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提升】苏教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综合测试卷AB卷(含解析)
展开【暑假提升】苏教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综合
测试卷(A卷)
一、单选题
1.下面式子中,( )是方程。
A.x-5>3.2 B.2.8y+3 C.4.7x=23.5
2.已知6x=0.9,那么3.2x-0.4的值是( )。
A.0.08 B.0.15 C.1.328
3.要表示岀岚岚一学期语文、数学成绩的变化趋势,应选用( )统计图。
A.条形 B.单式折线 C.复式折线
4.把24分解质因数,正确的是( )。
A.24=3×8 B.24=2×2×2×3 C.2×2×2×3=24
5.要使a7是真分数,a6而是假分数,a应该是( )
A.6 B.7 C.8
6.一杯纯牛奶,小兰先喝了 13 ,加满水后又喝了 12 杯,再加满水,一口气全部喝完,她喝的( )多。
A.牛奶 B.水 C.一样多 D.无法判断
7.一个环形,内圆半径是3分米,外圆半径是5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多少?列式正确的是( )。
A.3.14×(5×2-3×2) , 3.14×52-3.14×32
B.3.14×(5×2-3×2) , 3.14×(52-32)
C.3.14÷52-3.14×32 ,3.14×(52-32)
8.如下图,小红从甲地到乙地有两条路线可走,( )。
A.走①号路线近 B.走②号路线
C.一样近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9.爷爷今年77岁,比小明年龄的6倍还多5岁,小明今年 岁。
10.如果3x+2=20,那么28-4x= 。
11.在1,2,3,4,5中,质数有 ,合数有 ,奇数有 ,偶数有 ;其中 是5的因数。
12.赵阿姨手机锁屏密码是由六位数A5BCDE组成的。其中A有因数2和3,B的最大因数是7,C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D是最小的质数,E既是奇数也是合数。锁屏密码是 。
13.把35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长 m,每段占全长的 。
14.1012 的分数单位是 ,至少要减去 个这样的单位,才能使它成为一个最简分数。
15.一杯纯牛奶,小明喝了 12 杯,再加满水,又喝了 13 杯,又加满水,最后喝完。小明喝了 杯纯牛奶, 杯水。
16.如图,张师傅从一张三角形铁皮上剪下3个扇形。这3个扇形的面积和是 平方厘米。
三、计算题
17.递等式计算
①1310−58+38
②5−1319−619
③8+5+12- 38
④12+14+18+316
⑤320+78−0.375+710
⑥2.68-( 1725 -0.32)
18.解下列方程
(1)3.8-x=2.2
(2)x-4.5+5.5=5
(3)5.4x+6.6x=7.2
(4)21x-2.7×4=8.1
19.解方程。
(1)x + 27 = 1314
(2)92 -3x=1.5
(3)x-( 715 - 730 )= 23
20.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1)
(2)
四、解答题
21.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共有108将,其中男将人数是女将人数的35倍,男将、女将各有多少人?
(1)等量关系:
(2)列方程解答:
22.奇奇和妙妙一起去文具店买文具,奇奇买了3支圆珠笔,妙妙买了同样的5支,妙妙比奇奇多付5元。奇奇付了多少元?(列方程解答)
23.下面是2017-2021年某省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情况表。
年 份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城镇居民
800元
900元
850元
749元
600元
农村居民
300元
399元
350元
250元
200元
(1)根据统计表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2)农村居民哪一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最低,猜一猜为什么?
(3)算一算,2021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比2017年减少了几分之几?
24.三(1)班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在40一50 人之间,如果把参赛的人数分成6人一组或分成8人一组,都正好分完。三(1)班参加跳绳比赛的有多少人?
25.一个小朋友在饮料店买了一些纯牛奶和可乐,他付了100元,售货员阿姨找回了18元。已知纯牛奶:5元/瓶,可乐:10元/瓶。请问:售货员阿姨找回的钱对吗?为什么?
26.一根绳子长89米,第一次减去13米,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剪29米,两次一共减去了多少米?
