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三课时)教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3745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三课时)教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展开
一、教材分析高一生物学必修二2.1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三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1.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变化,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2.构建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认识,阐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和互换的重要意义。(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数目等的变化。(2)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及重要意义。2.教学难点(1)建立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的模型。(2)绘制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图。(3)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及重要意义。二、教学过程学习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提出问题思考:同样的精(卵)原细胞会产生不同的配子吗?学生思考问题,对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内容有初步了解。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引入本节主要内容。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任务一: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和主要行为变化介绍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制作方法,让学生尝试自己制作模型,并完成染色体主要行为的动态模拟,及记录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学生制作模型,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主要行为变化,并观察记录细胞中染色体通过任务一的模型模拟,加深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变化的模型通过与教师视频的对比,了解染色体数目变化,并发现减数分裂结果的差异,引起学生注意,思考其中的原因,埋下伏笔,在下一个任务中解决。思考:1.减数分裂 I 结束时,染色体数目为什么减半?2.减数分裂 II 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为什么加倍?任务二:模拟减数分裂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思考一下问题:1.一个精原细胞产生 种精细胞。一个卵原细胞产生 种卵细胞。2. 当个体的精原细胞中有 2 对染色体时,减数分裂I 非同源染色体有 种组合方式。3. 若个体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3 对甚至n 对同源染色体时,其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有几种组合方式?小结:数目变化。思考并关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会发生减半或加倍的根本原因。完成课本 P28课后练习。学生通过手上的模型,继续模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手上模型不足以模拟该问题,转换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小结自由组合两类问题的规律。模拟非同源染色体的不同组合方式,让学生对配子形成多样性有感性认知。三、学习评价课后习题另附文档。任务三:模拟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我们怎样才可以得到右边四种类型的精细胞?引导学生动手模拟,并得出“减数分裂 I 前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导致配子多样性。”的结论。学生根据结果,以倒推的方式,利用模型模拟减数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的过程。并认识配子出现多样性的原因。体验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更形象地理解配子多样性的形成原因。总结总结:1.配子多样性的原因:(1)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2)联会时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2.配子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意义:减数分裂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配子,雌雄配子通过受精作用后,可使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性。学生回想课堂内容,并总结配子多样性的原因及思考配子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意义。总结模拟活动中配子出现多样性的原因并认识配子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习题训练学生通过练习巩固课堂学的内容。通过练习,反馈本节学习内容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