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古诗文9.《桃花源记》课件-2020-2021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展开《桃花源记》考点详解
【原文再现】【文题解读】【作家作品】【背景信息】【整体感知】【结构图解】【中心思想】【写作特色】
【考点梳理】考点一:文学常识考点二:重要词句考点三:名句积累考点四:内容理解考点五:写法及赏析考点六:主旨及拓展【链接中考】 【模拟演练】
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原文再现】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文题解读】
桃花源,在湖南省桃源县,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传说因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桃花源诗》而得名。“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作家作品】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xún)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著名的隐土,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和山水诗的鼻祖——南朝宋的谢灵运合称“陶谢”。著有《陶渊明集》。
【背景信息】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的动荡时期,当时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人民生活日益艰苦。陶渊明对现实社会异常不满,但他又无法改变,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描绘一个美好的境界,来寄托自己的政治思想与美好情趣。
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出现得比较早,盛行于唐宋时期。它在内容上可记人和事,如《桃花源记》,可记山川名胜,如《小石潭记》,可记器物建筑,如《核舟记》。写法上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抒情。
【知识链接】
线索: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离开再寻桃源的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到的美丽景色。第二部分(2、3段),写桃花源中宁静美好的生活环境与淳朴祥和的社会风尚。作者借此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第二段:写桃花源中人宁静美好的生活环境。第三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第三部分(4、5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人们先后探访桃花源未能实现的情形。第四段:写太守派人随渔人寻找桃花源,结果因迷路而不复可得。第五段:写桃花源无法寻找。
【整体感知】
【结构图解】
发现桃花林:(无意)——景色优美
探访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再寻桃花源:不复得路
所见
所闻:与世隔绝的世界
所历:热情淳朴的民风
桃 花 源 记
优美的环境
安定的生活
理 想 社 会
【中心思想】
本文虚构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的世外桃源,描写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隐含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抨击,反映了当时人们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或: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①想象丰富,充满传奇色彩;②剪裁得体,详略得当;③悬念迭起,层次分明;④虚实结合;⑤语言朴实自然;⑥线索明显。
【写作特色】
陶渊明,字_______,名______,浔阳柴桑人,是______(朝代)著名的__________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自号“__________”,卒后世称“____________”。代表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他最有代表性的诗作是《桃花源诗》。
潜
元亮
东晋
山水田园
考点一:文学常识
【考点梳理】
五柳先生
靖节先生
1.生字字音豁然开朗( ) 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 ) 黄发垂髫( )邑( ) 间隔( )人语云( ) 诣太守( )骥( ) 问津( )
yǎn
tiáo
yì
考点二:重要词句
yǎn
yì
qiàn mò
jiàn
yù
jì
jīn
2.通假字
(1)便要还家“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邀请
具
俱
完全,详尽
要
邀
3.古今异义(1)缘溪行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2)芳草鲜美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2)芳草鲜美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_(3)欲穷其林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4)仿佛若有光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
沿着
缘故,缘分
花
气味芬芳
新鲜美好
食物味道好
走到尽头
贫穷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似乎,好像
(5)豁然开朗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6)屋舍俨然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7)阡陌交通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8)悉如外人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8)问所从来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
开阔敞亮
乐观,畅快,多形容性格
整齐的样子
形容很像
交错相通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全,都
熟悉
从哪里来
向来
(9)咸来问讯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10)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1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12)遂与外人间隔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13)遂与外人间隔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
全,都
一种味道
妻子和儿女
专指男子的配偶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出路的境地
特指桃花源外的人
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隔绝,不通音讯
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的距离
(14)无论魏晋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1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16)不足为外人道也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17)既出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18)便扶向路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
不要说,更不必说
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
邀请
延伸,延长
不值得
不充足,欠缺,不够
已经
既然
沿着、顺着
搀扶,用手按着或把持着
(19)便扶向路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20)处处志之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21)未果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22)寻病终古:_______________今:________________
先前的
方向,对……
做记号
志气,志向
实现
果实,结果
随即,不久
寻找
4.一词多义(1)舍 ①便舍船( ) ②屋舍俨然( ) ③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 ④其人舍然大喜( ) ⑤不舍昼夜( )(2)志 ①处处志之( ) ②寻向所志( )(3)寻 ①寻向所志( ) ②未果,寻病终( )(4)出 ①不复出焉( ) ②皆出酒食( )
动词,shě,舍弃
名词,shè,房屋
动词,做记号
名词,记号
动词,寻找
副词,随即,不久
出去
拿出
名词,客舍
同“释”,解除、消除
停
(5)中 ①中无杂树( ) ②晋太元中( ) ③其中往来种作( )(6)得 ①便得一山( ) ②得其船( )(7)作 ①其中往来种作( ) ②设酒杀鸡作食 ( ) (8)闻 ①鸡犬相闻( ) ②村中闻有此人( )(9)遂 ①遂与外人间隔( ) ②遂迷( )(10)乃 ①见渔人,乃大惊( ) ②乃不知有汉( )
中间
年间
里面
看到,发现
找到
动词,劳动
动词,制作
听到
听说
于是,就
最终,竟然
副词,于是
副词,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11)其①欲穷其林( )②既出,得其船(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④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12)之①忘路之远近( )②渔人甚异之( )③具答之( )④处处志之( )⑤闻之,欣然规往( )
指示代词,那,这
代词,渔人
结构助词,的
代词,指见到的桃花林美景
代词,指桃花源中的问话人
助词,起协调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代词,指渔人去过桃花源这件事
代词,他们的
代词,他的,指渔人
(13)为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 )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14)复 ①不复出焉 ( )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
再
介词,对,向
介词,对,向
动词,作为
又
5.词类活用①渔人甚异之( )②复前行( )③欲穷其林( )④此中人语(yù)云( )⑤处处志之( )⑥未果,寻病终(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往前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名词活用作动词,告诉
名词活用作动词,做记号
名词活用作动词,实现
6.其他重点实词缘溪行( ) 落英缤纷( )( )欲穷其林( ) 仿佛若有光( )才通人( )屋舍俨然( ) 桑竹之属( )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悉如外人( )
沿着,顺着
繁多的样子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仅仅、只
整齐的样子
类
田间小路
可以互相听到
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尽,走到尽头
全,都
黄发垂髫( ) 具答之( ) 便要还家( ) 皆叹惋( ) 咸来问讯( ) 延至其家(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便扶向路( ) ( )及郡下,诣太守( )( ) 欣然规往( ) 未果,寻病终( )无问津者( )
指小孩
详细
通“邀”,邀请
感叹
都
邀请
谈论
沿着、顺着
到
拜访
计划,打算
没有实现
先前的
渡口
7.特殊句式