27.超轻黏土是一种新型环保手工造型材料,捏塑起来更容易、更舒适,而且作品可爱。冬冬、小林和源源用一盒超轻黏土捏作品,冬冬用了 18 kg,小林用了 15 kg,源源用的比冬冬和小林的总量少 110 kg。源源用了多少千克超轻黏土?
28.公路隧道的高度一般要达到3.5米才符合标准。一条隧道口的形状是半圆形,它的周长是17.99米,它的高度是否达到标准?
29.学校修建一个半径为5米的圆形花坛(如图),花坛的四周围上防护栏,在花坛的四周修一条2米宽的水泥小路。
(1)防护栏至少需要多少米?
(2)修建的水泥小路占地多少平方米?
答案解析部分
1.C
2.A
3.C
4.B
5.A
6.A
7.C
8.C
9.12
10.4
11.2,3,5;4;1,3,5;2,4;1,5
12.57129
13.15;13
14.112;3
15.1;56
16.39.25或者12.5π
17.解:①1310−58+38
=1310-(58-38)
=1310-14
=2120
②5−1319−619
=5-(1319+619)
=5-1
=4
③8+5+12- 38
=13+12-38
=25-38
=2458
④12+14+18+316
=34+18+316
=78+316
=1716
⑤320+78−0.375+710
=(320+710)+(78-0.375)
=0.85+0.5
=1.35
⑥2.68-( 1725 -0.32)
=2.68+0.32-1725
=3-1725
=2825
18.(1)3.8-x=2.2
解:x=3.8-2.2
x=1.6
(2)x-4.5+5.5=5
解: x=5+4.5-5.5
x=9.5-5.5
x=4
(3)5.4x+6.6x=7.2
解: 12x=7.2
x=7.2÷12
x=0.6
(4) 21x-2.7×4=8.1
解:21x-10.8=8.1
21x=8.1+10.8
21x=18.9
x=18.9÷21
x=0.9
19.(1)解:x+27=1314
x=1314-27
x=914
(2)解:3x=92-1.5
3x=3
x=3÷3
x=1
(3)解:x-730=23
x=23+730
x=910
20.(1)解:3.14×(92-52)
=3.14×(81-25)
=3.14×56
=175.84(平方厘米)
(2)解:8×8=64(平方厘米)
21.(1)男将人数+女将人数=108人
(2)解:设女将有x人,则男将有35x人,
35x+x=108
36x=108
x=108÷36
x=3
35×3=105(人)
答:男将有105人,女将有3人。
22.解:设圆珠笔的单价是x元。
5x-3x=5
2x=5
x=5÷2
x=2.5
3x=3×2.5=7.5
答:奇奇付了7.5元。
23.(1)解:如图:
(2)答:农村居民2021年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最低,因为受疫情影响。
(3)解: 800-600=200(元)
200÷800= 14
答:比2017年减少了 14 。
24.解:
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3×4
=6×4
=24
24×2=48(人)
答:三(1)班参加跳绳比赛的有48人。
25.解:因为纯牛奶和可乐的单价分别是5元,10元,都是5的倍数,所以不论买几瓶,总钱数也应是5的倍数,付了100元,找回的钱数应该也是5的倍数,即个位数应是0或5,所以找回18元不对。
答:售货员阿姨找回的钱不对。因为找回的钱应该是5的倍数,18不是5的倍数。
26.解:13−29=19(米)
13+19=49(米)
答: 两次一共减去了49米。
27.解:18+15-110
=1340-110
=940(千克)
答:源源用了940千克超轻黏土。
28.解:17.99÷(3.14+2)=3.5(米)
答:它的高度达到标准。
29.(1)解:3.14×(5×2)
=3.14×10
=31.4(米)
答:防护栏至少需要31.4米。
(2)解:5+2=7(米)
3.14×(72-52)
=3.14×(49-25)
=3.14×24
=75.36(平方米)
答:修建的水泥小路占地75.36平方米。
【暑假提升】苏教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综合
测试卷(B卷)
一、填空题(共19分)
1.合数至少有( )个因数。
2.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其中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则从正面看到的是( )号图形,从左面看到的是( )号图形。
①
②
③
④
3.把一筐苹果分给小朋友,每人分6个或9个都正好分完,这筐苹果至少有( )个。
4.先把下面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再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和42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__。
5.质数a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因数.
