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01
    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02
    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03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则过B,C两点的直线的表达式为,【答案】D,【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
    考试范围:全册;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
    1. 如图,一次函数y=-34x+3的图像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以线段AB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ABC,∠BAC=900.则过B,C两点的直线的表达式为(    )

    A. y=17x+3 B. y=15x+3 C. y=14x+3 D. y=13x+3
    2. 已知:如图,BD为△ABC的角平分线,且BD=BC,E为BD延长线上的一点,BE=BA,过E作EF⊥AB,F为垂足.下列结论:①△ABD≌△EBC;②∠BCE+∠BCD=180°;③AD=AE=EC;④BA+BC=2BF.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 如图,等边△ABC和等边△CDE,其中B、C、E三点共线,连接AE、BD、CF、GH,下列说法中:①FC平分∠BFE;②GH//BE;③S△ACH=S△BCG;④S△AHD=S△CHE.正确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如图,DE⊥AB于E,DF⊥AC于F,若BD=CD,AD平分∠BAC,则下列结论:
    ①DE=DF;②BE=CF;③∠ABD+∠C=180°;④AB+AC=2AE,正确的有个(    )


    A. 1 B. 2 C. 3 D. 4
    5. 如果正整数a、b、c满足等式a2+b2=c2,那么正整数a、b、c叫做勾股数.某同学将自探究勾股数的过程列成下表,观察表中每列数的规律,可知x+y的值为(    )
    A. 47
    B. 62
    C. 79
    D. 98
    6. 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如图1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
    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图2是由图1放入长方形内得到的,∠BAC=90°,AB=3,AC=4,点D,E,F,G,H,I
    都在长方形KLMJ的边上,则长方形KLMJ的面积为     (    )

    A. 90 B. 100 C. 110 D. 121
    7. 如图,在Rt△ABC中,∠C=90°,AC=BC,AB=8,点D为AB的中点,若直角EDF绕点D旋转,分别交AC于点E,交BC于点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

    ①AE=CF;       ②EC+CF=2AD;       ③DE=DF;
    ④若△ECF的面积为一个定值,则EF的长也是一个定值.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 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长x、y满足x2−4+y−22−1=0,则第三边长为(    )
    A. 3 B. 13
    C. 5或13 D. 3,5或13
    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3),B(a+3,−3),且a>0,P为y轴上一动点.连接AB,将线段AB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线段CD,则下列结论:①CD=3;②∠OBA+∠OCD=∠BOC+180°;③若△PCD的面积为6,则P点的坐标为(0,3)或(0,−5);④若P点不在直线AB、CD上,△PCD面积为x,△PAB面积为y,四边形ABDC面积为z,则|x−y|=12z.
    其中正确的有(    )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10.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0),B(2,0),△AP1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P1=90°,把△AP1B绕点B顺时针旋转180°,得到△BP2C,把△BP2C绕点C顺时针旋转180°,得到△CP3D,依此类推,得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P2022的坐标为(    )

    A. (4043,−1) B. (4043,1) C. (2022,−1) D. (2022,1)
    11. 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A=60°,点P和点Q分别从点B和点C出发,沿射线BC向右运动,且速度相同,过点Q作QH⊥BD,垂足为H,连接PH,设点P运动的距离为x(0 A.   B.
    C. D.
    12. 关于x,y的方程组3x+2y=k−12x+3y=3k+1的解为x=ay=b,若点P(a,b)总在直线y=x上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
    A. k>1 B. k>−1 C. k<1 D. k<−1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13. 如图,在AB、AC上各取一点E、D,使AE=AD.连接BD、CE,BD、CE相交于点O,再连接AO、BC,若∠1=∠2,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对.

    14. 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ABC和正△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结PQ.以下五个结论:①AD=BE;②PQ//AE;③AP=BQ;④DE=DP;⑤∠AOB=60°.恒成立的结论有          .(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15. 定义新运算“☆”:a☆b=ab+1,则2☆(3☆5)=______
    16.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 = m(x + 3)− 1(m≠0)的图象为直线l,在下列结论中:①无论m取何值,直线l一定经过某个定点;
    ②过点O作OH⊥l,垂足为H,则OH的最大值是10;
    ③若l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AOB为等腰三角形,则m = 1;
    ④对于一次函数y1= a(x − 1)+ 2(a≠0),无论x取何值,始终有y1> y,则m < 0或0 < m < 3  4 .   其中正确的是(填写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___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2.0分)
    17. (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0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50°.探究图中线段EF,BE,FD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明同学探究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是______(直接写结论,不需证明);
    (2)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2∠EAF=∠BA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如图3,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7的正方形,∠EBF=45°,直接写出△DEF的周长.


    18. 如图,在△ABC中,∠ABC为锐角,点D为直线BC上一动点,以AD为直角边且在AD的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DE,∠DAE=90°,AD=AE.

    (1)如果AB=AC,∠BAC=90°.
    ①当点D在线段BC上时,如图1,线段CE,BD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数量关系为________.
    ②当点D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2)  如图3,如果AB≠AC,∠BAC≠90°,点D在线段BC上运动.探究:当∠ACB多少度时,CE⊥BC?请说明理由.
    19. 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亮进行数学探究活动.

    (1)△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E是边AC上的一点,且AE=1,小亮以BE为边作等边三角形BEF,如图1.求CF的长;
    (2)△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E是边AC上的一个动点,小亮以BE为边作等边三角形BEF,如图2.在点E从点C到点A的运动过程中,求点F所经过的路径长;
    (3)△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M是高CD上的一个动点,小亮以BM为边作等边三角形BMN,如图3.在点M从点C到点D的运动过程中,求点N所经过的路径长.
    20. 阅读:等边三角形具有丰富的性质,我们常常可以借助等边三角形和全等解决问题.