(1)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示判断。(2)省略句①便舍船,从口入。省略主语。应为:(渔人)便舍船,从口入。②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省略主语、宾语。应为:(桃花源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的后面省略宾语“之”(指代桃花源中人),应为: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④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省略主语、宾语。应为:(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人)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⑤林尽(于)水源。“尽”后面省略介词“于”,应为:林尽(于)水源。(3)倒装句问所从来“所从”是介宾短语“从所”的倒装,应为“问从所来”。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渔人划着船)沿着小溪往前走,忘记了路程有多远。(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野花野草新鲜美好,地上的落花繁多。(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对(眼前的)这种美景感到很惊异,又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8.重要句子翻译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一个)小洞,洞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5)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洞口)起初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敞亮。(6)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可以互相听到。(8)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里面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一样。(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10)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中人)一看见渔人,就感到非常惊讶,问(他)从哪里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
(1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人们)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1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1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1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渔人),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1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个渔人一一地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事,(他们听了)都很感叹。(16)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款待他)。(17)停数日, 辞去。(渔人)逗留了几天,告辞离开。
(18)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儿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边的人说啊。”(19)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渔人)出了山洞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20)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渔人)到了郡城,便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
(21)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太守立即派人随同渔人前往,(渔人)寻找先前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2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南阳的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名士,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打算前往(桃花源)。(23)未果,寻病终。(计划还)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24)后遂无问津者。后来就再也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9.成语积累(1)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的美好世界。(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①形容环境从幽暗狭窄突然变为开阔敞亮;②形容心胸突然转为开阔或情况、表情等一下子转为明朗;③也比喻突然领悟了某个道理。
(3)落英缤纷:落英,落花。缤纷,繁多凌乱的样子。形容鲜花落下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4)怡然自乐:怡然,安适快乐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5)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6)鸡犬相闻:每家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很近的距离。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7)阡陌交通:指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8)无人问津:津,渡口。没有人来打听渡口。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9)与世隔绝:与,跟,和。指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之地。(10)不知有汉,何(无)论魏晋: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11)不足为外人道:指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1)文中描绘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文中描绘桃花林奇异景象(桃花林美景)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3)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4)文中写桃花源优美富饶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考点三:名句积累
(5)文中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宁静祥和的句子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6)写桃花源人们生活恬适的语句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7)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体现桃花源人热爱劳动、敬老爱幼的社会风尚)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8)文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9)文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10)表现渔人初到桃花源的总体感受(文中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相似)的句子是:豁然开朗(11)写桃花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厌恶战争)的句子是:先世避秦时乱。
(12)苏轼《水调歌头》中有“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的句子,本文与此意思相似的句子是: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3)学校文学社举行成语积累竞赛活动,主持人问:“当我们形容一处人迹罕至不受世俗沾染的美好环境时,常引用的成语是什么?”酷爱古诗文的小文同学应声答道:“是陶渊明笔下的____________。”
世外桃源
1.第一段首句交代了哪些内容?本文是作者虚构的故事,但作者却把它放在“晋太元中”这样一个确切的年代里,你认为有何作用?
首句明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人物身份。作用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达到令人向往的目的。
第一段内容理解
考点四:内容理解
2.找出文中描写桃花林的美景的句子,并概括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图。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暮春桃林图。
3.作者在第一段中描绘的桃林美景有何作用?
①渲染神秘气氛;②暗示将会出现奇境;③为后文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解析】文章开头描写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突出了桃花林的奇异,这就渲染了神秘的气氛,暗示渔人会有奇遇,也为后文写桃花源的美好做了铺垫。
4.“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忽”写出了渔人发现桃花林的偶然性,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做铺垫。
5.“忘路之远近”一句和“忽”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这是为下文“不复得路”埋下伏笔,暗示下文找不到桃花源的结果。
6.“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这两句写了什么内容?“甚异”有何作用?
(1)写渔人的心情和行动。(2)①“甚异”与“忽逢”照应,生动地写出了武陵渔人意外见到桃花林的惊异神情,表明渔人发现桃花林是偶然的,从侧面烘托了桃花林绝美的景色(从侧面突出桃花林奇、美的特点)。 ②用一个“异”字引出下文的桃源仙境。
7.“渔人甚异之”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作答。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渔人甚异之”的原因:①这桃花林以前未见过;②桃花林面积广;③桃花林里没有其他树种;④景色奇美。(2)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甚异之。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8.哪几个句子表现了渔人是在迷路的情况下偶然发现桃花源的?
9.“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依据文中的描述,准确说明进入桃花源山洞口所在的位置。
桃花源山洞口位于武陵一条两岸是桃花林的小溪的水尽头。
第二段内容理解
10.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什么景象?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自然景象:环境优美宁静。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社会景象:生活安乐幸福。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这段描写可看出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自然环境:优美富饶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生活状况:安居乐业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1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美丽祥和的桃花源?
