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空间的大小?时间的长短?
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人们通常需要依靠自己的眼睛、耳朵、皮肤等器官去感知外界的情况,包括对距离远近、时间长短,甚至温度高低的判断。司机师傅通过目视判断前方车辆的距离,保持安全跟车距离;农民伯伯通过眼睛观察太阳在天空的位置,估算自己在田里的工作时长;还有小时候你的父母为了判断你有没有发烧,会用脸贴在你的额头上以此感受你的体温是否过高;……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现规定一个统一的单位,对于长度这个物理量,我们熟知的一个单位就是米(metre)。在国际单位制(SI)中,长度的单位是米,其符号是m,这是全球通用的。一米究竟有多长?为了加深对长度这一概念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一些长度和距离的对比:链球菌半径(3-5)×10-7 m成年人两步步长约1.5 m人头发直径约7×10-5 m珠峰海拔高度8844.43 m一张纸厚度约10-4 m地球半径6.4×106 m课桌的高度约0.75 m太阳半径7×108 m我国铁道标准轨距1.435 m 银河系半径7.6×1020 m
我们对以上的长度和距离的估计和测量,采取的都是以米(metre)为单位的。但是,显然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接触到过比米大的单位和比米小的单位,它们和米的关系如下:1 km = 1000 m = 103 m1 mm = 0.001 m = 10-3 m1 dm = 0.1 m = 10-1 m1 ㎛ = 0.000001 m = 10-6 m1 cm = 0.01 m = 10-2 m1 nm = 0.000000001 m = 10-9 m如上,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纳米(nm)等。
为了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人们设计、制造出了各种测量工具,我们在使用任何一种测量工具时,都要首先了解它的量程和分度值。量程是度量工具的测量范围。其值由度量工具的最小测量值和最大测量值决定。分度值即最小刻度值,就是在测量仪器所能读出的最小值,指测量工具上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的最小格的数值。 零刻度线是测量长度的工具上面刻度的起始点,即测量长度工具上线段刻度标零的刻度线。Tips:1.测量仪器的分度值越小,表示测量仪器的精密程度越高。2.测量物体时要看零刻线是否磨损。若磨损,则可以把1(或更大的数值)当作零刻线来量取物体。
在对刻度尺的各个参数观察了解后,我们来学习怎么正确使用刻度尺。1.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段,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图1),不能歪斜(图2)。2.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注意区分大格和小格的数目。(图3)3.记录: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否则记录没有物理意义。
在国际单位制(SI)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ecnd),符号是s。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钟(min),比小时大的有日(day)、月(mnth)、年(year),比秒小的有毫秒(ms)等,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1 s = 1000 ms 1 d = 24 h 1 min = 60 s 1 m = 28-31 d 1 h = 60 min 1 y = 12 m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计时;在现代生活中,人们通常用钟、表计时;在运动场和实验室,人们经常用停表来更高精度的测量时间。目前,精度最高的计时仪器是铯原子钟。
误差是我们在测量长度、时间以及其他物理量时,得到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的产生与仪器和测量方法有关,我们不能消除误差,误差永远存在。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减小误差,具体有以下三种方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Tips: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测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unit)。长期以来,世界上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代)选定的测量标准各不相同。例如,测量长度时,我国过去采用的单位是“尺”(古代的“尺”与现代的“尺”也不一样),一些欧洲、美洲国家采用的单位是“英尺”。这样,同一物体的长度用不同的单位来表示,国际交流就会很不方便。人们逐渐认识到,确定测量标准时,应当选取自然界中比较稳定、世界各国都能接受的事物为标准。鉴于这种认识,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Internatinal System f Units,简称SI),推荐各国使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采用国际单位制,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也是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的。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国际单位制还规定了其他物理量的单位,我们将在以后陆续学习。
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大到夜空中的彗星划过天空、小到草履虫的游动、原子的运动……
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mechanical mtin)。例如,刚刚上图中的彗星、猎豹、蜗牛等都在做机械运动。除此之外,都市中人流的移动、大自然中江河的流动以及令人震撼的地壳运动都是机械运动。除了机械运动,还有其他多种运动形式,例如:1.我们吃的咸鸭蛋、咸菜,是因为食盐粒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热运动进入蛋或者菜中,使其变咸。2.我们能连接上wifi,是因为电磁波在空间中不断传递着信号,这种运动属于电磁运动。3.自然界中的种子发芽,是植物的生长现象,属于生命运动。
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举个例子,如果以地面(地球)为参照物,房屋、桥梁、树木等物体,都是静止的;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些物体又都是运动的,因为地球在绕着太阳公转。因此,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思考题:1.分别以火车头、车厢的座椅、路边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在平稳行驶的列车中,放在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哪些是静止的,相对于哪些是运动的?2.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于屏幕上。人们怎么会认为他们是运动的呢?谈谈你的看法。
思考题1.放在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 火车头、车厢的座椅 是静止的;相对于 路边的树木、房屋 是运动的。思考题2.我们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运动员虽然始终处于屏幕上,但由于背景(地面)在不断向后运动,我们通常默认以背景(地面)为参照物,因而感觉到运动员跑得很快。
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如下(单位统一为米每秒,即m/s):蜗牛约1.5×10-3 上海磁浮列车可达120人(步行)约1.1 喷气式客机约250树懒约0.2 地球自转(赤道)约466自行车约5 超音速歼击机约700猎豹可达32 子弹(出膛时)约1000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约33 同步卫星3070雨燕可达48 地球公转2.978×104
1.研究机械运动时,判断-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这个物体就是 的,没有改变,就是 的。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 。(“相同”或“不同”)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_ ,也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而一个物体是动还是静止则是相对于 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答案:1.参照物 运动 静止 不同2.运动 参照物
3.新建的南京长江二桥全程长22千米,为了保证交通安全与通畅,规定车辆通过二桥的速度最大为100千米/时,最小为60千米/时。(1)若轿车通过二桥全程用了15分钟,求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2)轿车通过二桥全程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答:(1)此车的平均速度为88km/h;(2)轿车通过二桥至少需要0.22h。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共15页。
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教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考点梳理,核心点精练,重点实验,广东中考,思维导图,刻度尺,零刻度线,分度值,平均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反映物体运动快慢,速度单位,kmh,稳固练习,小资料,同步卫星,约1000,出膛的子弹,约700,超音速歼击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