    (1)如图1,B、C、D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等边三角形ABC和等边三角形ECD具有共同的顶点C,我们容易证明△BCE≌△ACD,从而得到BE=________;
    (2)如图2,已知在△ABC中,AB=AC,∠BAC=60°,若点D在△ABC内,且∠ADC=150°,AD=3,CD=1,以CD为边在它的下方作等边三角形CDE,求BD的长;
    (3)如图3,在△ABC中,AC=10,BC=12,点D在△ABC外,位于BC下方,△ABD为等边三角形,当∠ACD=30°时,求CD;
    (4)如图4,在△ABC中,∠ABC=45°,AB=1,BC=2,以AC为直角边,A为直角顶点作等腰Rt△ACD,则BD=____________(直角写出结果).
    21. 在数轴上点A表示a,点B表示b,且a,b满足a−10+b−3=0:
    (1)①a+b=_________;② x表示a+b的整数部分,y表示a+b的小数部分,则y=________;
    (2)若b (3)若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AC,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BC,请在数轴上找一点C,使得AC=2BC,求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22. 如图,以直角△AOC的直角顶点O为原点,以OC,OA所在直线为x轴和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A(0,a),C(b,0)满足a−b+2+|b−8|=0.


    (1)点A的坐标为______,点C的坐标为______;
    (2)已知坐标轴上有两动点P,Q同时出发,P点从C点出发沿x轴负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移动,Q点从O点出发沿y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移动,点P到达O点整个运动随之结束.AC的中点D的坐标是(4,3),设运动时间为t秒.问: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得△ODP与△ODQ的面积相等?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若∠DOC=∠DCO,点G是第二象限中一点,并且y轴平分∠GOD.点E是线段OA上一动点,连接接CE交OD于点H,当点E在线段OA上运动的过程中,探究∠GOA,∠OHC,∠A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以直接使用).
    2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a,0),B(b,0),其中a,b满足|a+1|+(b-3)2=0.

    (1)填空:a=          ,b=          ;
    (2)如果在第三象限内有一点M(-2,m),请用含m的式子表示△ABM的面积;
    (3)在(2)条件下,当m=-32时,在y轴上有一点P,使得△BMP的面积与△ABM的面积相等,请求出点P的坐标.
    24. 如图,A(0,1),M(4,3),N(5,5)动点P从点A出发,沿y轴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上移动,且过点P的直线l(其解析式为y=−x+b,且直线与x轴所夹的锐角为45°)也随之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
    (1)当t=4时,求l的解析式;
    (2)若点M,N位于l的异侧,确定t的取值范围:______.
    (3)求出t为何值时,点M关于l的对称点落在坐标轴上.

    25. 某车间甲、乙两名工人分别生产同种零件,他们生产的零件数量y(个)与生产时间t(小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甲,虚线表示乙,且甲因机器故障停产了一段时间).
    (1)甲、乙中,______先完成40个零件的生产任务.
    (2)甲在因机器故障停产之前,每小时生产______个零件.
    (3)甲故障排除之后以原来速度的两倍重新开始生产,则甲停产了______小时.
    (4)在第一次甲乙生产零件总数在同一时刻相同到甲完工这段时间,什么时候甲乙生产的零件总数相差3个?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综合题,涉及到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先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出A、B两点的坐标,再作CD⊥x轴于点D,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出△ABO≌△CAD,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知OA=CD,故可得出C点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
    【解答】
    解:∵一次函数y=−34x+3中,
    令x=0得:y=3;令y=0,解得x=4,
    ∴B的坐标是(0,3),A的坐标是(4,0).   
    如图,作CD⊥x轴于点D.

    ∵∠BAC=90°,
    ∴∠OAB+∠CAD=90°,
    ∵CD⊥x轴
    ∴∠ADC=90°
    ∴∠CAD+∠ACD=90°,
    ∴∠ACD=∠BAO.
    在△ABO与△CAD中,
    ∵∠BAO=∠ACD∠BOA=∠ADC=90°AB=CA,
    ∴△ABO≌△CAD(AAS),
    ∴AD=OB=3,CD=OA=4,
    则OD=OA+AD=7.
    则C的坐标是(7,4).                    
    设直线BC的解析式是y=kx+b,
    根据题意得:b=37k+b=4,
    解得k=17b=3,
    ∴直线BC的解析式是y=17x+3.
    故选A.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熟练求证三角形全等和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对应边相等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先利用SAS证△ABD≌△EBC,可得∠BCE=∠BDA,AD=EC可得①②正确,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得∠DAE=∠DCE,即③正确,根据③可求得④正确.
    【解答】
    解:①∵BD为△ABC的角平分线,
    ∴∠ABD=∠CBD,
    ∴在△ABD和△EBC中,
    BD=BC∠ABD=∠CBDBE=BA,
    ∴△ABD≌△EBC(SAS),故①正确;
    ②∵BD为△ABC的角平分线,BD=BC,BE=BA,
    ∴∠BCD=∠BDC=∠BAE=∠BEA,
    ∵△ABD≌△EBC,
    ∴∠BCE=∠BDA,
    ∴∠BCE+∠BCD=∠BDA+∠BDC=180°,故②正确;
    ③∵∠BCE=∠BDA,∠BCE=∠BCD+∠DCE,∠BDA=∠DAE+∠BEA,∠BCD=∠BEA,
    ∴∠DCE=∠DAE,
    ∴△ACE为等腰三角形,
    ∴AE=EC,
    ∵△ABD≌△EBC,
    ∴AD=EC,
    ∴AD=AE=EC.故③正确;
    ④过E作EG⊥BC于G点,

    ∵E是BD延长线上的点,EF⊥AB,BD平分∠ABC,
    ∴EF=EG,
    ∵在RT△BEG和RT△BEF中,
    BE=BEEF=EG,
    ∴RT△BEG≌RT△BEF(HL),
    ∴BG=BF,
    ∵在RT△CEG和RT△AFE中,
    EF=EGAE=CE,
    ∴RT△CEG≌RT△AFE(HL),
    ∴AF=CG,
    ∴BA+BC=BF+FA+BG−CG=BF+BG=2BF,故④正确. 
    故选D.
      