①自然环境:优美、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和平;③人们生活:自由、快乐。
▲课文第二段描写了美好的乡间图景。请从下列三个方面指出“美好”的含义(不抄原文,简要回答)(1)自然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2)社会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们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美、富饶
和平、安定
自由、快乐
12.作者笔下桃花源人生活的美好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案要点:①自然环境优美;②社会安定和平;③百姓生活和乐。
13.作者描写桃花源中环境和生活的美好,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反衬外界的黑暗和污浊。
14.课文第二段中,作者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3分)
要点:①环境优美;②物产富饶;③和平安宁;④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快乐。(如只答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给1分。答到三点满分,意近即可。)
15.有人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没有写人,却处处见人。请作简要分析。
文章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表现出桃花源内井然有序、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16.“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1)“黄发垂髫”分别指代老人和小孩。(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和谐安宁、自得其乐的幸福生活图景。
17.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①活动:往来种作;②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③心情(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8.“见渔人,乃大惊”,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乃大惊”,不仅写出了桃花源人见到渔人时的反应,而且也体现了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之久。
第三段内容理解
19.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
桃花源人与世隔绝久远,对陌生人到来感到很惊异。或:桃源人大惊的原因是从未见过桃源以外的人。
20.在文章第三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
①见到渔人大吃一惊;②自秦朝以来就隐居在此;③不知外面朝代更替;④对渔人所描述的外界情况感叹、惋惜。(用原文语句回答亦可。)
21.渔人探访桃花源时,村中人是如何对待渔人的?表现了桃花源人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①热情款待:“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②临别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也。(2)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真诚淳朴。
22.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桃花源人淳朴、热情的特点?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有什么作用?
(1)句子: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②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2)作用: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与当时外面社会的尔虞我诈、巧取豪夺形成鲜明对比。
23.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什么?交代这个原因有何作用?
村人来“桃花源”的原因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先世避秦时乱”暗示动乱的现实,交代村人来这里的原因。)作用:①表现了桃花源人对战乱的厌恶、痛恨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②暗写了作者对秦汉以来,特别是对东晋黑暗社会的否定。
24.村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村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再过动荡的生活。或:说明桃花源人安居乐业,也反映了他们饱受战乱之苦,对外界的战乱抱“厌而远之”的态度。
25.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什么?作者通过“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是: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对战乱、暴政的批判,对现实的不满,对动荡不安的生活的厌弃。
突出了桃源人与世隔绝时间长,外界变化大。外界却依然是一个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社会。
2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看似普通的一笔有什么深刻的用意?
渔人“具言”的是:外界的变化、世事的变迁和现实世界的见闻遭遇。或:渔人“具言”的是:①现今是何世;②自秦以来的朝代更替;③现在人民的生活状况。
2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具言” 的是什么?
桃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和自己与世隔绝时间长,不知外界变化而叹惋。或:桃源人叹惋他们与世隔绝的时间长,不知外界变化;叹惋桃花源外的战乱频繁,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庆幸自己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园,也为世人饱受战争之苦而感叹。或:叹惋人世间朝代的更迭和战乱的频繁,老百姓生活不得安宁。或:①外界变化大。②时间过得快。③外面的世界战争频繁,依然黑暗腐朽。④庆幸自己的社会和平安定。
28.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叙说,“皆叹惋”,他们“叹惋”什么?
桃花源人为外面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世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他们的叹惋,衬托了世人的不幸,同时也表现了桃花源人对战乱的厌恶,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理想的追求。
29.如何理解桃花源人的“叹惋”?
30.说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在中心思想和文章结构上的表达作用。
中心思想方面:因为他们为桃花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有力地突出中心。结构方面:总结上文,并与前文“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相呼应。
31.当渔人要离开时,桃花源人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从这里能看出作者的什么用意?
(1)因为桃花源人不希望外人扰乱桃花源和平宁静的生活;或:桃花源中人害怕桃花源外的人(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2)为下文渔人“不复得路”埋下伏笔,增加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表明桃花源是虚构的。从中能看出作者追求和向往安定和平的生活的社会愿望。
3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理?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1)体现了桃源人厌恶战争、不愿与世俗交往、受到干扰的心理。或:表现了桃花源人不愿让外界知道桃花源的存在,不希望外人进来打扰桃花源的祥和安宁。(2)作用是设下悬念,使故事更加离奇神秘。也为下文再寻找桃花源而不得埋下伏笔(或:为渔人出桃花源后复寻遂迷埋下伏笔)。
33.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1)“不足为外人道也。”(2)原因:桃花源与世隔绝,远离战争,没有繁重的赋税和无尽的徭役;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们安居乐业,祥和幸福。或:①源中生活安宁;②能安居乐业;③和睦相处。 【解析】第一问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即可。第二问结合文章主题来回答,即想逃避战乱,继续留在这里过安宁的生活。
3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三句话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第一句反映桃花源中人的祖先为避乱而出走,名曰“秦时”,实为东晋,战乱频繁,不堪重税,民不聊生;第二句是渔人就桃花源中人的“问今”而答,而且是“具言”,怎一个“乱”字了得,听者的“皆叹惋”既与“秦时乱”相呼应,又可反映出“具言”内容的沉重;第三句是一种嘱咐,如与“外人道”,这块净土何以独存,再一次表现出桃花源中人们对桃花源外时局的恐慌。(意思对即可。)
或:因为他们是“避秦时乱”才来隐居的,而现在外界仍然是不安定的,他们“皆叹惋”,为桃花源外的社会动荡不安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们饱经战乱之苦而叹惋,表达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现实的遗憾,所以才会“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希望外人打扰这里的和平安宁的生活。
要点:①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②桃花源人向渔人说明自己来桃花源的原因;③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 ④桃花源人嘱咐人不要向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
35.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36. 简答: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
(1)生活幸福;(2)民风淳朴。
37.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文章第二、三段所展现的图景。
这两段文字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幽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画,那里的人们热情好客,过着幸福的生活。
第二、三段内容理解
38.桃花源的美好表现在哪里?通过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来?
