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吉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30723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吉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30723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吉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330723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吉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
展开
这是一份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吉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中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 1.(2022·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期末)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醉翁亭记》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风霜高洁 B.水落石出 C.临溪而渔 D.酿泉为酒2.(2022·吉林·乾安县教师进修学校九年级期末)中国对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研制取得了世界嘱目的成绩,实现了我国挺进深蓝的宏伟目标,乘蛟龙号下潜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的是( )A.O2和H2O的含量 B.O2和N2的含量C.O2和H2的含量 D.O2和CO2的含量3.(2022·吉林吉林·九年级期末)本次化学考试用的纸张,下列性质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B.可燃C.易撕碎D.不溶于水4.(2022·吉林·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九年级期末)下列变化中只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A.煤炭燃烧 B.钢铁生锈 C.食物腐烂 D.酒精挥发5.(2022·吉林四平·九年级期末)生活中充满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蜡烛融化 B.酒精挥发 C.葡萄酿酒 D.冰雪消融6.(2022·吉林通化·九年级期末)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熔点 B.密度 C.可燃性 D.挥发性7.(2022·吉林长春·九年级期末)下列实验中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加热液体C.添加酒精 D.熄灭酒精灯8.(2022·吉林松原·九年级期末)嫦娥五号执行的下列探月任务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漫步月面 B.采集月壤 C.展示国旗 D.点火返航9.(2022·吉林·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九年级期末)下列诗词句或典故描述的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10.(2022·吉林·长春博硕学校九年级期末)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黑火药爆炸B.湿法炼铜C.高粱酿酒D.指南针指引航海11.(2022·吉林·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九年级期末)下列中国古代发明及应用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火药爆炸 B.手工剪纸C.粮食酿酒 D.烧制陶瓷12.(2022·吉林·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九年级期末)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 B.滴水成冰 C.抱薪救火 D.聚沙成塔13.(2022·吉林·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九年级期末)有一瓶工业酒精和食盐水,区别它们最简便的方法是 A.品尝味道 B.闻气味 C.取少量点燃 D.观察颜色14.(2022·吉林·大安市乐胜乡中学校九年级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 C. D.15.(2022·吉林长春·九年级期末)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下列中药传统制作技艺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白芍切片 B.研磨珍珠粉 C.厚朴去皮 D.烧制血余炭16.(2022·吉林·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九年级期末)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B.C. D.17.(2022·吉林·延边州教育学院九年级期末)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可燃性 B.助燃性 C.挥发性 D.氧化性18.(2022·吉林·大安市乐胜乡中学校九年级期末)下列描述的生活现象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火上浇油 B.燃放烟花 C.花香四溢 D.食物腐败19.(2022·吉林·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九年级期末)下列的叙述中,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酒精挥发 B.氧气不易溶于水C.氮气可作保护气 D.煤气易燃烧20.(2022·吉林·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九年级期末)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闻气体气味C.倾倒液体 D.比较火焰各层温度21.(2022·吉林·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九年级期末)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A.振荡液体的操作 B.振荡液体的操作C.加热固体的装置 D.加热固体的装置22.(2022·吉林·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九年级期末)下列现象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气球爆炸 B.铁丝弯折 C.煤气燃烧 D.酒精挥发23.(2022·吉林通化·九年级期末)下列与试管有关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加入锌粒 B.振荡液体C.加热液体 D.连接胶塞24.(2022·吉林·乾安县教师进修学校九年级期末)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5.(2022·吉林·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九年级期末)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广口瓶”或“细口瓶”)中,取用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夹取,用过的该仪器立刻用_________________,以备下次使用;(2)在组装仪器时,要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参考答案:1.D【解析】A、风霜高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B、水落石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C、临溪而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D、酿泉为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2.D【解析】人体吸入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呼出的气体会增加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故需要调节的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故选D。3.B【解析】A、白色,是纸张的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选项A错误;B、可燃,需要通过燃烧这个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选项B正确;C、易撕碎,纸张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选项C错误;D、不溶于水,是纸张的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选项D错误;故选:B。4.D【解析】A、煤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B、钢铁生锈,铁和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是化学变化;C、食物腐烂,食物和氧气反应生成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D、酒精挥发,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D。5.C【解析】A、蜡烛融化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葡萄酿酒生成酒精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冰雪消融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6.C【解析】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稳定性、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有毒性、腐蚀性等。