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年级上册2 树之歌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上册2 树之歌教学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识字解词,初读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树之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认识了哪些树呢?哪位小朋友说说,看谁认识得多呢?图片上的这些树木你们认识吗?
- 它们每一种树木各有特点,有人还给它们写了一首儿歌叫《树之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小节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 (课件出示)
Wú tóng zhǎng fēng sōng bǎi zhuāng huà nài
梧 桐 掌 枫 松 柏 装 桦 耐
shǒu jiāng yín shān huà guì
守 疆 银 杉 化 桂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3)出示认读生字组词。(课件出示)
wú tóng zhǎng fēng sōng bǎi
梧 桐 手掌 枫树 松 柏
zhuāng huà nài shǒu jiāng
绿装 桦树 耐寒 守 边 疆
yín shān huà guì
银杏 水杉 化石 金桂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借助拼音,自由小声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不添字、不掉字,读时注意生字中的翘舌音、后鼻音和多音字柏 、绿”的读法.
多音字认读。
柏:bó(柏林)
bǎi(柏树)
绿:lù (鸭绿江)
lǜ (绿芽)
5.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并造句。
榕树:常绿大乔木。树干分枝多,覆盖面广,有气根。
造句:这棵榕树可长得真茂盛。
枫树:落叶乔木,春季开花,叶子掌状三裂,秋季变成红色。
造句:秋天到了,枫树的叶子红得像一团火焰。
桦树:别名桦皮树,落叶乔木。
造句:校园里有一排桦树。
耐寒:经得起寒冷。
造句:松树是特别耐寒的。
银杏:称白果树、公孙树、鸭脚。落叶乔木。
造句:银杏的叶子特别漂亮。
化石: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造句:上海自然博物馆里有古代恐龙的化石
二、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杨 壮 桐 枫 松 柏 棉 杉 化 桂
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杨 壮 桐 枫 松 柏 棉 杉 化 桂”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杨:书写指导:木字旁的最后一笔把捺换成撇。右面的第一撇短,第二撇长。
结构:左右
部首:木
组词:杨树 杨柳
造句:街道两侧栽种着一排排挺拔的白杨树。
壮:书写指导:右边是士,不要写成土,第一横长,第二横短。
结构:左右
部首:士
组词:壮观 壮士
造句:钱塘江大潮气势壮观。
桐: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口要写得小些。
结构:左右
部首:木
组词:梧桐 油桐
造句:这些梧桐树已经长出叶子了。
枫:书写指导:第一笔是右点,第二笔是左点,第三笔是横钩。
结构:左右
部首:木
组词:枫树 枫叶
造句:枫树的叶子像手掌。
松:书写指导:木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公的第一笔撇要写得短些。
结构:左右
部首:木
组词:松柏 松树
造句:松树上结了好多松果。
柏: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边白要写得竖长。
结构:左右
部首:木
组词:松柏 圆柏
造句:山上的柏树郁郁葱葱。
棉:书写指导:右边的白要写得扁小些。
结构:左右
部首:木
组词:木棉 棉花
造句:我非常喜欢木棉花。
杉:书写指导:木字旁最后一笔是点,最后一撇比前两撇长。
结构:左右
部首:木
组词:水杉 银杉
造句:中国有世界最古老的树种——水杉。
化:
书写指导:竖为垂露竖,右边是七不要写成匕。
结构:左右
部首:亻
组词: 化石 变化
造句:科学家在辽宁发现了恐龙化石。
桂: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边是土不要写成士。
结构:左右
部首:木
组词:金桂 桂花
造句:秋天到了,金桂飘香。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播放音频)
1.过渡: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你们掌握的可真不错,那同学们齐声朗读我们的课文,看看这首儿歌写了几小节
(4个自然段)
四、理清层次,分段
边读边想,每小节写了什么?
【出示课件】
第一小节:描写了杨树、榕树和梧桐树的特点。
第二小节:描写了枫树和松柏的特点。
第三小节:描写了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喜好。
第四小节:描写了银杏、水杉、金桂的特点。
同学们齐读一下。
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读文后,讨论交流,展示交流,填空。
本文是一首儿歌,让我们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
课堂练习
(一)读拼音,写字词。
bái yáng zhuàng dà tóng huā fēng yè
Kuān sōng sōng bǎi mù mián huà shí
(二)加一加变成本课新字再组词。
木+公( ) 木+白( )
木+华( ) 木+风( )
木+容( ) 木+口( )
木+圭( ) 木+同( )
参考答案:
(一)白杨 壮大 桐花 枫叶 宽松 松柏 木棉 化石
(二)松 柏 桦 枫 榕 杏 桂 桐
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之情。
板书设计:
树之歌
杨树 榕树 梧桐树 枫树 松树 柏树
木棉 白桦 银杏 水杉 金桂
教学反思:
语文课就是应该始终围绕语文学习的目标—识字、写字、朗读等,始终运用语文学习的手段,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语文的味道。 对词语的理解这一部分,我提示了一些方法,在具体的语言情况中理解,通过比较进行理解,用词语说话等多种方法理解,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选择。词语的理解是学习语文的重点,逐步引导学生自己体会词语的意思,通过慢慢引导,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
《树之歌》是一则小韵文,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因此, 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识字方法的引领、识字兴趣的激发、识字习惯的养成,借助情境,立足语境,多元识字。
第2课《树之歌》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看图和学儿歌,能初步认识11 种树的形状,了解这些树的特点。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
了解一些树木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懂得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点:
通过看图和学儿歌,能初步认识11 种树的形状,了解这些树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懂得爱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树之歌》,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
wú tóng zhǎng fēng sōng bǎi
梧 桐 手掌 枫树 松 柏
zhuāng huà nài shǒu jiāng
绿装 桦树 耐寒 守 边 疆
yín shān huà guì
银杏 水杉 化石 金桂
2.在你家周围、小路旁或者公园里,你经常看到哪些树木?