    3.【答案】D 
    【解析】解:作CM⊥BD于M,CN⊥AE于N.

    ∵△ABC,△DCE都是等边三角形,
    ∴BC=AC,DC=CE,∠ACB=∠DCE=60°,
    ∴∠BCD=∠ACE,
    ∴△BCD≌△ACE(SAS),
    ∴∠CBD=∠CAE,
    ∵CM⊥BD于M,CN⊥AE于N.
    ∴∠BMC=∠ANC=90°,
    ∵AC=BC,
    ∴△BCM≌△ACN,
    ∴CM=CN,
    ∴FC平分∠BFE,故①正确;
    ∵∠CBG=∠CAH,∠BCG=∠ACH=60°,BC=CA,
    ∴△BCG≌△ACH(ASA),
    ∴S△ACH=S△BCG,故③正确;
    ∵△BCG≌△ACH,
    ∴CG=CH,
    ∵∠GCH=180°−60°−60°=60°,
    ∴△CGH是等边三角形,
    ∴∠HGC=∠GCB=60°,
    ∴GH//BE,故②正确;
    ∵∠DEC=∠ACB=60°,
    ∴AC//DE,
    ∴S△EDA=S△DEC,
    ∴S△AHD=S△CHE,故④正确,
    故选:D.
    作CM⊥BD于M,CN⊥AE于N.由△BCD≌△ACE,△BCG≌△ACH,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以及AC//DE即可一一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平行线的判定、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如图所示:

    ∵AD平分∠BAC,DE⊥AB于E,DF⊥AC,
    又∴DE=DF,
    ∴结论①正确;
    在Rt△BDE和Rt△CDF中,
    DE=DFBD=CD,
    ∴Rt△BDE≌Rt△CDF(HL),
    ∴BE=CF,
    ∴结论②正确;
    ∵Rt△BDE≌Rt△CDF,
    ∴∠EBD=∠C,
    又∵∠ABD+∠DBE=180°,
    ∴∠ABD+∠C=180°,
    ∴结论③正确;
    在Rt△ADE和Rt△ADF中,
    DE=DFAD=AD,
    ∴Rt△ADE≌Rt△ADF(HL),
    ∴AE=AF,
    又∵BE=CF,AE=AB+BE,
    ∴AB+AC=AE+AF=2AE,
    ∴结论④正确,
    综上所述,四个结论都正确.
    故选:D.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DE=DF,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BE=CF,邻补角的定义和等量代换得∠ABD+∠C=180°,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线段的和差得AB+AC=2AE.综合所述四个结论都正确.
    本题综合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邻补角的定义,等量代换和线段的和差等相关知识,重点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

    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数,数式规律问题,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依据每列数的规律,即可得到a=n+12−1,b=2n+1,c=n+12+1,(n为正整数),进而得出x+y的值.
    【解答】
    解:由题可得,3=22−1,4=2×2,5=22+1,
    8=32−1,6=2×3,10=32+1,
    15=42−1,8=2×4,17=42+1,
    24=52−1,10=2×5,26=52+1,
    ……
    ∴a=n+12−1,b=2n+1,c=n+12+1,(n为正整数)
    ∴当c=n+12+1=65时,n=7,
    ∴x=(7+1)2−1=63,y=2×(7+1)=16,
    ∴x+y=79,
    故选:C.  
    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正方形的判定和性质,作出辅助线构造出正方形是解题的关键,延长AB交KF于点O,延长AC交GM于点P,可得四边形AOLP是正方形,然后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求出矩形KLMJ的长与宽,然后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如图,延长AB交KF于点O,延长AC交GM于点P, 

    所以四边形AOLP是正方形, 
    边长AO=AB+AC=3+4=7, 
    所以KL=3+7=10,LM=4+7=11, 
    因此矩形KLMJ的面积为10×11=110. 
    故选C.
      
    7.【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有一定难度.
    ①连接CD,可证△ADE≌△CDF,得出AE=CF;
    ②由①知,EC+CF=EC+AE=AC,而AC为等腰直角△ABC的直角边,由于斜边AB=8,由勾股定理可求出AC=BC=42=2AD;
    ③由①知DE=DF;
    ④△ECF的面积=12×CE×CF,如果这是一个定值,则CE⋅CF是一个定值,又EC+CF=42,从而可唯一确定EC与CF的值,由勾股定理知EF的长也是一个定值.
    【解答】
    解:①连接CD.

    ∵在Rt△ABC中,∠ACB=90°,AC=BC,点D为AB的中点,
    ∴CD⊥AB,CD=AD=DB,
    在△ADE与△CDF中,∠A=∠DCF=45°,AD=CD,∠ADE=∠CDF,
    ∴△ADE≌△CDF,
    ∴AE=CF.说法正确;
    ②∵在Rt△ABC中,∠ACB=90°,AC=BC,AB=8,
    ∴AC=BC=42,AD=BD=4.
    由①知AE=CF,
    ∴EC+CF=EC+AE=AC=42=2AD.说法正确;
    ③由①知△ADE≌△CDF,
    ∴DE=DF.说法正确;
    ④∵△ECF的面积=12×CE×CF,如果这是一个定值,则CE⋅CF是一个定值,
    又∵EC+CF=42,
    ∴可唯一确定EC与CF的值,
    再由勾股定理知EF的长也是一个定值,说法正确.
    故选D.
      
