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课件15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820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课件15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820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课件15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8202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课件15张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82022/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课件15张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82022/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课件15张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82022/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8-2《登高》课件15张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38202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2 登高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结合课下注释,解释词语的含义。
渚(zhǔ):萧萧:常作客: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
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风吹落叶的声音。长期漂泊他乡。极恨,极其遗憾。苦,极。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新近停止。
杜甫从48岁到58岁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8个年头了,3年后病死出蜀途中。 这首诗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作者寄寓夔州(重庆奉接)时写的。此时“安史之乱”已结束4年,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国家仍是一片混乱;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相继辞世;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所有这些,像浓云一样压在杜甫心头,他是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台的。这是56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而写成的。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 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个特写镜头?
风 天 猿 渚 沙 鸟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给人什么感觉?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猿啸哀”是说猿猴声音凄凉,有“猿鸣三声泪沾裳”之感,从声音的角度营造氛围。“鸟飞回”,通过环境的烘托,正面表现出诗人的凄凉之感。 这两句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节奏感极强。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14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体现杜诗“沉郁顿挫”风格。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展示一幅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的秋景。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的树叶萧萧而飘落,俯视奔流不息长江之水,滚滚而来。“无边”是从时间上写,表明一年将尽。从落叶中感受到光阴易逝,人生易老,顿生凄凉之感。“不尽”的江水,从空间上写江水的没有尽头,昼夜不停。让人既感到个体的渺小,又有历史悠远而人生短暂,从而生出壮志未酬的惆怅。 叠词的使用是诗歌富有节奏又有气势。
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
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万里”与“百年”相对,“悲秋”与“多病”相对,“常作客”与“独登台”相对,不但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如此深广,而且表现出广阔的诗歌意境,从而表现出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思乡之情难以割舍,因而“独登台”以此慰藉自己。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写出漂泊之远,从空间角度来写。 “常作客”表明长年飘泊之苦。“百年”时间上写,与自然的无穷尽对比。
有人说此联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来?
万里之外悲凉之秋长久的,不断的漂泊,流浪岁月不饶人多病之躯独自一人登高
“万里,地之远也; 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罗大经(宋)《鹤林玉露》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
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
从联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诗人过分愁苦,以致两鬓过早地斑白了,不能多为国家出力。停: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只好停下酒杯,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的情状。
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这首诗通过诗人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大江边的深秋景象,又有长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的孤独之感,战争带来的国难家仇和日渐增多的白发,抒发了诗人对艰难身世的感慨,展现了一位穷困潦倒、漂泊无依、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
请选出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 )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2 登高试讲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2 登高试讲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8.2 登高评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8.2 登高评课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全唐诗》大数据统计,生命之短暂,时间之永恒,沉郁而悲壮,地之远也远离家乡,时之凄惨也,齿暮也年暮垂老,高迥处也,结构图示,新停酒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2 登高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2 登高精品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活动一知人论世,学习活动二吟诵感悟,学习活动三赏读诗情,身心凄冷,空旷孤独,凄厉悲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