6.李宁把送给妈生日礼物放在一个长6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的长方体盒子里,包装这个盒子至少需要________平方分米的包装纸;如果在它的外面打上“十字形”的彩带,那么至少需要________分米彩带(接头处长3分米)。
7.24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 )。
8.把再添上( )个它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9.能同时被5和3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 )。
10.要统计2010~2015年的公司上缴利润增长情况,选用______统计图最好。
二、判断题(共10分)
11.(本题2分)两个合数的公因数一定多于2个。( )
12.(本题2分)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 )
13.(本题2分)一个数越大,它的因数的个数就越多;一个数越小,它的因数的个数就越小.( )
14.(本题2分)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
15.(本题2分)复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
三、选择题(共10分)
16.(本题2分)能反映事物间变化趋势的统计图是( )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形统计图 D.以上均可
17.(本题2分)大于而小于的分数有( )个。
A.1 B.2 C.3 D.无数
18.(本题2分)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 )。
A.1 B.2 C.4 D.6
19.(本题2分)在有余数的整数除法算式中,除数是b,商是c(b,c均不为0),被除数最大为( )。
A. B. C. D.
20.(本题2分)要使一个三位数15□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里有( )种不同的填法。
A.2 B.3 C.4 D.5
四、计算题(共33分)
21.(本题9分)口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________
1﹣﹣=________
22.(本题12分)解方程。
+=7.2 12÷4=16.8 6-48=18
0.7-102÷3=15 3×7+4=25 9+1.8=21.6
23.(本题12分)能简算的要简算。
五、文字题(共3分)
24.(本题3分)x的2倍比 36的一半多9,求x。
六、解答题(共25分)
25.(本题5分)甲的铅笔比乙多了6倍还多3只,甲有39支铅笔,问乙有多少支铅笔?
26.(本题5分)一个饼干盒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现在在它的四周帖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7.(本题5分)两个质数的和是18,积是65,这两个质数分别是多少?
28.(本题5分)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去米。第一次比第二次多用去几分之几米?
29.(本题5分)如图,图中的曲线表示小明星期日骑自行车外出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小明九点离家,十五点回到家,根据这个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几点?离家多远?
(2) 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时间多少分钟?
(3)小明在往返全程中在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范围内的平均速度最快?最快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答案:
1.3
【详解】
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还有别的因数的数为合数。由此可知,一个合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至少还要有一个因数即共至少有3个因数。
2. ① ②
【分析】
根据从上面看到(其中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可将这个立体图形画出,如下图,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详解】
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①号图形;
从左面看到的是,②号图形。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已有的信息将立体图形画出来,再进一步解答。
3.18
【分析】
即求6和9的最小公倍数,根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即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6=2×3
9=3×3
所以9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3×3=18,即这筐苹果至少18个。
此题主要考查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与每个数独有质因数的连乘积是最小公倍数。
4. 2 3 5 2 3 7 210
【详解】
略
5. 1 A
【详解】
略
6. 148 41
【分析】
盒子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彩带的长度=长×2+宽×2+高×4+接头处的长度。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详解】
(6×5+6×4+5×4)×2
=(30+24+20)×2
=74×2
=148(平方分米)
所以包装这个盒子至少需要148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6×2+5×2+4×4+3
=12+10+16+3
=41(分米)
所以至少需要41分米彩带。
本题考查了长方体的棱长总和和表面积,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公式。
7.120
【分析】
根据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直接填空即可。
【详解】
6×4×5=120,所以,24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120。
本题考查了最小公倍数,明确最小公倍数的求法是解题的关键。
8.11
【分析】
的分数单位是,中有3个;最小的质数是2,2中有14个。据此利用减法,求出再添上多少个就是最小的质数。
【详解】
14-3=11,所以,把再添上11个它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本题考查了分数单位,明确分数单位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9.90
【分析】
3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详解】
能同时被5和3整除的最大两位数是90。
关键是掌握3和5的倍数的特征,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10.折线
【详解】
折线统计图能通过折线的升降变化来反映某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不但反映整体变化,还能反映局部变化。
11.×
【详解】
两个合数的公因数不一定多于2个,如:8和9都是合数,8和9只有公因数1。
故×
12.×
【详解】
两个相同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此题说法错误。
故×
13.错误
【分析】
质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所以质数无论多么大,都只有两个因数;12比15小,12的因数有1、2、3、4、6、12一共6个,15的因数有1、3、5、15一共4个,12的因数比15的因数多.