    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非负性、二次根式的非负性、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根据几个非负数的和等于0,则每一个算式都等于0,求出x、y的值是解题的关键.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分4种情况进行讨论,最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x2−4=0,(y−2)2−1=0, 
    解得x=±2,y=3或y=1, 
    ∵x、y是直角三角形的边长,
    ∴x=2,y=3或y=1,
    分4种情况:
    ①当2,3是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时,
    斜边为22+32=4+9=13;
    ②当2是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3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时,
     第三边为32−22=9−4=5;
    ③当2,1是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时,
    斜边为22+12=4+1=5;
    ④当2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1是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时,
    第三边为22−12=4−1=3.
    故选D.  
    9.【答案】D 
    【解析】解:∵,A(a,−3),B(a+3,−3),
    ∴AB=a+3−a=3,
    ∵CD=AB,
    ∴CD=3故①正确,
    如图,延长DC交OB于点F.

    ∵CD//AB,
    ∴∠OBA=∠CFB,
    ∵∠OCD=∠BOC+∠CFO,
    ∴∠OCD=∠BOC+180°−∠OBA,
    ∴∠OBA+∠OCD=∠BOC+180°,故②错误,
    设P(0,m),则有12×3×|m+1|=6,
    解得m=3或−4,
    ∴P(0,3)或(0,−5),故③正确,
    结论④错误,理由:当点P在CD的上方或AB的下方时,结论成立,
    当点P在AB与CD之间时,则有|x+y|=12z.
    故正确的有:①②③,
    故选:D.
    ①根据A,B两点坐标求出AB,即可判断;
    ②如图,延长DC交OB于点F.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判断即可;
    ③设P(0,m),则有12×3×|m+1|=6,解方程,可得结论;
    ④分两种情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0.【答案】A 
    【解析】解:∵A(0,0),B(2,0),△AP1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P1=90°,
    ∴P1(1,1).
    ∵把△AP1B绕点B顺时针旋转180°,得到△BP2C1,
    ∴P2(3,−1).
    同理可得出:P3(5,1),P4(7,−1),P5(9,1),…,
    ∴P2n+1(4n+1,1),P2n+2(4n+3,−1)(n为自然数).
    ∵2022=2×1010+2,4×1010+3=4043,
    ∴P2022(4043,−1).
    故选:A.
    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找出点P1的坐标,结合旋转的性质即可找出点P2、P3、P4、P5、…、的坐标,根据坐标的变化即可找出变化规律“P2n+1(4n+1,1),P2n+2(4n+3,−1)(n为自然数)”,依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坐标与图形变化中的旋转以及规律型中点的坐标,根据点的变化找出变化规律“P2n+1(4n+1,1),P2n+2(4n+3,−1)(n为自然数)”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到∠DBC=6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H=12BQ=1+12x,过H作HG⊥BC,得到HG=32BH=32+34x,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
    解:∵菱形ABCD的边长为2,∠A=60°,
    ∴∠DBC=60°,
    ∵BQ=2+x,QH⊥BD,
    ∴BH=12BQ=1+12x,
    过H作HG⊥BC,

    ∴HG=32BH=32+34x,
    ∴S=12PB⋅GH=38x2+34x,(0 故选A.
      
    12.【答案】B 
    【解析】解:解方程组3x+2y=k−12x+3y=3k+1可得,
    x=−35k−1y=75k+1,
    ∵点P(a,b)总在直线y=x上方,
    ∴b>a,
    ∴75k+1>−35k−1,
    解得k>−1,
    故选:B.
    将k看作常数,解方程组得到x,y的值,根据P在直线上方可得到b>a,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一次函数上点的坐标特征,解本题的关键是将k看作常数,根据点在一次函数上方列出不等式求解.

    13.【答案】5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认真观察图形,确定已知条件在图形上的位置,结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由易到难,仔细寻找.
    【解答】
    解: ①在△AEO与△ADO中,
    {AE=AD∠1=∠2OA=OA(公共边),
    ∴△AEO≌△ADO(SAS);
     ②∵△AEO≌△ADO,
    ∴OE=OD,∠AEO=∠ADO,
    ∴∠BEO=∠CDO.
    在△BEO与△CDO中,
    {∠BEO=∠CDOOE=OD∠BOE=∠COD(对顶角相等),
    ∴△BEO≌△CDO(ASA);
     ③∵△BEO≌△CDO,
    ∴BE=CD,BO=CO,OE=OD,
    ∴CE=BD.
    在△BEC与△CDB中,
    {BE=CD∠BEC=∠CDBCE=BD,
    ∴△BEC≌△CDB(SAS);
     ④在△AEC与△ADB中,
    AE=AD∠AEC=∠ADB,CE=BD
    则△AEC≌△ADB(SAS);
     ⑤∵△AEC≌△ADB,
    ∴AB=AC.
    在△AOB与△AOC中,
    AB=ACOB=OCOA=OA,
    ∴△AOB≌△AOC(SSS).
    综上所述,图中全等三角形共5对.
    故答案为:5.  
    14.【答案】①②③⑤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①由于△ABC和△CDE是等边三角形,可知AC=BC,CD=CE,∠ACB=∠DCE=60°,从而证出△ACD≌△BCE,可得AD=BE;
    ②由△ACD≌△BCE得∠ADC=∠BEC,得到△CDP≌△CEQ(ASA),再根据∠QPC=∠BCA,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知②正确;
    ③同②得:△ACP≌△BCQ,即可得出结论;
    ④根据DE>QE,且DP=QE,可知DE>DP,可知④错误;
    ⑤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DE,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CBE=∠DEO,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推出∠DEO=∠DAC,于是∠AOB=∠DAC+∠BEC=∠BEC+∠DEO=∠DEC=60°,可知⑤正确.
    【解答】
    解:①∵△ABC和△CDE为等边三角形,
    ∴AC=BC,CD=CE,∠BCA=∠DCE=60°,
    ∴∠ACD=∠BCE,
    在△ACD和△BCE中,AC=BC∠ACD=∠BCECD=CE,
    ∴△ACD≌△BCE(SAS),
    ∴AD=BE,∠ADC=∠BEC,①正确;
    ②∠DCP=180°−2×60°=60°=∠ECQ,
    在△CDP和△CEQ中,∠ADC=∠BECCD=CE∠DCP=∠ECQ,
    ∴△CDP≌△CEQ(ASA).
    ∴CP=CQ,DP=QE,
    ∴∠CPQ=∠CQP=60°,
    ∴∠QPC=∠BCA,
    ∴PQ//AE,②正确;
    ③同②得:△ACP≌△BCQ,
    ∴AP=BQ,③正确;
    ④∵DE>QE,且DP=QE,
    ∴DE>DP,故④错误;
    ⑤∵∠ACB=∠DCE=60°,
    ∴∠BCD=60°,
    ∵△DCE是等边三角形,
    ∠EDC=60°=∠BCD,
    ∴BC//DE,
    ∴∠CBE=∠DEO,
    由(1)得∠CBE=∠DAC,
    ∴∠DEO=∠DAC,
    ∴∠AOB=∠DAC+∠BEC=∠BEC+∠DEO=∠DEC=60°,
    ∴⑤正确;
    故答案为①②③⑤  .  
    15.【答案】3 
    【解析】解:∵3☆5=3×5+1=16=4;
    ∴2☆(3☆5)=2☆4=2×4+1=3.
    故答案为:3.
    先根据新定义求出3☆5,再计算2☆4即可.
    本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读懂新定义的运算是解题的关键.