(1)①自然环境:优美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和平。③人文环境:自由快乐。(2)通过对桃花源美好景色的描写(第二段)和对桃花源中淳朴民风的描写(第三段)表现出来的。
39.从课文第二、三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根据文意,概括三点桃花源令人向往的理由。
答案示例:(1)环境优美;(2)物质富足;(3)人人和乐;(4)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
【解析】此题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三点即可。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幸福。
40.从桃花源的景和人两个角度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社会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摘录原句并加以概括。)
景:(原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概括)风景优美、恬静。人:(原句)①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②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概括)人民生活幸福、安宁,民风淳朴。(或: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平等自由,幸福快乐。)
41.阅读文章第(2)(3)两段,从两个方面概括桃花源的主要特点。(4分)
“生活环境”方面:生活环境宁静优美(或社会生活安定,安宁)(2分);“社会风尚”方面:社会风尚淳朴(或民风淳朴)(2分)。或:景美(2分);人和(2分)。若答出“生活快乐,与世隔绝,热情好客”等只给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2)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见到的情景,写出了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第(3)段写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写出了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42.“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如果把这些内容一一写出来,表达效果会有什么不同?
(1)“如此”是指代词,指代上文所说内容,包括:①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②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情况,③渔人和桃花源中人的交谈,④渔人归途中做记号的事。(2)如果把这些内容都写出来,则与前文的叙述内容重复,同时也不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而且冲淡了文章的主题,表达效果会大打折扣。(运用指代词语,避免重复前文的内容。)
第四、五段内容理解
43.渔人“处处志之”后来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暗示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使故事显得亦真亦幻,给桃花源增添了神秘色彩。
44.“处处志之”说明了什么?与“寻向所志,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
(1)“处处志之”说明渔人还想再将寻访(暗示渔人有回返之意),渔人违背了桃花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叮嘱。(2)与后文不矛盾。(3)作者这样写,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安定和平、没有压迫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作者一个美好的社会理想罢了。(暗示桃花源是虚拟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中不存在。)
45.渔人出桃花源时“处处志之”,再去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刘子骥再寻,“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是否矛盾?
不矛盾。①文章开头讲“忘路之远近”,可见路途遥远,做记号失败是可能的; ②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③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④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46.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
说明桃花源神奇美好,令其向往。
47.郡太守遣人寻向所志,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作者写这些内容的用意是什么?
说明他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理想的地方,各个阶层的人都非常向往。或:说明他笔下的理想之境有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
48.文末写太守“寻向所志,遂迷”,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目的是什么?
(1)增添桃花源的神秘色彩;(2)暗示人们桃花源是不存在的(是作者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49.文中的桃花源不过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存在的。文中也有些地方已经做了暗示。请找出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语句。
①缘溪行,忘路之远近。②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③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50.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花源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要写桃源寻而不得?
(1)从渔人离开时,“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遂迷,不复得路”及南阳刘子骥“欣然规往”,却“未果,寻病终”看出桃花源并不是真实存在。(2)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境地;给桃花源及文章增添神秘色彩;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51.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1)原因:①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②反映作者希望之火的熄灭。(2)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表明仙源难辨,既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怅惘和迷离,也给桃花源进一步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52.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寄寓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理想无法实现的矛盾思想。
【解析】“桃源”体表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文中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理想无法实现。围绕作者的矛盾思想回答即可。
53.文章在结尾已经说了渔人“不复得路”,这里再写刘子骥寻桃花源“未果”是否多余?
不多余。①刘子骥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写他寻桃花源未果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②“未果,寻病终”也进一步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③暗示了桃花源是许多人的共同追求,但实际上又是一个似有实无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是作者的一种政治空想而已。
54.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最后一节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一节对桃花源令人向住和不可寻觅作了渲染,增强了表达效果。
55.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写了桃花源其实是虚构的,使文章增添了几分神秘,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安静祥和的世界。
56.文中所写的武陵渔人和刘子骥在文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渔人是全文的线索人物,起贯穿全文的作用。刘子骥实有其人,写他“规往”而“未果”,这是作者的有意安排,使故事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变得更加浓厚。
1.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课文作答。
全文内容理解
示例一:作者通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语句描绘了一个自然环境美好,物产丰富,人人安居乐业,人们和平劳动的“世外桃源”。示例二:作者通过“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等语句描绘了一个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
探究作者的社会理想
虚构桃花源,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寄托的社会理想:环境优美;没有战乱,和平安宁;相处和谐;生活富足;民风淳朴。(作者追求一种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和平安宁,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快乐的理想境界。因为作者所处的时代战争频繁,作者有志不得施展,只有把理想寄托在作品中。)
2.本文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它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
3.桃花源是陶渊明描绘的美好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请概括这一理想社会的特点。
①环境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②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社会安定;③人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平等自由。
4.在陶渊明眼里,桃花源为什么是理想社会?用自己的话从不同角度加以说明。
环境优美;社会太平;生活安逸(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作者追求一种和平宁静、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平等富足的理想世界。因为作者所处的时代战争频繁,作者有志不得施展,只有把理想寄托在作品中。
5.作者在两千多年前就为我们规划出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并使之成为后人羡慕、追求的目标。由此,你能够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理想。
①这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②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③侧面表现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
6.如何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写?线索: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将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贯穿起来。事件: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文章情节概括:忽逢桃花林→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桃花林→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理清线索
1.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
只要所选之句为读者留下了一定的想象空间,并能对此句作简要分析即可。示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具言”的内容和“叹惋”的内容文中都没有具体体现,但读者结合文章可以想象到“具言”和“叹惋”的是桃源外世事变迁,人们饱经战乱之苦。
考点五:写法及赏析
2.本文剪裁得体,详略得当,哪些内容写得详,哪些内容写得略?
课文第二、三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社会图景。例如对环境的描写,写到的事物就有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之声等。再如对桃花源中人的描写,详写了他们对渔人的热情招待,特别是他们的谈话的内容写得具体详细。课文的开头、结尾(第一、四、五段)写得简略。渔人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到的美丽景色,渔人离开桃花源后,人们先后探访桃花源未能实现的情形写得简略。
3.作者为什么在开头和结尾写得简略,而中间写得详细?