物质的熔点、密度、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7.A【解析】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故选项正确;B、酒精灯给物体加热时,要用外焰,试管内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选项错误;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以防失火,选项错误;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选项错误;故选A。8.D【解析】A、漫步月面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B、采集月壤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错误。C、展示国旗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D、点火返航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故选:D。9.D【解析】A、蜡烛燃烧、春蚕吐丝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爆炸燃烧有二氧化硫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燃烧和草木生长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落叶飘零、长江奔流,铁杵磨成针,均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10.D【解析】A、黑火药爆炸,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湿法炼铜,铁把铜置换出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高粱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指南针指引航海只是利用磁性指示南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11.B【解析】A、火药爆炸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手工剪纸,只是纸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粮食酿酒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烧制陶瓷,有机物逐渐被除去,无机氧化物之间进行反应生成硅酸类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12.C【解析】A、刻舟求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B、滴水成冰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C、抱薪救火的过程中发生燃烧现象,是化学变化,故正确;D、聚沙成塔的过程在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错误。故选C。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有新物质的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13.B【解析】工业酒精无色、有毒并有酒精的气味的液体,食盐水是无色无气味的液体,故鉴别工业酒精和食盐水最简单的方法是闻气味,有酒精气味的是工业酒精,无气味的是食盐水。故选B。14.A【解析】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入试剂时,胶头滴管要垂直于试管正上方,错误;A、加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错误;D、读取量筒内的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故选A。15.D【解析】A、白芍切片,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研磨珍珠粉,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厚朴去皮,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烧制血余炭,发生了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16.A【解析】A、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外一盏酒精灯,容易引发火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要和液面的凹形底面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液体加热时,要先预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17.C【解析】A、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B、助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C、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D、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故选C。18.C【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A、火上浇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燃放烟花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花香四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D、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19.B【解析】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性质,例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等;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体现出来的性质,例如色态味、熔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A、酒精挥发是一个变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氧气不易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D、煤气易燃烧,是煤气的化学性质。故选B。20.A【解析】A、在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容易造成药品污染,故A选项错误;B、闻气体时,应轻轻用手在瓶口煽动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不能将鼻子凑到瓶口去闻,故B选项正确;C、取用液体时,试剂瓶盖必须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必须向着手心,试剂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部,故C选项正确;D、将火柴梗穿过火焰,外焰加热部位最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故D选项正确;故选:A。21.B【解析】A、振荡液体时,要左右晃动,不可上下晃动,防止液体溅出,故A操作错误; B、振荡液体时,可左右晃动,故B操作是正确的; C、固定试管时,应夹住试管的中上部,图中夹持部位不正确,故C操作错误; D、固定试管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固体时冷凝液倒流回试管,故D操作错误, 故选B。22.C【解析】A、气球爆炸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丝弯折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3.D【解析】A、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振荡液体时,利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振荡,不是上下振荡,不符合题意;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连接胶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且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24.C【解析】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包含着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是铁棒的形状改变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25.(1) 广口瓶 镊子 纸巾擦拭干净(2)用水润湿【解析】(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中,取用块状的药品(如石灰石等)可用镊子夹取,取用粉末状药品(氯化钠)可用药匙取用,用过的该仪器立刻用纸巾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防止污染药品;(2)在组装仪器时,要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防止玻璃导管被折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3 自然界的水课时训练,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有关氢气验纯的操作,正确的是,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走进化学世界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湖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下列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2021-2022学年上学期吉林省各地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分类选编,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