    16.【答案】①②④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坐标与图形性质等.由解析式可得一次函数过定点−3,−1,①正确;当H和定点−3,−1重合时,OH为最大值10,②正确;分别求出点A和点B的坐标,根据△AOB是等腰三角形可得出等式,并求出参数m的值,得出结论③错误;当a<0时,即m=a两直线平行时,y1>y,可得出m<0,当a>0时,若若直线y1经过−3,−1,1,2,可求出a=34,可知当0y,④正确.
    【解答】
    解:①当x+3=0,即x=−3时,y=−1,
    ∴无论m取何值,直线l一定经过定点−3,−1,故①正确.
    ②当x=−3时,y=−1,直线l经过定点−3,−1,当点H和定点−3,−1重合时,OH取得最大值10,故②正确.
    ③若l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
    当y=0时,x=1−3mm,则A1−3mm,0,
    当x=0时,y=3m−1,则B0,3m−1,
    ∵▵AOB为等腰三角形,
    ∴1−3mm=3m−1,
    ∴1−3mm=3m−1或1−3mm=1−3m,
    解得m=±1或13,故③错误.
    ④∵一次函数y=mx+3−1经过定点−3,−1,
    又∵一次函数y1=ax−1+2经过定点1,2,
    ∴当a<0时,若m=a,即两直线平行时,始终存在y1>y,即m<0,
    ∴当a>0时,如图所示,

    若直线y1经过−3,−1,1,2,则y1=34x+54,
    ∵直线y经过点A,不管x取何值,始终y1>y,
    ∴0 ∴m<0或0 故选①②④.  
    17.【答案】解:(1)EF=BE+DF;
    (2)结论仍然成立,
    理由如下:如图2,延长EB到G,使BG=DF,连接AG.

    ∵∠ABC+∠D=180°,∠ABG+∠ABC=180°,
    ∴∠ABG=∠D,
    ∵在△ABG与△ADF中,
    AB=AD∠ABG=∠DBG=DF,
    ∴△ABG≌△ADF(SAS),
    ∴AG=AF,∠BAG=∠DAF,
    ∵2∠EAF=∠BAD,
    ∴∠DAF+∠BAE=∠BAG+∠BAE=12∠BAD=∠EAF,
    ∴∠GAE=∠EAF,
    又AE=AE,
    ∴△AEG≌△AEF(SAS),
    ∴EG=EF.
    ∵EG=BE+BG.
    ∴EF=BE+FD;
    (3)14.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添加恰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
    (1)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由“SAS”可证△ABE≌△ADG,可得AE=AG,∠BAE=∠DAG,再由“SAS”可证△AEF≌△AGF,可得EF=FG,即可解题;
    (2)延长EB到G,使BG=DF,连接AG,即可证明△ABG≌△ADF,可得AF=AG,再证明△AEF≌△AEG,可得EF=EG,即可解题;
    (3)延长EA到H,使AH=CF,连接BH,由“SAS”可证△ABH≌△CBF,可得BH=BF,∠ABH=∠CBF,由“SAS”可证△EBH≌△EBF,可得EF=EH,可得EF=EH=AE+CF,即可求解.
    【解答】
    解:(1)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
    在△ABE和△ADG中,
    AB=AD∠ABE=∠ADG=90°BE=DG,
    ∴△ABE≌△ADG(SAS),
    ∴AE=AG,∠BAE=∠DAG,
    ∵∠BAD=100°,∠EAF=50°,
    ∴∠BAE+∠FAD=∠DAG+∠FAD=50°,
    ∴∠EAF=∠FAG=50°,
    在△EAF和△GAF中,
    ∵AE=AG∠EAF=∠GAFAF=AF,
    ∴△EAF≌△GAF(SAS),
    ∴EF=FG=DF+DG,
    ∴EF=BE+DF,
    故答案为:EF=BE+DF;
    (2)见答案;
    (3)如图,延长EA到H,使AH=CF,连接BH,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7=AD=CD,∠BAD=∠BCD=90°,
    ∴∠BAH=∠BCF=90°,
    又∵AH=CF,AB=BC,
    ∴△ABH≌△CBF(SAS),
    ∴BH=BF,∠ABH=∠CBF,
    ∵∠EBF=45°,
    ∴∠CBF+∠ABE=45°=∠HBA+∠ABE=∠EBF,
    ∴∠EBH=∠EBF,
    又∵BH=BF,BE=BE,
    ∴△EBH≌△EBF(SAS),
    ∴EF=EH,
    ∴EF=EH=AE+CF,
    ∴△DEF的周长=DE+DF+EF=DE+DF+AE+CF=AD+CD=14.  
    18.【答案】解:(1)①垂直;相等;
    ②成立,理由如下:
    ∵∠EAD=∠BAC=90°,
    ∴∠BAC+∠DAC=∠DAE+∠DAC,
    ∴∠BAD=∠CAE,
    在△BAD与△CAE中,
    ∵AD=AE∠BAD=∠CAEAB=AC,
    ∴△BAD≌△CAE,
    ∴CE=BD,∠ACE=∠B=45°,
    ∴∠BCE=∠ACB+∠ACE=90°,
    ∴CE⊥BD;
    (2)当∠ACB=45°时,CE⊥BD,
    理由:过点A作AG⊥AC交CB的延长线于点G,则∠GAC=90°,