杨树、枫树、木棉树、桦树、柏树、梧桐树等。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屋前院后栽种树木,人们和大树的感情十分亲密。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树之歌》。
板书:树之歌
讲授新课:
(出示音频)同学们边听边思考:数一数一共几句话?每句话介绍的分别是什么树木呢?课文从哪四个方面来描写树木的?
(一)第一小节
1.学习第一句:杨树高,榕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
了解三种树:杨树、榕树、梧桐树的特点:(课件出示:杨树、梧桐、榕树图片)
杨树高——长得高,笔直。
榕树壮——长得壮,树干分枝多,树冠大。
(课件出示) 榕树:原产于热带亚洲。榕树以树形奇特,枝叶繁茂,树冠巨大而著称。枝条上生长的气生根,向下伸入土壤形成新的树干称之为“支柱根”。榕树高达30米,可向四面无限伸展。其支柱根和枝干交织在一起,形似稠密的丛林,因此被称之为“独木成林”。
梧桐树叶像手掌——叶子呈掌状分裂。
(出示课件)梧桐树叶像手掌。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体会出了什么?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梧桐树的叶子比作手掌,生动地写出了梧桐树叶的形状。
2.请你用一种树木,来仿写一个比喻句。
(槐树的叶子像彩蝶。松树的叶子像银针。)
3.这一句主要抓住树的形状来写。
(板书:杨树榕树 梧桐树)仿写:
(二)教学第二节。
1.学习第二句: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
认识三种树:枫树、松柏。(课件出示枫树、松柏图片)
(板书:枫树 松柏)
2.枫树是什么颜色的?从哪儿看出?
(枫树是红色的,从“枫树秋天叶儿红”看出。)
3.“松柏四季披绿装”说明了松柏的什么特点?
(松树、柏树一年四季都是绿的,特别是冬天不怕冷,依然苍翠挺拔。)
4.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红、绿”可以看出什么?
“披”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松柏描写地非常形象。“红,绿”两个词,使我们好像看到了秋天枫叶火红,松树、柏树一年四季常青的鲜艳色彩。
5.这句话抓住树的颜色来写:
枫树——秋天叶子是红色的。
松柏——一年四季常青。
(三)学习第三句:木棉喜暖在南方,桦树耐寒守北疆。
1.认识两种树:木棉、桦树。
(课件出示:木棉、桦树图片)(板书:木棉 桦树)
2. 从这句话,我们得知木棉和桦树生长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木棉喜欢生长在温暖的南方,桦树生长在寒冷的北疆。)
3.这句话抓住树的生长喜好来写:
木棉——喜欢暖和的气候,生长在南方。
桦树——产于东北,耐寒。树皮是白色。
(四)第四小节:
1.学习第四句:银杏水杉活化石,金桂开花满院香。
认识三种树:银杏、水杉、桂花树。
(课件出示:银杏、水杉、桂花树图片)(板书:银杏 水杉 桂花)
(课件出示) 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被科学家称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能活到一千多岁,是树中的老寿星。
2.这句话写出了树的花的特点:
银杏、水杉——古老的树种,有“活化石”之称。 金桂——花朵金黄,香飘十里。
3.从这一句你了解到了什么?
这是对偶句。把银杏水杉比作活化石,金桂开花后,满院都是花香。
4.认识对偶:
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作用:能够高度概括所要表达的内容,增强节奏感,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判断:借助一对结构形式相同的短语或句子来判断。
巩固升华:
1.课文从哪四个方面来描写树木的?
树叶的形状、颜色、生长喜好、花这四个方面来介绍树的。
2.课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这样运用的好处是什么?
本文运用了拟人、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读起来朗朗上口。
课堂小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师总结: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因此在我们生活中要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勇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作业布置:
小练笔:
请你结合所查资料写一写你熟悉的、比较了解的树或其它动植物。
板书设计:
2.树之歌
杨树、榕树 松柏树、梧桐树、枫树、 爱护花草树木,
木棉树、桦树、银杏、水杉、 金桂花 爱护环境。
课后延伸:
拓展阅读:
白杨树
袁鹰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
“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孩子们的头,说:
“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选文有删减)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让学生来当这堂课的小主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课件各种树木,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展示各种大树的图片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了解关于树木的知识,各种树木的特点。整体来说,课程环节完整,课堂比较活跃,学生的积极性较高,踊跃参与,合作意识较强,完成作业的情况也比较另人满意。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2 树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2 树之歌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创设情境,激趣,整体感知,认识树木,给小树挂名牌,小树伴我写字,多种形式读文,初识儿歌写法,学法迁移,学习《十二月花名歌》, 仿写练习,续编儿歌,出示作业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2 树之歌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想,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