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人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4.本文的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试举一例进行说明。
我的鉴赏:如在叙述渔人与村人相互问话时的语言就是一个证明,作者不正面叙述,而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概括。但简洁中还有丰富,一切问话的内容尽在其中,又见其丰富。
1.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托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考点六:主旨及拓展
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示例:为了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对黑暗现实的否定与批判,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意愿。或: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或:一是表达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二是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即追求一种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和平安宁,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意近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意图的理解。这题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回答: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睦富足,宁静淳朴,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桃花源美在风景秀丽,美在民风淳朴,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平等自由,不过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东晋时代,这么美的地方真的存在吗?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的?
示例一: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里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示例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示例三:陶渊明生活在战乱频繁的环境中,因而想象出了他心中的理想的社会,这既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又反映出人民大众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当时的社会,这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4.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象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朗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
5.“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
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寄托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客观上反映的是人民的意愿。或: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反对战争的愿望。(只要答出要点“对和平的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即可)
6.今天我们应怎样看待陶渊明的这种政治理想呢?
积极意义:寄托了人民的理想、愿望,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精神的归宿,使人们在痛苦中找到寄托,得以安慰。消极意义:让人产生不思进取、消极避世的心理。而今的青少年应该敢于幻想、敢于行动,勇于直面现实,而不要消极避世。
7.如何辩证地看待作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
作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古代人民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不可能实现。
8.本文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道家思想,请选择其中一“家”作简要说明。
答案要点:①文本中理想社会内涵;②儒家“大同”思想或道家“避世自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思想。示例:(儒家)如文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表现了“桃源”中的老小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幸福,这体现了“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的“大同”思想。
9.桃花源的开而复闭,渔人得而复失,给我们什么启示?
美好的东西往往只可于无意之中得之,不可于无意之中求之。这正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美好的东西一旦拥有,就要好好珍惜,否则,失去就无法寻回。
10.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一文中勾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示例: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没有贫穷,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科学技术发达,社会文明进步。(内容合理,语言表述流利即可)
11.《桃花源记》表达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其实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都有自己向往的“桃花源”,请简要说说你心目中的“桃花源”。
示例一:没有强权争霸,没有战争硝烟,没有核武器威胁,世界和平大同。示例二:森林繁茂草场葱郁,天空澄碧溪水清澈,鸟儿欣舞虫儿欢歌,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示例三:人人平等,互敬互爱;远离贫穷,衣食无忧;老有所养,孤有所托。
12.桃花源的风景美不胜收,请你以“这里的______美,你看_________”的句式描绘一下。
示例一: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的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示例二: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坦荡如砥,一望无垠,就像一面大毡子。(任选一处景点描绘即可,其余如: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等。)
13.桃花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花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____奇,那是因为_________”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至少写两处)
示例一: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示例二: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且形状奇特,“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示例三: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示例四:结局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遣人“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名人探访,“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4.某住宅小区开发商的售楼部巧妙地改用了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即改为了“室外桃源”。请品析这则广告的妙处。
利用谐音巧改成语,向消费者展示了该住宅小区环境安静祥和、优美的特点,使人印象深刻,具有很好的宣传效果。
15.武陵桃花源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湖南桃源县已将其开辟为旅游风景区。你和你的同学来这里旅游,老师请你给众游客做一回临时导游,请写出你的导游词。
示例:各位游客,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举世闻名的桃花源,当年陶渊明为它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桃花源记》。这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良田美池,阡陌交通,实在是人间仙境。这些优美的词句,出现在陶渊明的诗文中,不过是他的一个美好的心愿,是一个无法实现的“世外桃源”。但是,今天这一人间美景却实实在在地展现了我们的眼前了。请跟随我走进这人间仙境——今日的“世外桃源”。
16.纵观全文,你认为《桃花源记》作为一篇美文,能够千古流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示例:①《桃花源记》一文构筑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表现其对和平的向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意愿。同时“世外桃源”也一承载着国人对远离都市喧嚣、清净自然生活的美好向往与内心追求。②文章文辞优美,线索清晰,行文层层设疑,虚实相生,引人入胜。
17.你能从“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
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
18.在陆游诗中哪两句也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林尽水源”、“仿佛若有光”、“初极狭”、“豁然开朗”这样一波三折的意境?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9.对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苏轼认为“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你对《桃花源记》有何看法?请简要说说。
示例一:我觉得桃花源是陶渊明心灵的真实存在。桃花源里景美人美,没有纷争。虽然看似是一个似有似无、亦真亦幻的存在,但它是陶渊明心灵酿出的一杯美酒,是他留给后世美好的向往。所以我们直到今日仍以“世外桃源”来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社会。示例二:我和苏轼的看法相似,世上所传说的桃花源很多都是夸大其词的。当太守找到桃花源,那里早已变成名利的争夺场了。文中渔人“诣太守”后再寻桃花源,结果是“不复得路”,后世人遍寻不得,以致无人问津。这是因为桃花源只是他心灵和理想的一种寄托,而非现实的存在。
20.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来,中华大地出现了“处处自诩桃花源”的现象,请结合本文分析原因。
因为桃花源是人们理想中的最佳风景,宁静而优美;但又绝不是单纯的风景,是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是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生活。(因为桃花源不是单纯的美景,“桃花源”已成为一种精神符号,一种文化标记,寄托着千百年来人们对理想社会、美好生活的追求。)
21.世外桃源一直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场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各有一处这样的所谓“世外桃源”,请一一列举出来,并说说都是何人所居。
示例:诸葛亮所居住的南阳;一百单八将聚义梁山;贾宝玉及众姐妹住的大观园;孙悟空住的花果山等。
22.陶渊明在封建文人中属特立独行的人,他的哪方面行为最能表现他这一性格特征?
厌恶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逃禄为耕。
23.请你联系学过的《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谈谈你心目中的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
是一个安贫乐道、洁身自好、追求理想、热爱自然不慕名利的人。
①不守信用:桃源中人叮嘱他“不足为外人道也”,而他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②见利忘义:出了桃源就“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想以此获得某种好处,却把桃源人对他的种种热情弃之脑后;③富有心机:“既出”便“处处志之”;④愚不可及:“渔人”即“愚人”,对于桃源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美好的地方,他竟然还想着日后天天去。
24.你觉得文中的“渔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示例1:喜欢桃花源的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自由快乐。示例2:喜欢现代社会,因为“桃花源”带有原始农耕的特点,生产力落后,而现代社会高度文明,极度繁荣。
25.与当今社会相比,你喜欢桃花源的社会,还是喜欢现代的社会呢?