    ∵∠ACB=45°,
    ∴△AG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AGC=45°,AC=AG,
    ∵∠GAC=∠EAD=90°,
    ∴∠GAD=∠CAE,
    在△GAD与△CAE中,
    AD=AE∠GAD=∠CAEAG=AC,
    ∴△GAD≌△CAE,
    ∴∠ACE=∠AGC=45°,
    ∴∠BCE=∠ACB+∠ACE=45°+45°=90°,
    即CE⊥B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①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AC=∠DAE=90°,AD=AE,推出△DAB≌△EA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②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同①方法,可推出△DAB≌△EA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E=BD,∠ACE=∠ABD,根据余角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2)过点A作AG⊥AC交CB的延长线于点G,于是得到∠GAC=90°,可推出∠ACB=∠AGC,证得AC=AG,再证明△GAD≌△CA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
    解:①等腰直角三角形ADE中,AD=AE,
    ∵∠BAC=∠DAE=90°,
    ∴∠BAD+∠DAC=∠DAC+∠CAE,
    ∴∠BAD=∠CAE,
    在△DAB与△EAC中,
    {D=AE∠BAD=∠CAEAB=AC,
    ∴△DAB≌△EAC,
    ∴CE=BD,∠B=∠ACE=45°,
    ∴∠BCE=∠ACB+∠ACE=90°,即CE⊥BD;
    ②见答案;
    (2)见答案.
      
    19.【答案】解:(1)∵△ABC和△BEF是等边三角形,
    ∴BA=BC,BE=BF,∠ABC=∠EBF=60°,
    ∴∠ABE+∠CBE=∠CBF+∠CBE,
    ∴∠ABE=∠CBF,
    ∴△ABE≌△CBF(SAS),
    ∴CF=AE=1;
    (2)如图2,连接CF,

    由(1)△ABE≌△CBF,
    ∴CF=AE,∠BCF=∠BAE=60°,
    ∵∠ABC=60°,
    ∴∠BCF=∠ABC,
    ∴CF//AB,
    又点E在点C处时,CF=AC,
    点E在A处时,点F与点C重合.
    ∴点F运动的路径长=AC=3.
    (3)如图3,取BC的中点H,连接HN,

    ∴BH=12BC,
    ∴BH=12AB,
    ∵CD⊥AB,
    ∴BD=12AB,
    ∴BH=BD,
    ∵△ABC和△BMN是等边三角形,
    ∴BM=BN,∠ABC=∠MBN=60°,
    ∴∠DBM+∠MBH=∠HBN+∠MBH,
    ∴∠DBM=∠HBN,
    ∴△DBM≌△HBN(SAS),
    ∴HN=DM,∠BHN=∠BDM=90°,
    ∴NH⊥BC,
    又点M在C处时,HN=CD=332,
    点M在D处时,点N与点H重合.
    ∴点N所经过的路径的长=CD=332. 
    【解析】本题考查四边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点的运动轨迹,属于中考压轴题.
    (1)由题意可得△ABE≌△CBF,则CF=AE=1;
    (2)点E在点C处时,CF=AC,点E在A处时,点F与点C重合.则点F运动的路径长=AC=3;
    (3)类比(2)的思路可知,点M在C处时,HN=CD=332,点M在D处时,点N与点H重合.则点N所经过的路径的长=CD=332.

    20.【答案】解:(1)AD;

    (2)如图2所示:

    ∵△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
    ∴BC=AC,CE=CD=DE=1,∠BCA=∠ECD=60°,
    ∴∠BCA−∠BCD=∠ECD−∠BCD,
    ∴∠ACD=∠BCE,
    在△BCE和△ACD中,BC=AC∠BCE=∠ACDCE=CD,
    ∴△BCE≌△ACD(SAS),
    ∴BE=AD=3,
    ∵∠ADC=∠BCE=150°,∠DEC=60°,
    ∴∠BED=90°,
    ∴BE2+DE2=BD2,
    ∴BD=32+12=10;
    (3)以CD为边在△ABC的下方作等边三角形CDE,连接AE,如图3所示:

