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上数学7.2《搭积木》课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4334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一上数学7.2《搭积木》课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4334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一上数学7.2《搭积木》课件+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4334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一上数学7.2《搭积木》课件+教案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43343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一上数学7.2《搭积木》课件+教案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43343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一上数学7.2《搭积木》课件+教案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43343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一上数学7.2《搭积木》课件+教案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43343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一上数学7.2《搭积木》课件+教案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43343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一上数学7.2《搭积木》课件+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43343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一上数学7.2《搭积木》课件+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43343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搭积木优质课件ppt
展开北师一上第七单元《加与减(二)》 第3课时 搭积木 | |||
课题 |
| 课型 | 新授课 |
教材分析 |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2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 | ||
学情分析 | 学生已经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十加几的加法,十几减几的减法,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还认识了数位中的个位和十位,对数位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但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合作意识,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借助课件辅助教学,借助教具积木创设情境,借助学具积木,小棒和计数器等让学生动手操作并学着解决数学问题。 | ||
教学策略 | 本课根据本年段学生学习计算的认知规律和新课标的要求来设计活动,注重直观、形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经验作为基础,通过小组合作等活动,利用积木这一学具贯穿课堂始终,习题设置也有一条清晰的主线,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新知。 | ||
教学内容 |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 75 页 |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借助熟悉的物体,使学生正确用数表示20以内这些物体的个数。 能力目标:使学生根据11至20个数的组成,掌握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进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善于思考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体会加减法含义,学会计算2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 ||
教学难点 | 明确计算方法,理解不进位加减法的算理并熟练计算。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相应学具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环节 | 导学案 | ||
一、创设情境 |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节新课搭积木,同学们你们喜欢搭积木么?淘气和笑笑也喜欢玩积木,我们一起看看搭积木遇到的数学问题吧! | ||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 一、探究加法 出示课件,同学们你能从中看到什么数学信息?笑笑搭了几块积木? 生:一共13块 我们一起数一数,左边这10块积木在数学上是1个十,右边是3个一,一共是13块 2、提问列式 你又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笑笑又拿了几块? 根据刚才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原来有13块积木,又放了2块,一共用了多少块积木? 谁会列式表示呢? 13+2 为什么用加法呢? 生:求一共是多少,就是把原来的和又拿的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师:这个算是是我们之前没有解决过得新问题,请你用自己的方法和学过的知识来算一算结果? 生:借助计数器计算,我在计数器上先拨13,再拨一个1,是14,再拨一个1,就是15 还有其他方法么? 我们在计算时可以先不看十位上的1,先在心里算出3+2=5,再用10+5=15,你们说可以么/ 同时进行板书3+2=5,10+5=15 二、探究减法 淘气也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么? 笑笑搭了18块积木,拿走了2块,还剩下多少块? 生:18-2 为什么用减法呢? 求还剩下多少,就是用一共的去掉哪走的,所以用减法。 谁能说说结果呢? 先从计数器中拨出18,然后再拨回去一个,还剩17,再拨回去一个还剩16 我们是从哪来去掉一个的? 个位上,因为个位上的数都是几个一,1是1个一,所以从个位去掉 师:先计算8-2=6,然后再算10+6=16 三、毛毛虫图 请认真观察这幅图,你能算式表示他的意思吗? 生:13+2=15 师:为什么是13+2 因为箭头,是从13开始的 为什么得数是15呢? 因为箭头的方向指向了15.
请认真观察这幅图,你能算式表示他的意思吗? 生:18-2=16师:嗯,你明白了。再出个箭头呢?(继续-2)生:16-2=14 师:如果没有箭头的提示,你想出来再减2是几吗? 生:能,14-2=12. 师:大家掌握的都不错。观察这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左边的图,数越加越大,右边的图,数越减越小。 (补充毛毛虫题) 小结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搭积木的问题和毛毛虫图,这些题都是什么样的计算? 生:都是十几加(或减)几的题,而且都是在个位加或减的。(板书十几加(或减)几) | ||
三、生活交流 |
1计算 师:新课学习完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书上的练习题!先请你安静快速地把书翻开第78页,开始!生:翻书 师:给大家2到3分钟的时间完成第4题,看谁写的又对又快!生:计算。 师:找几位同学订正,请你拿出铅笔,在写对的题目旁边轻轻的打个对勾。 (4位同学) 师:谁都做对了,请起立!(分析错因)你们计算的真准! 2课外拓展:碰碰车 师:请你安静快速的把书合上放在桌子角上。(出示碰碰车)这是什么? 生:碰碰车。 师:(课件相碰的做加法)你能看懂这道题的意思吗? 生:哪两辆车可能碰上,就用车上的数做加法。 师:你说的很完整。看不清楚的同学回家之后在书上都尝试做做这道题,看看你最多能写出多少个加法算式,好吗? 以此类推,相碰的做减法,看看可以列出多少减法算式? | ||
四、课堂小结 | 1、学生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老师总结:本节知识点 3、拓延课下: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留到以后探索。 | ||
五、教学板书 | 不进位加法和减法 13+2=15 18-2=16 | ||
六、教学反思 | 本次课本节课是十几加几的不进位加法和十几减几的不退位减法。通过搭积木的情景让学生仔细观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玩中也能学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学生没有准备积木,我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拨一拨、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的角度理解计算的方法,通过计算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 |
北师大版搭积木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搭积木优质ppt课件,文件包含2搭积木pptx、北师大数学一上《7搭积木》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搭积木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搭积木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方法一,方法二,+2=5,+5=15,方法三,+2=15,-2=6,+6=16,-2=16,+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搭积木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搭积木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72《搭积木》课件pptx、72《搭积木》教案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