【详解】
解:一个数越大,它的因数不一定越多;一个数越小,它的因数也不一定就越少.故答案为错误.
14.×
【详解】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故×
15.×
【分析】
三种统计图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描述出其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可以显示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详解】
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还可以看出具体的数量,原题错误。
故×
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16.C
【分析】
条形统计图能形象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扇形统计图能表示出部分与总体之间的关系;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数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选择即可。
【详解】
折线统计图不仅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数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能反映事物间变化趋势的统计图是折线统计图。
故C
17.D
【分析】
依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将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若干倍,介于它们中间的分数就会有无数个,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将和的分子和分母扩大若干个相同的倍数(2、3、4、5…),分母是7的同分母的分数只有一个,而不同分母的分数有很多个,所以在和间会出现无数个分数。
故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数的分子分母扩大后再找。
18.D
根据短除法计算即可。
【详解】
,2×3=6,所以12和30的最大公因数是6。
故D
本题考查了最大公因数,把公有的质因数从小到大依次作为除数,连续去除这几个数,直到得出的商只有公因数1为止。然后把所有的除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9.C
【分析】
由题意得,被除数=b×c+余数,当余数最大时只能是比除数少1,即b-1,这时候被除数最大。
【详解】
由于余数要比除数小,最大是:b-1
所以被除数最大是:bc+b-1
故C
此题考查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之间的关系,需要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20.A
【分析】
根据2,3倍数的特征可知: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根据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据此找到符合题意的三位数即可解答。
【详解】
个位数字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1+5+0=6,是3的倍数,符合题意;
1+5+2=8,不是3的倍数,不符合题意;
1+5+4=10,不是3的倍数,不符合题意;
1+5+6=12,是3的倍数,符合题意;
1+5+8=14,不是3的倍数,不符合题意;
所以一共有2种不同的填法。
故A
21. 1
【详解】
略
22.=2.4;=5.6;=11;=70;=1;=7
略
23.;0;
;;5
【分析】
(1)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2)运用减法的性质,把括号去掉,再交换两个减数的位置进行简算;
(3)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一致;
(4)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5)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6)运用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详解】
=
=
=
=
=0
=
=
=
=
=
=
=
=
=6-1
=5
24.
【分析】
根据题意,求一个数的2倍,用这个数×2,求一个数的一半,用这个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计算,据此列方程解答。
【详解】
2x-36×=9
解:2x-18+18=9+18
2x÷2=27÷2
x=
25.6支
【分析】
设乙有x支铅笔,根据甲的铅笔数量=乙铅笔数量的6倍+3支,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解:设乙有x支铅笔,则
6x+3=39
6x=39-3
x=36÷6
x=6
答:乙有6支铅笔。
本题主要考查列方程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式。
26.2100平方厘米
【详解】
(20×30+15×30)×2
=(600+450)×2
=1050×2
=2100(平方厘米)
答:商标纸面积是2100平方厘米。
27.5;13
【详解】
略
28.米
【分析】
用第一次用的米数减去第二次用的米数即可。
【详解】
-=(米)
答:第一次比第二次多用去米。
本题考查同分母分数减法,明确其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9.(1)13点;30千米
(2)10点半左右;休息了半小时
(3)从14点到15点;30千米/时
【详解】
略
【苏教版】2022-2023学年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项提升测试卷AB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2-2023学年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专项提升测试卷AB卷(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月一共有天,实践操作,解决问题,整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专项提升试卷AB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苏教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专项提升试卷AB卷(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口算,竖式计算,脱式计算,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提升】北师大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综合测试卷ABC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暑假提升】北师大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综合测试卷ABC卷(含解析),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