26.有人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陶渊明在作品中却让老百姓躲起来,这是不对的。”如果你是陶渊明,如何为自己辩护?
要点:①政治黑暗;②寄托理想;③报国无门。
27.对联创作:结合《桃花源记》内容,请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上联:人间神仙境下联:_________
示例:世外桃花源
28.请根据本文内容的理解,创作一幅不少于五言的对联。
①美好理想寄桃源,黄发垂髫享太平②穷源易访桃源境,入世难为世外人 ③世外桃园终难觅,人间仙境不复临
(2019年重庆市B卷)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列9—12题。(15分)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阡陌交通( )(2)便要还家( )(3)便扶向路( )(4)处处志之( )
交错相通
同“邀”,邀请
沿着、顺着
做标记
【链接中考】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分)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分)
芳香的青草新鲜美好,地上的落花繁多。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B.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C.“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D.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C
【解析】“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错误,“不足为外人道也”表明桃花源人不希望外界的人来打扰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12.文中描绘了陶渊明心中理想的生活图景,春秋时期的老子也有类似的描述,试结合链接材料,指出它们的相似点。(4分)【链接材料】 至治之极①,甘②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八十章注:①至治之极:国家治理得好极了。②甘:美味,以为甜美。
都是当时不可实现的虚幻想象;都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生活状态。
(2018年中考甘肃白银市、武威市)阅读《桃花源记》,完成后面小题。16.本文有“意同字不同”和“字同意不同”的现象。请依照示例,任选一种现象,从文中举例并解释。示例:意同字不同:“缘溪行”的“缘”和“便扶向路”的“扶”,都有“沿、顺着”的意思。字同意不同:“忘路之远近”“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代词,代“发现桃花源一事”。
示例:(1)意同字不同:①“具答之”的“具”和“咸来问讯”中的“咸”意思相同,均为“全、都”。(答“悉”“皆”亦可)②“便要还家”中的“要”,同“邀”,邀请;“各复延至其家”中的“延”,邀请。(2)字同意不同: ①“寻向所志”中的“寻”意思是“寻找”;“寻病终”的“寻”是“随即、不久”。 ②“处处志之”“寻向所志”中的“志”,前者是动词“做标记”,后者是名词“标记”。
17.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他们的祖先)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
18.出自本文的成语较多,请选择两个写在田字格中。
世 外 桃 源
落 英 缤 纷
豁 然 开 朗
鸡 犬 相 闻
黄 发 垂 髫
怡 然 自 乐
无 人 问 津
与 世 隔 绝
19.从本文看,作者追求怎样的社会理想?
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安宁和乐,自由平等,丰衣足食。(意对即可)
(2018年中考山东威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渔人甚异之 ②父异焉,借旁近与之B.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C.①此中人语云 ②卒中往往语D.①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A
对……感到诧异
对……感到诧异
类
同“嘱”,嘱托
yù,告诉
yú,谈论
先前的
从前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
9.如何辩证地看待作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
作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古代人民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不可能实现。
(2017年福建省龙岩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甲】阅读《桃花源记》“晋太元中……不足为外人道也。”【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②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论止盗》)[注] ①上:皇上,这里指唐太宗。②晒:微笑。③徭:古时统治者强制人民承担的无偿劳动。 ④升平:太平。
译文: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对那官员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就顾不得廉耻罢了。我们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拾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给自己),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乙】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②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③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④,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1.解释下列加点词。(1)渔人甚异之( )(2)屋舍俨然( )(3)或请重法以禁之( )(4)故不暇顾廉耻耳( )
对……感到诧异
整齐的样子
有的人
所以
2.下列与乙文“或请重法以禁之”中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以美于徐公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C.以光先帝遗德 D.策之不以其道
C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以盗,安用重法邪?
(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
4.【甲】【乙】两文都描绘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请说出两者的区别。
【甲】文是作者虚构的大同社会,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乙】文是唐太宗实行仁政后实现的真实的大同社会。
▲唐太宗“止盗” 的方法与群臣有何不同?请用文中原话回答。(2分)
群臣:请重法以禁之;唐太宗: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
▲从【乙】文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个怎样的君主?请作出评价。(2分)
贤明、体恤民情、倡导廉洁。
(2017年海南省)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第9-12题。(12分)桃花源记(选段)陶渊明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级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9.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林尽水源(yuán)B. 黄发垂髫(tiáo)C.遂与外人间隔(jiān)D.辞去(cí)
C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复行数十步( )(2)屋舍俨然( )(3) 便要还家( )(4)此中人语云( )
又、再
整齐的样子
同“邀”,邀请
告诉(对……说)
1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给分点:阡陌交通)
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给分点:妻子邑人绝境) 【评分标准:每题2分。给分点翻译正确给1分,表意通顺准确给1分】
12. 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图景。(2分)
这两段文字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幽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图画,那里的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和谐幸福,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评分标准:2分。围绕“幽美宁静”、“和乐富足”来描述且表意正确即可给分,有欠缺酌情扣分】
(2016年湖北省十堰)阅读《桃花源记》,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见渔人,乃大惊 乃:就 乃不知有汉 乃:竟然B.无论魏晋 无论:更不用说 便要还家 要:要求C.问今是何世 是:表判断 吾尝疑乎是 是:这句话D.未果,寻病终 寻:很久 入则无法家拂士 入:在国内
C
乃:竟然
同“邀”,邀请
不久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
21.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描绘桃花源美景和民风民俗表现了他的入世思想,再借渔人“诣太守”寻找桃花源未果,表现了他的出世思想。B.村人叮嘱就要离去的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的心情。 C.全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把各个事情贯穿起来,最后以南阳高士刘子骥的经历再次烘托桃花源的不可得。 D.文中也反映了作者受老子“小国寡民”思想的影响,但他所设想的境界,脱离实际,无法实现。
【解析】《桃花源记》中通过描绘桃花源美景和民风民俗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再借渔人“太守”寻找桃花源未果,说明这种理想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与“出世”和“入世”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要说,也只能是“出世”的思想。故选A。
A
22.本文中的“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的“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都描写了老人与小孩的生活情景,用意有何不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桃花源记》用桃源民风表达了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醉翁亭记》用“滁人出游”场景寄托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作者写作目的能力。分析写作目的要了解文章主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是写桃花源内生活的安定幸福,“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是写滁州百姓和太守一同出游的情形。《桃花源记》是用桃源民风表达了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或“对黑暗现实的不满”),《醉翁亭记》用“滁人出游”场景寄托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
