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11* 与朱元思书图片课件ppt
展开教学目标:熟练朗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总结归纳文章艺术特色。
一、品山水之“韵”。随机抽三个小组,每组一人进行朗读。
朗读提示:《与朱元思书》是一篇骈文佳作,描山绘水,娓娓道来,因此朗读时速度宜慢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美的意境。以“乐山水”之心去读,吐字清晰,音韵和谐。并要注意停顿,节奏要随情随景而有所变化。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中,重音当落在“竞”“轩邈”上,会使人感到形象更加鲜明。
二、说山水之“感”。请结合完成好的译文和朗读过程的感受,并以如下句式回答(可自由回答)
读完本文,我看到了 读完本文,我听到了 读完本文,我发现作者在表达
三、紧扣原文,品析语言。请依据原文进行文本理解,和同桌探计如下几个问题。
①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山水的总特征?为什么?②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③第二段写“异水”,作者是如何来写水之“异”的?请与《小石潭记》写水部分进行对比。④第三段写“奇山”,作者是如何写山之“奇”的?⑤文章的描写手法有什么特色呢?
①文中哪句话概括了山水的总特征?为什么?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围绕着这两个字在做文章,它是作者对富春江山水极高的评价,可以看出其对美好山水的喜爱。
②作者是怎样一步步展现这个“异”和这个“奇”字的?
总──分(异水、奇山)
③第二段写“异水”,作者是如何来写水之“异”的?请与《小石潭记》写水部分进行对比。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与朱元思书》)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
《与朱元思书》先抓住水“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写江水之急,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小石潭记》则是由面到点,先总体写鱼的数量和其状态,再聚焦潭中的游鱼,把日光、鱼影的静态描写和鱼的“远逝”“往来”的动态描写结合起来,同样是动静相结合,接着写鱼和人相逗乐,写水不提水,写人乐却指鱼,亦别有趣味。 通过分析两者的妙处发现,《与朱元思书》描写上更为简约,其情志表达亦更为隐晦。
首先从形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叠嶂。其次从声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你听到的是欢快的声音,它们汇成了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详和的世界。再次从色的角度写山林中有日无光之奇。作者笔锋又从动到静,写出了谷中枝密林茂,浓阴蔽日,在白天也只是“有时见日”的幽暗的景象。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④第三段写“奇山”,作者是如何写山之“奇”的?
⑤文章的描写手法有什么特色呢?
动静结合是本文描写最主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描写动静之间的转换极为迅捷;二是以动态写静景。
四、阅读名家解读,进一步总结归纳文章的写法特色。吴均《与朱元思书》赏析(周振甫)(请参看学案)
特色归纳:动静结合、概括紧凑的描写、写诗般的跳跃、诗情画意含蓄的表达。
2020-2021学年11* 与朱元思书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1* 与朱元思书备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一读,朗读课文,水清---,水急---,水色---,视觉---,听觉---,寒树群峰,爱慕自然,蔑视功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课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有关资料,预习设计,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宣室求贤访逐臣,不问苍生问鬼神,根据课文填空,不见曦月,清荣峻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作业ppt课件,共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