    则∠CDE=∠DCE=60°,CD=ED=CE,
    ∵△ABD是等边三角形,
    ∴∠ADB=60°,AD=BD,
    ∴∠ADE=∠BDC,
    在△ADE和△BDC中,AD=BD∠ADE=∠BDCED=CD,
    ∴△ADE≌△BDC(SAS),
    ∴AE=BC=12,
    ∵∠ACE=∠ACD+∠DCE=30°+60°=90°,
    ∴CD2=CE2=AE2−AC2=122−102=44,
    ∴CD=44;
     (4)6. 
    【解析】
    【分析】
    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1)证明△BCE≌△ACD(SAS),即可得出结论;
    (2)证明△BCE≌△ACD(SAS),进一步得到∠BED=90°,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3)以CD为边在△ABC的下方作等边三角形CDE,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DE=∠DCE=60°,CD=ED=CE,∠ADB=60°,AD=BD,得出∠ADE=∠BDC,证明△ADE≌△BDC(SAS),得出AE=BC=12,求出∠ACE=∠ACD+∠DCE=90°,由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4)关键构造以A为顶点,AB为腰向左作等腰Rt△ABE,有△ABD≌△AEC(SAS)得到直角三角形EBC,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
    (1)∵△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
    ∴BC=AC,CE=CD,∠BCA=∠ECD=∠CDE=60°,
    ∴∠BCA+∠ACE=∠ECD+∠ACE,
    ∴∠BCE=∠ACD,
    在△BCE和△ACD中,BC=AC∠BCE=∠ACDCE=CD,
    ∴△BCE≌△ACD(SAS),
    ∴BE=AD,
    故答案为:AD;
    (2)见答案;
    (3)见答案;
    (4)以A为顶点,AB为腰向左作等腰Rt△ABE,连接CE,

    ∴有△ABD≌△AEC(SAS),则BD=CE,
    ∵∠EBC=∠EBA+∠ABC=90°,
    ∴在Rt△EBC中,EB=2,BC=2,
    ∴BD=EC=(2)2+22=6.
    故答案为6.
      
    21.【答案】(1)①10+3;②3−1;
    (2)5;
    (3)点A、B如下图所示:

    点A在点B右侧,要使AC=2BC,显然,点C不可能在点A右侧,
    设点C表示的数为c,
    分情况讨论:
    当点C在点A和点B之间时,
    AC=10−c,BC=c−3,
    ∵AC=2BC,
    ∴10−c=2(c−3),
    解得c=10+233;
    当点C在点B左侧时,
    AC=10−c,BC=3−c,
    ∵AC=2BC,
    ∴10−c=2(3−c),
    解得c=23−10.
    综上,可得点C表示的数为10+233或23−10.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等知识点,正确求出a,b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1)①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即可求出a+b;
    ②利用夹逼法求出a+b的整数部分,即可求出其小数部分;
    (2)由(1)知3 (3)设点C表示的数为c,分点C在AB之间和点C在点B左侧两种情况讨论,表示出AC,BC的距离,根据AC=2BC求出点C表示的数.
    【解答】
    解:(1)①∵a−10+b−3=0,
    ∴a−10=0,b−3=0,
    ∴a=10,b=3,
    ∴a+b=10+3,
    故答案为10+3;
    ②∵1<3<2,
    ∴11<10+3<12,
    ∴10+3的整数部分x=11,小数部分y=10+3−11=3−1,
    故答案为3−1;
    (2)由(1)知3 当x=6时,x−2=6−2=2,x+3=6+3=3,
    ∴x−2+x+3取最小整数值为2+3=5;
    故答案为5;
    (3)见答案.  
    22.【答案】解:(1)(6,0),(8,0);
    (2)由(1)知,A(0,6),C(8,0),
    ∴OA=6,OB=8,
    由运动知,OQ=t,PC=2t,
    ∴OP=8−2t,
    ∵D(4,3),
    ∴S△ODQ=12OQ×|xD|=12t×4=2t,
    S△ODP=12OP×|yD|=12(8−2t)×3=12−3t,
    ∵△ODP与△ODQ的面积相等,
    ∴2t=12−3t,
    ∴t=2.4,
    ∴存在t=2.4时,使得△ODP与△ODQ的面积相等;
    (3)∴2∠GOA+∠ACE=∠OHC,理由如下:
    ∵x轴⊥y轴,
    ∴∠AOC=∠DOC+∠AOD=90°,
    ∴∠OAC+∠ACO=90°,
    又∵∠DOC=∠DCO,
    ∴∠OAC=∠AOD,
    ∵y轴平分∠GOD,
    ∴∠GOA=∠AOD,
    ∴∠GOA=∠OAC,
    ∴OG//AC,
    如图,过点H作HF//OG交x轴于F,

    ∴HF//AC,
    ∴∠FHC=∠ACE,
    ∵OG//FH,
    ∴∠GOD=∠FHO,
    ∴∠GOD+∠ACE=∠FHO+∠FHC,
    即∠GOD+∠ACE=∠OHC,
    ∴2∠GOA+∠ACE=∠OHC. 
    【解析】
    【分析】
    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性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键.
    (1)利用非负性即可求出a,b即可得出结论;
    (2)先表示出OQ,OP,利用那个面积相等,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3)先判断出∠OAC=∠AOD,进而判断出OG//AC,即可判断出∠FHC=∠ACE,同理∠FHO=∠GOD,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1)∵a−b+2+|b−8|=0,
    ∴a−b+2=0,b−8=0,
    ∴a=6,b=8,
    ∴A(0,6),C(8,0),
    故答案为(0,6),(8,0);
    (2)见答案;
    (3)见答案.  
    23.【答案】解:(1)−1;3;
    (2)过点M作MN⊥x轴于点N,

    ∵A(-1,0),B(3,0),
    ∴AB=1+3=4,
    又∵点M(-2,m)在第三象限,
    ∴MN=|m|=−m,
    ∴S△ABM=12AB⋅MN=12×4×(−m)=−2m;
    (3)当m=-32时,M(-2,-32),
    ∴S△ABM=12×4×32=3
    点P有两种情况:
    ①当点P在y轴正半轴上时,设点P(0,k),