一、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列各题。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落英缤纷(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此中人语云( )(4)及郡下,诣太守( )
落花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告诉
到
【模拟演练】
2.下列句子中诵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
【解析】C项正确的停顿应为: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文中描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有哪些?(用原文回答)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发现桃花源
→
→
4.用简洁的文字补充出“渔人”的行踪。
进入桃花源
做客桃花源
→
复寻桃花源
→
5.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的人告诉(渔人)说:“这儿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边的人说啊。”
6.作者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可是作者描绘出了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请想一想并写出作者写作的意图。
一是表达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二是寄托自己的理想:生活在一个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安静淳朴的理想社会中。
7.每个人都曾构想过自己的理想,请用恰当、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你的理想王国。
示例:我的理想王国是没有战争,没有恐怖,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安宁祥和,没有虚伪与欺诈。
世 外 桃 源
先 忧 后 乐
8.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链接材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选文第二、三段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链接材料所抒发的情怀也可概括出一个成语,请分别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面田字格内。
(2)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
选文表现了对恬静闲适、和平安乐、淡泊高远的美好生活的追求。链接材料表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乐观积极的人生追求。
二、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列各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 (2)便要还家:_______________(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__________ (4)鸡犬相闻:_______________
交错相通
通“邀”,邀请
邀请
相互听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按照什么顺序写?
(1)线索: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2)顺序:以时间先后为顺序(发现桃花林、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4.用原文语句作答:(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避秦时乱
5.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1)不足为外人道也。(2)①源中生活安宁;②能安居乐业;③和睦相处。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简要回答“叹惋”什么。
叹惋人世间朝代的更迭和战乱的频繁,老百姓生活不得安宁。
7.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表达了他的社会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
或: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三、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列各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1)渔人甚异之:_____________(2)仿佛若有光:_____________(3)未果,寻病终:___________(4)后遂无问津者:___________
对……感到惊异
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没有实现
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2.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意思或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此中人语云 盖大苏泛赤壁云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神情与苏、黄不属C.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D.辞去 一狼径去
D
说
句末语气词
类
类似
新鲜
少
离开
离开
3.对下面各句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B.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都是同一样式,很相像。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领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D.林尽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B
【解析】“屋舍俨然”是房屋整整齐齐的意思。
4.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豁然开朗”这一词语,写出了渔人进入桃源后的感受。B.选文第二段主要描写了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美好幸福生活。C.桃源人见了渔人“乃大惊”,说明桃源人一向以耕作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D.“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热情好客。
C
【解析】桃源人大惊的原因是从未见过桃源以外的人。
5.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汉语。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儿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外边的人说啊。”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渔人大概说的是什么?桃源人叹惋的是什么?
渔人说的大概是秦末以来的历史,人民的痛苦。桃源人为外面的世界如此动乱不堪,为外面的人民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7.下面是陶渊明《桃花源诗》的节选,选择对其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相命肆①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②王税。荒路暧③交通,鸡犬互鸣吠。俎④豆⑤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谐。[注]①肆:尽力。②靡(mǐ):没有。③暧(ài):隐蔽。④俎(zǔ):古代祭祀时放祭品的器物。⑤豆:古代盛食物用的器具。A.前面选文中“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与《桃花源诗》节选部分的内容是一致的。B.节选的诗句与前面的选文有许多内容上相对应的句子,如:“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C.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和选文中的“其中往来种作”都暗含了作者对桃源人终日耕作不得休憩的同情。D.《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二者都是通过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
C
8.从《桃花源记》中可以看出陶渊明的政治态度或抱负是:____________。
对现实不满,归隐田园
四、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列各题。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_ (2)诣太守:_______________(3)欣然规往:_______________ (4)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
做记号
拜访
计划
开阔的样子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3.下列对文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B.本文构思精巧,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C.本文第三段写“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后文再寻桃花源无果做了铺垫。D.本文内容安排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发现桃花源”的部分就写得很详细,增添了桃花源的神秘色彩。
D
4.下列诗(文)名句所表达的人生追求与本文明显不同的一项是( )A.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B.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C.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B
【解析】ACD三项表现的都是一种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B项表现的是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5.第三段中,“见渔人,乃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哪句也显示了这一特点?
与外世隔绝久远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如何理解渔人做了记号却“不复得路”这个情节?
