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小学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六)19 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小学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六)19 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01
    小学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六)19 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02
    小学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六)19 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六)19 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六)19 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共10页。

    小学语文教材同步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六)19 古诗二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似、庐、笼、盖、苍、茫”12个生字,会写危、敢、惊、阴、似、野、苍、茫”8个生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结合、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体会作者的情感。

     

    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通过图文结合、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策略

     

    1.把握特点,识写生字

     

    本文要求会认读的生字有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有8个,其中危、惊、似、苍、茫既要求会认读也要求会写。针对生字本身的特点,以多种方式进行识记。认读宿、寺、恐、惊”4个生字,宜将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先借助拼音读一读,读音上要特别注意宿、寺是平舌音,恐、惊是后鼻音,要读准。然后,理解字义,用字组词说一说。是会意字,可以结合字源、字形来理解。容易混淆,可通过口诀耳朵上面挂上钩,右边反文不是又进行区别。

     

    2.朗读诗句,想象画面

     

    朗读诗句,想象画面,从而理解古诗,这种方法始终贯穿于教学中。教学时,学生在充分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结合课本图片想象画面,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话把想象的画面描述出来。教学《夜宿山寺》时,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和李白一起,此时正站在危楼之上,举目远眺,你们会看到什么呢?教学《敕勒歌》时,引导学生结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想象草原辽阔的景色。

     

    3.描述画面,表达运用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想象画面之后,如不能一下子表达出来,可借助多幅相似的图片,或悠扬的音乐,入情入境地进行想象说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初步了解诗题的意思。

     

    2)初读课文,自学会认字和会写字。

     

    3)再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1课时

     

    《夜宿山寺》

     

    课时目标:

     

    1.认识宿、寺、危、辰、恐、惊”6个生字,会写危、敢、惊”3个生字。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内容,想象画面,感受山寺之高。

     

     

     

    一、诗人导入,理解诗题。

     

    1.直入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古诗二首。

     

    2.介绍诗人:李白是唐代的一位大诗人,被称为诗仙。他的很多诗都充满丰富的想象力,如我们都很熟悉的《静夜思》。(师领诵,生齐背)

     

    (多媒体出示:李白图片)

     

    课件出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格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诗仙之称。主要作品:《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

     

    3.结合写作背景导入新课,理解诗题《夜宿山寺》。

     

    过渡:李白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写诗的人,他去过庐山,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到过天门山,写下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有一次,李白在山西大同悬空寺游玩,晚上借宿在寺庙里。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夜宿山寺》。(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1)强调宿、寺为平舌音,引导学生注意的区别,再齐读诗题。

     

    2)理解诗题。(时间:夜。地点:山寺。事件:宿。)

     

    3)理解宿的含义,说说诗题的意思。

     

    设计意图:

     

    抓诗题,引关注,助理解。诗歌的题目往往藏着很多信息,从诗题入手,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

     

    二、初读诗歌,学习字词。

     

    1.读诗歌。

     

    1)自由读: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合作读:同桌一人读,一人听,重点注意字音是否读准确,不正确的互相教一教。

     

    3)示范读:老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课件出示:

     

    夜宿山寺

     

    危楼/百尺,手可/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指名读:点3名学生朗读。(发现问题,师生一起纠正)

     

    5)齐声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2.学字词。

     

    1)强调易错字音。

     

    通过”“”“的读音,进而强调是翘舌音、前鼻音。

     

    ②“恐、惊是后鼻音、形声字,可借助部首帮助理解字义。

     

    2)摘苹果认读生字。(课件出示生字苹果树)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必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本环节还利用规律归类识字,强化学生的记忆。

     

    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说说山寺给自己的印象。(高耸入云)

     

    2.学习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随文学习

     

    通过组词,了解现在大多指危险的意思。

     

    出示的字形结构:中间的代表山崖,上面的部分代表一个人站在山崖上,下面是一个跪坐着向山崖之上看的人:啊,那个人站在这么高的山崖上,太危险了!的本义是表示。(板书:危楼高楼

     

    2)找找句中有哪些字词写出了楼之高。

     

    高百尺。(板书)

     

    质疑:一米等于三尺,这座楼真的有33米,相当于11层楼那么高吗?

     

    明确:百尺是虚指,这里运用夸张的写法,形容楼很高。

     

    想象:想象诗人站在山顶寺庙的高楼上远眺时的感觉,并说一说。

     

    摘星辰。(板书)

     

    理解:星辰是日、月、星的总称。

     

    想象:诗人站立处离天很近,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到星辰。体会诗人想象力的丰富。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朗读时强调字,突出楼之高。

     

    3.学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继续体会楼之高

     

    提问:此时,诗人应该是很高兴的,那他为什么不敢大声说话呢?(板书:不敢)

     

    明确:因为担心惊动天上的神仙,恐惊天上人。(板书:恐惊)这更加说明诗人跟天上人之间相距不远,突显楼很高。

     

    2)随文学习

     

    容易混淆,可通过口诀耳朵上面挂上钩,右边反文不是又进行区别。

     

    3)模拟诗人此时的神态,轻声朗读诗句。注意高声语”“天上人可以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4.背诵古诗。老师示范背诵,然后点名背、齐背。

     

    小结:夜晚,诗人站在寺庙的高楼上远眺,一边想象着山寺的高耸入云,一边想象着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多么独特的感受啊!

