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地理 选必一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第三课时)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地理 选必一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第三课时) 课件第1页
    高中地理 选必一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第三课时) 课件第2页
    高中地理 选必一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第三课时) 课件第3页
    高中地理 选必一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第三课时) 课件第4页
    高中地理 选必一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第三课时) 课件第5页
    高中地理 选必一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第三课时) 课件第6页
    高中地理 选必一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第三课时) 课件第7页
    高中地理 选必一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第三课时) 课件第8页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鄱阳湖畔耸峙的庐山,岩石的分类,沉积岩,沉积岩形成过程示意图,1沉积岩,石灰岩,②常见岩石,层理构造,任务三,花岗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对庐山的险峻,毛泽东有诗赞道:“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庐山位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山体拔地而起,四周陡立。在海拔1100米左右,却有一片较为平坦的开阔地,并建有一座城镇。 是什么力量让庐山“飞峙”于这江环湖绕的平原上? 险峻的庐山上为什么会有一片较为平坦的开阔地?
    庐山的岩石大多是由细颗粒石子组成,像是海里的沙子胶结成的石块,这就是砂岩。它形成于8亿年前的海洋环境,那时的庐山地区是浅海,海沙经历沉积、胶结作用,再经数亿年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巨厚坚硬的砂岩。 距今2亿年(中生代)时,地球变得活跃起来,地壳深处灼热的岩浆把厚厚的砂岩地层顶得高高的,形成了巍峨的庐山。目前庐山周边的陡峭悬崖,就是被顶托起来的证据。直到2000万年(新生代新近纪)前,这股炽热岩浆才停止上涌,开始冷却,形成了花岗岩。
    两段材料中,塑造庐山地貌的有哪些内、外力作用表现形式?
    庐山在内、外力作用之下,参与运动的物质是什么?
    任务一:根据庐山文字材料,推测砂岩的形成过程。
    庐山的岩石大多是由细颗粒石子组成,像是海里的沙子胶结成的石块,这就是砂岩。它形成于8亿年前的海洋环境,那时的庐山地区是浅海,海沙经历沉积、胶结作用,再经数亿年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巨厚坚硬的砂岩。
    砾岩 砂岩
    页岩 石灰岩
    像砂岩一样,碎屑物经压实、固结形成的岩石还有哪些?
    任务二:沉积岩地层有哪些特点?
    太行山王莽岭的沉积岩地层
    1. 层理构造
    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2. 化 石
    ①形成过程:外力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形成沉积岩。
    按颗粒大小可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
    有些沉积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如石灰岩。
    大陆地表出露的岩石约75%是沉积岩
    ③典型特征: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形成(未喷出地表)
    庐山资料的第二段介绍中,提到了什么岩石?依据材料推测它的形成过程。
    距今2亿年(中生代)时,地球变得活跃起来,地壳深处灼热的岩浆把厚厚的砂岩地层顶得高高的,形成了巍峨的庐山。目前庐山周边的陡峭悬崖,就是被顶托起来的证据。直到2000万年(新生代新近纪)前,这股炽热岩浆才停止上涌,开始冷却,形成了花岗岩。
    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流淌的岩浆
    思考1:岩浆源地在哪里?
    思考:岩浆源地在哪里?
    岩浆发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形成庐山花岗岩的岩浆,是否和夏威夷岛上岩浆的冷却条件相似?
    夏威夷岛的岩石 属于喷出型岩浆岩(喷出岩)
    庐山花岗岩 属于侵入型岩浆岩(侵入岩)
    喷出岩(火山岩),如玄武岩
    ①形成过程: 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后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又称火山岩 玄武岩是最常见的火山岩。
    玄武岩(多形成于高原、台地)
    岩浆侵入岩石圈,冷却变硬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花岗岩是岩石圈中最常见的侵入岩;许多山脉的核心部分都是花岗岩
    砂岩接触面由于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性质会发生改变,而发生变质作用。
    地质时期庐山地下高温高压的岩浆,在未冷却之前,与上覆的厚层砂岩接触。推测两类物质(高温的岩浆与砂岩)的接触面可能会有什么现象?
    ①形成过程:原有岩石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变质岩。
    岩石按照成因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三大类,它们之间是否可以转化?是如何进行转化的?
    以小组为单位,将下图中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绘制成简图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简图
    思考: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是否有规律可循呢?
    两进两出为沉积岩或变质岩一进三出为岩浆岩三进一出为岩浆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 堆积、固结成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教材P24思考 有人认为岩浆岩是“浴火而生”的岩石,沉积岩是沉积物经压实、固结而来的岩石,变质岩是由老变新的产物; 也有人认为一类岩石是由另一类岩石转化而来的。 你怎么理解这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立足于各类岩石的形成原因,虽有道理,但没有从整体、岩石圈物质循环角度考虑岩石的形成原因,缺乏思维深度; 第二种说法,只是从岩石圈物质循环角度考虑岩石的形成原因,没有具体到各类岩石的成因。 理解岩石的形成原因,最好将两种说法结合起来,不能片面理解。
    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在内力、外力共同作用之下,通过与岩浆之间的物质循环,使得岩石圈的物质处于不断循环转换中。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 )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相关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范课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常见矿物的简易识别,岩浆岩,沉积岩,化石种类与沉积环境,石灰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岩石圈物质循环说课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金刚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文内容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①沉积岩,②岩浆岩,喷出岩,侵入岩,③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岩石圈物质循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