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第1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课前检测,探索新知,当堂检测,课堂总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单元 三角形第 1 课时三角形的特性教学目标:1. 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概括三角形的特征,认识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用字母表示三角形。2. 在观察、操作、概括中,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荣德基PPT 课件学生准备:小棒 直尺 三角形 四边形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1. 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2. 生活中的三角形。师: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三角形?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会用到三角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三角形的世界。[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设计意图 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找三角形,列举生活中的三角形,唤起旧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既丰富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表象,又同时使学生体会到三角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 课前检测1. 学生自查、互查预习单。2.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3. 组内还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三 探索新知探究点1 1. 教学三角形的含义。出示例1。画一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小组讨论交流,指名学生回答]预设:先画一条线段,从这条线段的一个端点出发,再画一条线段,把两条线段另外的两个端点连接起来。课件出示:师:大家看,这两个是三角形吗?为什么?生:不是,有两条线段的端点没有连上。课件演示:画三角形的过程。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三角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必须相连,这样相连的三条线段就是“围成”。[教师强调:在画的过程中体会“围成”]师:说说什么是三角形?预设:由3 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板书]设计意图 在画三角形、说画法、辨析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围成”的含义,概括三角形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 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师:你画的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标在图上。 [小组讨论交流]预设: [板书]师:大家画的三角形样子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3 个顶点、3 条边和3 个角。师:如果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分别写上三个不同的大写字母,如:A、B、C,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三角形ABC”,也可以称为“三角形BCA”或“三角形CAB”等。师:再说说,三角形ABC 的3 条边、3 个角、3 个顶点分别是什么?生:3 条边:AB、AC、BC;3 个顶点:A、B、C;3 个角:∠ A、∠ B、∠ C。设计意图 在说、指、写三角形各部分名称的过程中,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建立三角形的表象。3.三角形的底和高。(1)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师:三角形除了有3 个顶点、3 个角和3 条边以外,它和平行四边形、梯形一样,也有底和高。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又是三角形的底呢?请打开教材阅读第60 页的内容。[教师指名学生,说说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是三角形的底](2)画三角形的高。师:在刚才画的三角形内,画出一条高,比一比,看谁画得最规范。订正:画好了吗?老师这里有几位同学画的。(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这样画对不对? [教师适当板书]师:正确的高怎样画呢?谁愿意画出黑板上这个三角形的高?边画边说怎么画。生: 以BC 边为底画一条高,先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BC 边重合,另一条直角边通过A 点,然后从A 点向BC 边画一条垂线,用虚线表示,标出直角符号,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写上高,BC 边叫做三角形的底,写上底。师:仔细观察你画的三角形的底和高,它们的位置有什么特点?预设:互相垂直。师: 三角形的底和高是一组互相垂直的线段。画三角形的高实际上就是我们学过的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师: 还能在你的三角形中画出其他的高吗?还能通过哪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画高?试一试。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三角形的高。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说说你画出了几条高? [小组讨论交流]预设:锐角三角形有3 条高,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都只有1 条高。师: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还有高吗?预设 1: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高在三角形内,两条直角边互为底和高(课件演示),所以,直角三角形还有两条高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 预设 2: 钝角三角形的一条高在三角形内,还有两条高的垂足落在钝角两边的延长线上(课件演示),所以,钝角三角形还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师:三角形有几条高?小结:任意一个三角形都有3 条高。设计意图 通过自已阅读教材了解三角形底和高的知识,在动手操作尝试画高、辨析交流、学生演示和再尝试的过程中,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学会画三角形的高。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练 小试牛刀[教材P60 做一做]探究点2 1. 出示例2。用3 根小棒围三角形,用4 根小棒围四边形,看看各能围出几个。[小棒的长度都一样]生1:我围来围去,围出的都是一种三角形。生2:我已经围出3 个不同形状的四边形了。师:看看下图中哪儿有三角形。想想它们有什么作用。师:你发现了什么?图中哪儿有三角形?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2. 实验解疑。师: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有什么发现?[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板书]练 小试牛刀[教材P61 做一做]四 当堂检测 [教材P65 练习十五第1、2 题]五 课堂总结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1. 三角形的定义:由3 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2. 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角(3 个)、顶点(3 个)、边(3 条)。3. 三角形的高和底: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4. 三角形的表示方法:用字母A、B、C 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 个顶点,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六 课后作业1. 请完成教材P65 练习十五第3 题。2. 请完成预习单第5 单元第2 课时。3. 请完成《典中点》相关习题,具体内容见习题课件。板书三角形的特性1. 三角形的定义:由3 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2.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先通过“画一个三角形”的操作活动,唤起学生对三角形的回忆,在学生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简单认识的基础上,从生活中的图片入手,把对数学的学习融入到生活之中,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挑战新问题。通过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学习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就在于它具有稳定性。为使学生亲身感受三角形稳定性这一特性,我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拉拉三角形,然后得出结论。而是先让学生拉四边形和三角形,猜想三角形拉不动的原因,再通过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为基础→动手实验发现数学结论→体会应用”的认识全过程,做到“以思考指导实践,实践验证思考”的科学态度。学生从探索实践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三角形的特性第1课时教案,共5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5 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5 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