    S△BMP=5×(32+k)-12×2×(32+k)-12×5×32-12×3×k
    =52k+94,
    ∵S△BMP=S△ABM,
    ∴52k+94=3,解得:k=0.3,
    ∴点P坐标为(0,0.3);
    ②当点P在y轴负半轴上且在MB下方时,

    设点P(0,n),
    S△BMP=-5n-12×2×(-n-32)-12×5×32-12×3×(-n)
    =-52n-94,
    ∵S△BMP=S△ABM,
    ∴-52n-94=3,
    解得:n=-2.1,
    ∴点P坐标为(0,-2.1).
    故点P的坐标为(0,0.3)或(0,-2.1).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利用割补法表示出△BMP的面积,并根据题意建立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非负数性质可得a、b的值;
    (2)过点M作MN⊥x轴于点N,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列式整理即可;
    (3)先根据(2)计算S△ABM,再分两种情况:当点P在y轴正半轴上时、当点P在y轴负半轴上时,利用割补法表示出S△BMP,根据S△BMP=S△ABM列方程求解可得.
    【解答】
    解:(1)∵|a+1|+(b−3)2=0,
    ∴a+1=0且b−3=0,
    解得:a=−1,b=3,
    故答案为:−1;3;
    (2)见答案;
    (3)见答案.

    24.【答案】6 【解析】解:(1)当t=4时,此时P点的坐标为(0,5),将(0,5)代入解析式y=−x+b中,
    得到:5=0+b,解得b=5:
    故t=4,求出l的解析式为:y=−x+5.
    故答案为:y=−x+5.
    (2)当直线l经过点M(4,3)时,将点M(4,3)代入解析式y=−x+b中,
    得到:3=−4+b,
    解得:b=7,
    此时l的解析式为:y=−x+7,
    令x=0,y=7,
    ∴此时P点的坐标为(0,7),
    又∵运动的速度为1个单位每秒,故此时运动了7−1=6秒;
    当直线l经过点N(5,5)时,将点N(5,5)代入解析式y=−x+b中,
    得到:5=−5+b,
    解得:b=10,
    此时l的解析式为:y=−x+10,
    令x=0,y=10,
    ∴此时P点的坐标为(0,10).
    又∵运动的速度为1个单位每秒,故此时运动了10−1=9秒;
    故当6 故答案为:6 (3)作M点关于l的对称点M′,如下图所示:

    连接MM′与x轴交于点F,直线l与x轴交于E点,直线l与MM′交于点H,
    则有MM′⊥HE,
    ∴∠EHF=90°,
    ∵直线l与x轴所夹的锐角为45°,
    ∴∠MFE=90°−45°=45°,
    ∴直线MM′解析式中的k=1,设MM′解析式为y=x+n,
    代入点M(4,3),解得n=−1,
    故直线MM′的解析式为:y=x−1,
    ∴设点M′的坐标为(a,a−1),
    由H是M和M′的中点可知:
    H点坐标为(a+42,a−1+32),即H(a2+2,a2+1),
    情况一:当M′位于x轴上时,即a−1=0,即a=1时,
    求得H点坐标为(52,32),
    又H点在直线l上,故将H点坐标代入直线l的解析式y=−x+b中,
    求得b=4,此时l的解析式y=−x+4,
    ∴此时P点坐标为(0,4),
    故时间t=(4−1)÷1=3秒;
    情况二:当M′位于y轴上时,即a=0时,
    求得H点坐标为(2,1),
    又H点在直线l上,故将H点坐标代入直线l的解析式y=−x+b中,
    求得b=3,此时ll的解析式y=−x+3,
    ∴此时P点坐标为(0,3),
    故时间t=(3−1)÷1=2秒;
    ∴t=2秒或3秒时,点M关于l的对称点落在坐标轴上.
    (1)将P(0,4)代入解析式中即可求解;
    (2)当直线l刚好经过M点时求出其与y轴的交点坐标,进而求出P点运动的路程,再除以速度进而得到时间;当直线l刚好经过N点时同样的方式求出时间,两个时间之间即为t的取值范围;
    (3)作M点关于l的对称点M′,求出M′坐标,再分别令其横坐标和纵坐标为0,求出t的值.
    此题属于一次函数综合题,涉及的知识有: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坐标与图形性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25.【答案】甲  5  2 
    【解析】解:(1)由图象知,甲在t=7时完成生产任务,而乙在t=8时完成生产任务,
    故答案为:甲;

    (2)∵10÷2=5(个/小时),
    ∴甲在因机器故障停产之前,每小时生产5个零件,
    故答案为:5;

    (3)由题意知,甲完成剩余30个零件的生产任务需要用时(40−10)÷10=3(小时),
    ∴甲停产时间为7−2−3=2(小时),
    故答案为:2;

    (4)当2≤t≤4时,y=10;
    当4 将(4,10)、(7,40)代入,得:4k+b=107k+b=40,
    解得:k=10b=−30,
    ∴y=10t−30,
    即y甲=10(2≤t≤4)10t−30(4 设y乙=mt+n,
    将(2,4)、(8,40)代入,得:2m+n=48m+n=40,
    解得:m=6n=−8,
    ∴y乙=6t−8,
    ①若6t−8−10=3,解得t=72;
    ②若6t−8−(10t−30)=3,解得t=194;
    ③若(10t−30)−(6t−8)=3,解得t=254;④当6t−8=40−3时,解得t=7.5>7(舍);
    综上,t=72、194、254时,甲乙生产的零件总数相差3个.
    (1)根据图象可以的到甲、乙完成40个零件的时间;
    (2)根据图象得出甲的生产速度即可;
    (3)计算甲完成剩余30个零件的生产任务需要用时,根据总时间即可得;
    (4)根据函数图象求出两函数解析式,再分类讨论即可得.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题意得出函数关系式以及数形结合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共29页。

    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苏科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困难)(含答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