面积从大到小排列是C形面积>B形面积>A形面积。
故答案为: A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扇形面积的意义,掌握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明确:在同圆中,圆心角大的对应的扇形面积就大。
11.B
【解析】
【分析】
根据互质数、公倍数的定义以及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逐一对选项判断,找出正确的答案。
【详解】
A.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最大公因数是1;比如8和9都是合数,但8和9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所以“两个合数的最大公因数一定不是1”这样的说法错误;
B.因为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说法正确;
C.在两个不同的分数之间有无数个分数,大于小于的分数有无数个,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理解掌握互质数、公倍数的定义。
12.A
【解析】
【详解】
略
13. 19
【解析】
【分析】
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所以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是4,-4=,分子是19,表示有19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所以减去19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后就是最小的合数。
【详解】
的分数单位是;
-4
=-
=
所以要减去19个这样的分数后得最小的合数。
【点睛】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分数单位的意义以及合数的定义,再通过分数减法计算即可。
14.
【解析】
【分析】
由于圆周角是360°,则扇形的圆心角是90°,根据分数的意义,扇形的圆心角是这个圆周角的90°÷360°=,即这个扇形的面积是所占圆面积的。
【详解】
90°÷360°=
即这这个扇形的面积是所占圆面积的。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扇形与圆的关系,解答此题关键是根据扇形的面积分式可知,扇形的圆心角占圆周角的几分之几,则这个扇形面积就占这个圆的面积的几分之几。
15. ##
【解析】
【分析】
把8厘米换算成米数,用8除以进率100得=米;
把50公顷换算成平方千米数,用50除以进率100得=平方千米;
把80秒换算成分钟数,用80除以进率60得=分;
把600克换算成千克数,用600除以进率1000得=千克。
【详解】
8厘米=米 50公顷=平方千米
80秒=分 600克=千克
【点睛】
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要注意结果用分数表示。
16. b a
【解析】
【分析】
两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最小公倍数是较大数,据此分析。
【详解】
a、b均是不为0的自然数,a=3b,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b,最小公倍数是a。
【点睛】
特殊情况还有两数互质,最大公因数是1,最大公因数是两数的积。
17. 1 3
【解析】
【分析】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如果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
2+9+7+4+7=29
29+1=30
30是3的倍数,所以29747至少加上1就是3的倍数;
29747+3=29750
29750同时是2和5的倍数,所以29747至少加上3就同时是2和5的倍数。
【点睛】
熟练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8. 25a+36 286
【解析】
【分析】
已经看的页数=平均每天看的页数×已经看的天数,这本书的总页数=已经看的页数+剩下的页数,把题中数据代入计算即可,最后把a的值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求出结果,据此解答。
【详解】
这本书的总页数:a×25+36=(25a+36)页
当a=10时,25a+36=25×10+36=250+36=286(页)
【点睛】
掌握含有字母的式子化简求值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9.8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每段丝带的长度既是40的因数,也是32的因数,则每段丝带的最长长度是这两根丝带长度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
40和32的最大公因数为:2×2×2=8
所以,每段最长是8厘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应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0.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3次,则把这张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把这张长方形的纸看作单位“1”,用1÷8,即可解答。
【详解】
1÷8=
【点睛】
根据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注意对折3次就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8份。
21. 20 40 0.125 0.25
【解析】
【分析】
(1)小华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停的时间,由图可以看出20-40分钟之内路程没有变化40分钟以后路程增多说明小华停的时间是40-20=20(分钟);在60-100分钟的时间段路程没有变化,100分钟以后离家距离变小,说明在图书馆借书用了100-60=40(分钟)。(2)平均速度=路程÷时间,路程是5千米,时间是60-20=40(分钟);(3)平均速度=路程÷时间,路程是5千米,时间是120-100=20(分钟)。
【详解】
(1)40-20=20(分钟)小华在去图书馆的路上停了20分钟,100-60=40(分钟)在图书馆借书用了40分钟。
(2)小华从家到图书馆一共行了5千米,除去停留时间行驶时间是60-20=40(分钟)所以平均速度是每分钟5÷40=0.125(千米);
(3)小华从图书馆返回家中一共用了120-100=20(分)平均速度是每分钟5÷20=0.25(千米)
【点睛】
此题考查有关路程和时间的折线统计图,水平线表示时间过去了路程没有变也就是在原地没有动。
22.如图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因为第一个圆的直径为2cm,所以半径为1cm;又因为第二、第三个的直径依次比前一个大2cm,所以第二、第三个的直径分别是4厘米和6厘米,则半径分别是2厘米和3厘米.由此,以任意一点为圆心,分别以1厘米、2厘米和3厘米为半径即可画出符合要求的圆.
解:由分析画图如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圆的基本画法.解决的关键是确定半径的大小.
23.吨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第二次运了: + = + = (吨)
第三次运了: + - = + - = = (吨)
答:第三次运走 吨.
24.30桶
【解析】
【详解】
16×2=32(cm)
2m=200cm
1.6m=160cm
200÷32≈6(桶)
160÷32=5(桶)
6×5=30(桶)
25.海洋的面积3.6亿平方千米,陆地面积1.5亿平方千米。
【解析】
【分析】
设陆地的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则海洋面积为2.4x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陆地面积=2.1亿平方千米,据此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
解:设陆地的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
2.4x-x=2.1
1.4x=2.1
x=1.5
2.4×1.5=3.6(亿平方千米)
答:海洋的面积是3.6亿平方千米,陆地面积是1.5亿平方千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般设一倍量为x,进而表示出另一个量,找出等量关系解答即可。
26.(1)见详解
(2)11;12。
(3)小红的身高低于标准身高,身高增长的比较慢;到了10﹣12岁时,小红的身高增长的比较快,尤其是到了11﹣12岁增长的最快,已经超过了标准身高。
【解析】
【分析】
(1)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即可;
(2)分别算出从7~12岁,小红身高增长的厘米数,再比较即可;
(3)在7﹣10岁时,小红的身高低于标准身高,身高增长的比较慢;到了10﹣12岁时,小红的身高增长的比较快,尤其是到了11﹣12岁增长的最快,已经超过了标准身高。
【详解】
(1)折线统计图如下:
(2)120﹣112=8(cm),
129﹣120=9(cm),
139﹣129=10(cm),
148﹣139=9(cm),
160﹣148=12(cm),
8<9<9<10<12,
所以小红从11岁到12岁身高增长得最快。
(3)答:在7﹣10岁时,小红的身高低于标准身高,身高增长的比较慢;到了10﹣12岁时,小红的身高增长的比较快,尤其是到了11﹣12岁增长的最快,已经超过了标准身高。
暑假巩固培优总复习-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这是一份暑假巩固培优总复习-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苏教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暑假复习卷(试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这是一份暑假暑假复习卷(试题)-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口算和估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重难点卷(试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这是一份暑假重难点卷(试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图形计算,解方程或比例,脱式计算,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