     

    设计意图:

     

    本环节紧扣楼之高理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初步感悟夸张手法的妙处。通过随文识字落实生字的要求,强化基础。

     

    四、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1.多媒体播放危、敢、惊的书写动画,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笔画和位置。

     

    2.明确:(1)书写姿势。强调三个一的要求:眼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2)书写要点:

     

    3.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跟着书空。

     

    4.学生当堂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评价:同桌之间互评;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生要能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因此,本环节通过写前观察,写后完善,让学生在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书写能力。

     

    五、实践活动。

     

    1.背诵古诗。

     

    2.根据自己对诗意的理解,结合教师的讲解,想象画面,画一幅简笔画,并将《夜宿山寺》抄在旁边。

     

    引导学生拓展图文结合的理念,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对诗意的理解,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2课时

     

    《敕勒歌》

     

    课时目标:

     

    1.认识似、庐、笼、盖、苍、茫”6个生字,会写阴、似、野、苍、茫”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理解诗意,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齐背《夜宿山寺》。

     

    2.多媒体展示草原图片并配乐。

     

    课件出示:

    3.引导学生描述看到的画面。(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啊!)

     

    4.导入新课。

     

    1)介绍《敕勒歌》。敕勒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游牧民族,《敕勒歌》是敕勒族的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2)板书诗题。生齐读诗题并书空。

     

    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诗歌教学注重景的描绘,情的生成。情景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内心情感,引领他们迅速地走进诗歌。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读诗歌。

     

    1)自由读: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合作读:同桌一人读,一人听,重点注意字音是否读准确,不正确的互相教一教。

     

    3)示范读:老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课件出示: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指名读:点3名学生朗读。(发现问题,师生一起纠正)

     

    5)齐声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2.学字词。

     

    1)强调易错字音。

     

    ①“似、苍是平舌音,庐、笼是边音。

     

    ②“,表示出现、显露的意思,读“xiàn”,不读“jiàn”

     

    2)摘苹果认读生字。(课件出示生字苹果树)

     

    3)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

     

    川:平地。敕勒川:指敕勒族人居住的大草原。

     

    阴山:山脉的名称,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穹庐:圆顶的帐篷。

     

    设计意图: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古诗阅读教学的起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落实字词的学习,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奠定了基础。

     

    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1.观察课本中的插图,结合诗句,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以及自己对草原的印象。

     

    2.学习敕勒川,阴山下

     

    1)敕勒川:指敕勒族人居住的大草原。

     

    2)教师借助插图让学生了解敕勒川、阴山的位置。

     

    3.学习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1)随文学习

     

    是个多音字,这里是平舌音,读“sì”,表示好像的意思。

     

    2)教师借助插图让学生了解穹庐、笼盖的意思。

     

    3)理解句意。

     

    天空像游牧民族居住的圆顶帐篷,笼罩着四面的原野。用牧民最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写出了牧民对自己家园的热爱。

     

    4.学习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苍苍、茫茫形容不同事物时的不同含义。

     

    课件出示:

     

    天苍苍——天空蓝蓝的

     

    白发苍苍——头发白白的

     

    野茫茫——田野没有边际

     

    大海茫茫——大海没有边际

     

    2)结合课本图片,引导学生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画面,体会吹、低、见三字让原本安静的草原活跃起来,从而感受草原的壮丽富饶。

     

    课件出示:

     

    图文结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拓展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更容易理解诗意。

     

    四、指导写字,规范书写。

     

    1.多媒体播放阴、似、野、苍、茫的书写动画,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笔顺、笔画和位置。

     

    2.明确:

     

    1)书写姿势。强调三个一的要求:眼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2)书写要点:

    3.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跟着书空。

     

    4.学生当堂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评价:同桌之间互评;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

     

    识字与写字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的重点,课堂上要留足练习和教师指导的时间,学生也要学会对照书写要点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书写,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实践作业。

     

    1.背诵古诗。

     

    2.根据自己对诗意的理解,结合教师的讲解,想象画面,画一幅简笔画,并将《敕勒歌》抄在旁边。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拓展图文结合的理念,让学生通过绘画表现对诗意的理解,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发挥大胆而夸张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山寺屹立的非凡气势。《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牧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抓住特点,个性导入。

     

    依据学生的古诗积累,学生对李白的诗了解得比较多,因此,我采用诗人介绍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敕勒歌》中草原美景的画面和背景音乐的渲染,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他们理解诗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想象画面,变式朗读。

     

    阅读是学生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只有加强阅读实践,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意。我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或教师范读,或学生自读。学生的读,又有自己读、个别读、合作读、齐声读、边做动作边读等。另外,我还指导学生朗读时注意停顿、节奏等,不断提高读的质量。

     

    在充分挖掘想象力的情况下,我让学生根据简单的画面,配上音乐,进行多种形式地朗读,这样,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更加透彻。这堂课,我特别注意到这点,让学生在想象中朗读,运用形象思维,感悟作者的情感。如讲解手可摘星辰时,我引导学生想象诗人站立之处离天很近很近,做抬手摘星的动作,深情地朗读时就可体会诗人想象力的丰富,构思的巧妙。讲解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时,我让学生用手势模仿穹庐笼盖四野的情景,体会大草原的辽阔。

     

    3.语言表达,提高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母语进行交际,最为基础的则是说话,这是与他人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一个主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大胆地说,鼓励他们敢说、指导他们会说。在学习《敕勒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句时,我让学生结合课本图片进行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画面,体会吹、低、见三字让原本安静的草原活跃起来的效果,从而感受草原的富饶。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所以,今后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创设情境及多媒体辅助,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诗歌的意蕴。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