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课件23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158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课件23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158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课件23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1587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课件23张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1587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课件23张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1587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课件23张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1587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课件23张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1587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课件23张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415870/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课课件ppt
展开《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梁代萧统编的《文选》,它是《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并非一人一时之作,也不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组诗。 “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所以《文选》的编者把它们编集在一起,总题为《古诗十九首》。后世遂沿用这一名称。
《古诗十九首》大约产生在东汉末年。这一时期社会矛盾极为尖锐,下层人民深受水深火热的痛苦。在统治阶级内部,政治腐败黑暗,外戚宦官和地方豪强垄断政治,彼此又争斗不息。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中下层知识分子既无社会地位,又无政治前途,他们往往落魄江湖,背井离乡,辛苦辗转,走投无路,失意彷徨。这些人文化素养较高,熟悉《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又能吸收汉乐府的营养,来抒写自己的人生。
除了游子之歌,就是思妇之词,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是它的基本内容。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矢志伤时、人生无常的感慨。如《今日良宴会》、《生年不满百》 2、世态的炎凉与人情的冷暖。如《西北有高楼》感叹知音难逢。《明月皎夜光》写朋友离我而去。3、游子思妇们离别相思之苦。《涉江采芙蓉》、《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
从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请直接从诗歌中找找表现感情的词语?
所 思 望 旧 乡 忧 伤
1、这句诗歌有哪些意象 ?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芙蓉” “兰泽” “芳草”
以荷入诗者,荷花更多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
荷花,又称莲花,又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hàn dàn )、净友等。
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且已成定说。
2、你认为诗歌描写“采芙蓉”“多芳草”和“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3.采之欲遗为谁?所思在远道。主人公表达的情感的方式是什么?花送出没有?想象主人公情绪发生怎样的变化?使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明确:摘花欲赠送亲人。可花没送出去。由作者自问自答可看出他的情绪悄悄地由欢欣转为失落,为下面的黯然作铺垫。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用美好热闹欢快的场景来衬托人的凄清心境。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明确:画面感鲜明强烈。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似乎能看见在美丽的荷花,欢乐的人群背后一个主人公正孤单忧愁地站立在船头,徒劳地往故乡的方向张望,可是展现在他面前的是山水迢迢路遥遥。
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文学的语言描述一下画面的内容。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明确:“同心”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离居”之长久有了“忧伤以终老”的痛苦. 相爱却不能相守,而且这种分离是不同于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一个永久的分离,一个是让人永远叹息的痛。
思考:最后一句除了表达主人公忧伤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学习了整首诗歌,现在你们想象一下整个画面?
一边是一个女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旁的密密荷叶、红丽荷花,衬显得她孤独而凄清;
一边是云烟缥缈的远空,返身回望家乡的游子,那一闪即隐的面容,竟那般愁苦!
天地之间两处叹息
三读诗歌,感受本诗中感情的变化。
明确:所思、旧乡、长路(远道)、忧伤等。
作者的感情变化:欢欣——失望——思念——忧伤
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备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所见之景实写,想象之景虚写,观点争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图文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寻找意象,知人论世,古诗十九首,写作背景,诵读指导,·识记字音·,诗句赏读,研读文章,知识链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涉江采芙蓉教课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人论世,古诗十九首,作者简介,诗歌简介,诵读指导,研读文章,诗句赏读,诗句小结,归纳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