说明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作者设置这样的情节,是用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7.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你理想中的“桃花源”是怎样的呢?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
(可以从安定和平、自由平等、人际关系等方面作答)。示例:我理想中的社会必须是公正的,它必须给每个人以公平的机会,让他们用自己合法的劳动和智慧获得足够的财富。当我们的国家大踏步发展的时候,每个公民都能分享到进步后的利益。
8.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谈谈你的感想。【链接材料】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于2018年3月2日震撼上映!影片记录了中国近五年的发展和变化: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FAST、嫦娥、蛟龙、脱贫攻坚、文化自信、生态保护、沙漠治理、退耕还林、也门撤侨、量子通讯、阅兵、一带一路……
示例:①陶渊明笔下所描绘的桃花源世界虽然美丽,但那只是农耕社会自然经济时代图景,具有极大的局限性,而且还只是一个理想,并不现实;②当今的祖国,社会和平安宁,科技实力雄厚,综合国力强盛,国泰民安,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时代,我感到无比幸运和自豪!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时间,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1~5题。【甲】《桃花源记》全文。【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①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②素琴一张,弦徽③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有改动)【注释】①融:和悦。②畜:同“蓄”,保存。③徽:系琴弦的绳子。
译文:陶潜(陶渊明),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他的亲朋好友,有时带着酒菜前往陶潜住处,他也从不推辞不喝,每喝醉一次,就感觉很舒适。他不经营生意,家务事都委托给儿子仆人。从没有生气的时候。只是每次逢酒必喝,即使有时不喝酒,也不停止写诗咏叹。他曾经说,在夏天的月夜,得空闲时,高卧在北窗之下,清风突然扑面而来,感觉自己象羲皇。陶潜不懂音乐,但却备有一张琴,琴没有五音,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抚琴和着琴音说:“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要劳烦音乐。”陶潜宋元嘉年中去世,享年六十三岁,所有文集流传于人世。
【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①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②素琴一张,弦徽③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缘溪行 ( )(2)悉如外人( )(3)未尝有喜愠之色( )(4)惟遇酒则饮( )
沿着,顺着
全,都
生气,恼怒
只
2.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 欲穷其林 其间千二百里B. 见渔人,乃大惊 乃石性坚重C.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为人谋而不忠乎D. 大司马侃之曾孙也 肉食者谋之
A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
副词,译为“于是,就”
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
介词,译为“对,向”
介词,译为“替”
结构助词,译为“的”
代词,代指“这件事”
3.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4. 一般景物或人物描写可以反映社会风貌或人物性格。请按提示在A、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和谐安宁
热情好客
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5.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试概括两篇选文分别体现了陶渊明怎样的追求,从中可以体会出陶渊明怎样的特点。
追求:【甲】文主要抒发了陶渊明对美好生活、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乙】文主要体现了陶渊明悠闲自得、陶醉于自然的情态。特点:热爱生活,崇尚自由,洒脱自然。
六、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1~5题。 【甲】《桃花源记》一~三段。 【乙】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①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 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②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③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④。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⑤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选自柳宗元《钴鉧潭记》) 【注释】①颠委:首尾,这里指上游和下游。②亟(qì)游:经常去游玩。亟:经常,多次。③崇:加高。④潨(cōnɡ)然:水声淙淙的样子。⑤居夷:住在夷人地区。
译文:钴鉧潭,在西山的西面。它的源头大概是冉溪自南向北奔流如注,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东流去;潭水的上游和下游水势湍急,撞击更加激荡,侵蚀钴鉧潭的潭岸边,所以潭边广阔而中间水深,水流冲荡到山石才停止。水流形成车轮般的漩涡,然后才缓缓而流。潭水清澈而平缓,而且十亩有余,钴鉧潭四周有树木环绕,有瀑布垂悬而下。山上有居住的人,因我多次来游玩,一天早晨敲门就来告诉我:“(我因为)无法负担越欠越多的官租私债,(没办法),想在山上锄草开荒,并愿意卖掉我潭上的田,暂时缓解一下债”。我很高兴答应了他的话。我就加高台面,延伸栏杆,疏导高处的泉水使泉水坠落入潭中,发出了悦耳的声音。特别是到了中秋时节赏月更为合适,可以看到天空更高,视野更加辽远。是什么使我乐于住在这夷人地区而忘掉故土?难道不是因为这钴鉧潭吗?
【乙】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①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②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③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潀然④。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⑤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乃不知有汉( )(2)咸来问讯( )(3)啮其涯( )(4)然后徐行( )
竟然,居然
全,都
侵蚀,冲刷
慢慢地
2.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 渔人甚异之 其反激之力B. 乃不知有汉 久而乃和C.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众服为确论D. 予乐而如其言 俟其欣悦
D
指示代词,指见到的桃花源美景,可译为“此”
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副词,译为“竟然,居然”
副词,译为“才,这才””
介词,译为“对,向”
动词,可译为“以为”“认为”
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
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
3.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的句子。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4. 找出【甲】【乙】两文中运用了动静结合手法来描写景物的句子,并说出其特点。
【甲】文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句用动来写静,突出了桃花源宁静的环境和村民和平安逸的生活。【乙】文中,“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两句中前一句写潭水的静,后一句中的“环”“悬”是以动衬静,这是典型的动静互衬法,突出了钴鉧潭周围安宁疏朗、深婉幽美的恬静之景。
5. 【甲】【乙】两文中都写到了村民,他们的生活各是怎样的?作者写他们各有什么用意?
【甲】文中的村民生活安宁和乐、自由平等,【乙】文中的村民生活极度贫困,负债累累,还被迫卖掉田地还债。【甲】文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乙】文表现了作者同情当地劳动人民的疾苦生活,侧面表现出作者想摆脱险恶的官场的思想感情。
七、比较阅读,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______________(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_______________ (4)便扶向路:_______________
整齐的样子
类
详细
先前的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渔人)出了山洞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标上了记号。
这中间有非常微妙的情境,我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意思对即可)
3.发挥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情境要合理,描述要生动,否则应酌情扣分)
4.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和《饮酒(其五)》中追求的理想境界是什么?
陶渊明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没有战乱,安定团结;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生活富足;环境优美,人人自得其乐、和谐美好的社会。或:①没有战乱,安定团结; ②相处和谐;③生活富足;④环境优美。
语文桃花源记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桃花源记课文配套ppt课件,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通假字,古今异义,芳草鲜美,缘溪行,缘故缘分,说如此,沿着顺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体知识,陶渊明,读准字音,挑战翻译,缘沿着顺着,今义缘故缘分,之结构助词的,古今异义,缘溪行,芳草鲜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子衿复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子衿复习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原文再现,文题解读,作家作品,背景信息,子衿《诗经·郑风》,诗歌大意,结构图解,自述怀人,思念情人,心烦意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