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从结绳计数说起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2857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从结绳计数说起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2857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从结绳计数说起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2857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北师大版6 从结绳计数说起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北师大版6 从结绳计数说起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从结绳计数说起教案目标1.在了解数字发展史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的文化教育。2.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3.了解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对计数符号的发展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重点了解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重点突破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自我感知,再通过集体交流加深印象,促进理解与认知。 难点建立自然数的概念,了解自然数的一些性质和特点。 难点突破通过列举生活中的自然数,让学生对自然数的概念产生感性认识,再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然数的性质和特点。 教法小组合作法、探究研讨法。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索,感受和体验数字的发展史。 学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再通过交流汇报巩固认知,从而获得对数字发展史的比较全面的认识。课前准备教师算盘、PPT课件。学生收集有关数字发展史方面的资料,了解算盘和算盘的有关资料。过程引入1.这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认识更大的数,多位数的读、写与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等知识,你们是不是感觉数学世界很奇妙?2.引导提问:同学们,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三年多的数字知识,我们每天都要和数字打交道,我们跟数字已经成了老朋友了。但是你们有过这样的疑问:这些数字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3.引入新课: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数字的成长史,了解计数方法的演变历程。(板书课题:从结绳计数说起)【设计意图】由近期学习的新知和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数入手,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知的学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探新1.了解古人的计数方式。(1)课件呈现远古时代的石子计数、结绳计数和刻痕计数图片。远古时代,为了记下猎物的多少,人们用石子,结绳或刻痕等方式计数。(2)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小组内交流:古人究竟是怎样计数的?教师巡视和学生一起交流古人的计数方法。(3)指名汇报,师点拨小结(课件出示结论)。石子计数:古时候,牧民用石子和羊的头数作对应记录,早上放出几只羊,就用几个石子表示,晚上放牧归来,再把石子与羊一一对应,如果石子数和羊数刚好对应,就说明羊没有少或丢。结绳计数:其原理和石子计数类似。如:古时候,人们采集野果或捕鱼时,采几颗野果或捕到几只鱼,便在绳子上打几个结。刻痕计数:其原理和石子计数类似,即采集到多少果实或捕获到多少猎物,就在木头上刻道记录对应的数量。(4)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古人使用的数字符号。①简要介绍中国算筹数码。古人用树枝或竹条来表示数字。如:“1”就用一根枝条来表示。“2”就用两根枝条来表示。······“6”就用枝条“T”来表示。中国算筹数码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在世界数学文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②介绍印度一阿拉伯数字。指名说一说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印度-阿拉伯数字的知识。师引导:我们把现在使用的从0到9这10个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合理吗?(2)师:这些数有什么特点?你能给它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吗?指名说一说自己的设想。生答,师点拨并板书:像这样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则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3)学生自由列举生活中的自然数。(4)小组交流讨论:自然数还有哪些性质和特点?指名汇报,师小结并板书:自然数每相邻的两个数中,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多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设计意图】通过列举生活中的自然数,让学生对自然数的概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通过对话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数的性质和特点,使其对自然数的认识更加全面。3.认识十进制计数法。(1)师:同学们,我们在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有关更大的数的许多知识,你还记得我们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吗?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指名汇报,生答后师小结:自然数的计数方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2)师拓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其他的计数法吗?指名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说一说自己在课前了解到的其他计数法。师小结:现代计算机中广泛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在时间上广泛运用的是60进制计数法。【设计意图】通过与先前学习知识的整合,帮助学生认识到十进制计数法是自然数中的计数方法,而不是日常生活中唯一的计数方法,不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神奇与奥妙。 巩固1.完成教材第13页“练一练”第1题。(1)小组内合作交流计数方法。(2)指名汇报自己的方法并说出每个算盘所代表的数。(3)介绍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算盘(课件呈现)。在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算盘的计数方法:上方每颗珠子代表5,下方每颗珠子代表1。算盘曾经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还曾传到日本、朝鲜等国。至今仍在使用。【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练习,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到解决问题中去,既巩固了新知,又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适时择机介绍中国传统计算工具-算盘,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中国这一古老而神奇的计算工具,还可以对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
(2):
(3): 反思本节课实际上是一节数学阅读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了解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如果按照普通的教学思路直奔主题,直接去阅读教材,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因此在设计上,首先由近期学习的新知入手,让学生产生疑问,带着问题进入新知的学习;接着通过展示具体的图片和讨论交流,让他们对数字发展史产生基本的了解;最后通过大量列举,使学生对自然数的概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样的安排不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板书从结绳计数说起古代常用的计数方法:石子计数 结绳计数 刻痕计数常用的计数符号:古埃及象形数字、玛雅数字、中国算筹数码、印度-阿拉伯数字像这样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则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自然数的计数方法是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自然数每相邻的两个数中,后面的一个数比前面的一个数多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6 从结绳计数说起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问题,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6 从结绳计数说起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实物计数,符号计数,认识自然数,总结全课,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6 从结绳计数说起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