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上册1 我们当地的风俗教案设计
展开课 题 |
| 课 时 | 1 | |||
备课教师 |
| 单 位 |
| |||
教学目标 | 1.感受尊老敬老的风俗,对长辈的美好祝愿。 2.了解我们当地的风俗,体会这些风俗所蕴含的美好祝愿和多样情感。 | |||||
教学重点 | 感受风俗与自己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体会这些风俗所蕴含的传统美德。 | |||||
教学难点 | 感受风俗背后蕴含的美好祝愿。 | |||||
教学准备 | 师:让学生搜集伴随我们成长的有关风俗。 生:搜集泰安当地的风俗。 | |||||
教 学 过 程 | 复 备 | |||||
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们都是属什么的呀?你们知道老师是属什么的吗?其实老师是属牛的,你猜对了吗? 师:牛就是老师的生肖,生肖也称属相。是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出生的年号。十二生肖是我们熟悉的风俗之一。看,风俗就在我们身边。 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了解在我们身边都有哪些风俗。 【谈话导入,吸引孩子兴趣,激发学生对这节课的好奇心】 二、新课讲授:活动一:伴随我们成长的风俗。 在我的家乡,孩子满月时有很多的风俗习惯。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个视频。边看边思考,视频中都提到了哪些风俗? 播放视频“满月酒习俗” 师:视频中都提到了哪些风俗? 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要煮红鸡蛋送红鸡蛋?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很有道理,有民谣这样说“红鸡蛋满脸串,今年吃你的喜馍馍,明年吃你的红鸡蛋。”送红鸡蛋以示庆贺,并期待新生命能够平安健康。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伴随你成长的风俗还有哪些?这些风俗寄托了长辈们哪些祝愿?请大家分组展开讨论。 (学生讨论并回答)说的非常好,我们班还有两位同学提前准备了ppt课件,请这两位同学上来讲一讲。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与成长相关的风俗,每一种风俗背后都体现了长辈对我们满满的爱。比如周岁抓周是希望我们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过生日时吃长寿面是希望我们能够平安快乐的长大…… 总结:从上面的交流中,大家一定能够感受到。这些与我们成长相关的风俗,都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美好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让学生了解伴随我们成长的风俗有哪些,体会风俗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活动二:尊老敬老风俗介绍会 师:我们中华民族不但有体现长辈对晚辈关心和祝福的良风美俗,还有许多尊老敬老的风俗。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尊老敬老的风俗吗?(生回答) 师:对,长辈过生日,晚辈要给其准备寿桃、寿包、生日蛋糕。在寿宴上吃寿面,取“长寿”之意;中国食品中以面条最为绵长,且“面”与“命”音相谐,故寿日吃面,表示延年益寿。同学们刚才说到的这些风俗都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身体健康,幸福快乐。 师:中华民族有一种美德叫做“孝”,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切事情从“孝”开始做起。同学们读过《弟子规》吗?其中有许多要求晚辈尊敬长辈的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弟子规》中有关“孝”的部分。大家看大屏幕一起诵读。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起诵读了《弟子规》中的部分内容,谁能说一说其中有哪些敬老的行为要求。 (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些都是要求晚辈尊敬长辈具体的行为要求。课前老师让咱班王卿扬同学采访了他的父亲,我们来一起看一看长辈们是怎么孝敬老人的。 播放视频 师:以上我们交流的这些风俗,都体现了尊老的美德,都表达了晚辈对长辈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能够身体康泰,幸福快乐。 【让学生知道,不仅有体现长辈对晚辈关心和祝福的良风美俗,还有许多尊老敬老的风俗。】 活动三:泰安当地风俗 师:同学们,我们在泰安生活了这么多年,你们知道本地都有哪些风俗吗?请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小组讨论)师:同学们知道的风俗可真不少!老师了解到泰安在婚丧嫁娶方面有许多讲究,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播放“嫁女儿”视频 师:这是嫁女儿时准备的“十铺十盖”,十铺指的是十床褥子,十盖指的是十床被子。嫁女儿时,自家人一定要准备好被子,而且越多越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谁知道? (学生回答) 师:原来“被子”与“辈子”谐音,新婚时准备的被子也有一个别称,叫做“合欢被”,寓意着新人们婚后能够和和美美,所以从古至今女方出嫁时,要多准备几床被子。 师:那为什么是十铺十盖呢?九铺九盖行不行呢? 对 不行! 结婚自然是好事成双,最忌讳单数,寓意不好,所以娘家陪送的被子,有十铺十盖,八铺八盖,六铺六盖,四铺四盖等。总之,陪嫁的被子越多,意味着家底越丰厚。缝被子的讲究也很多,这种被子要用新布匹,新季度生产的棉花,用手工线一针一线地加工,寓意着一个新的开始。 师:当家里有人去世时,会请人吹百事唢呐,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吹唢呐视频 师:在传统意义上,丧葬吹唢呐,是为了表达对逝去长辈的敬意和孝顺,同时也寄托了对死者的怀念。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讲了这么多风俗,我们可以感受到每一种风俗背后都寄托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什么愿望呢?对!希望人们能够平安健康。 师:下面请同学们制作一张心愿卡,把你对亲人或者朋友的祝愿写在上面,送给你所祝愿的那个人。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了解泰安当地的风俗,体会风俗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最后让学生自主制作心愿卡,升华情感。】
|
| |||||
板 书 设 计 | 1.我们当地的风俗
| |||||
教 学 反 思 |
| |||||
课 题 | 1.我们当地的风俗 | 课 时 | 2 | |||
备课教师 |
| 单 位 |
| |||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在了解我国共同节日风俗和本地特有节日风俗的基础上,探究节日风俗的历史由来、文化价值、时代内涵等。 2.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节日风俗,理性对待风俗的演变。 | |||||
教学重点 | 1.了解本地的节日风俗,并体会这些风俗所蕴含的美好祝愿和多样情感,加深对家乡文化的认识。 2.让学生明白要以不同的态度有区别的对待不同的风俗。 | |||||
教学难点 | 关注风俗的变化,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让学生有保护传统风俗的意识,并学会理性的对待风俗的演变。 | |||||
教学准备 | 师:对泰安本地的民间风俗进行调查,课前布置调查任务,让学生搜集有趣的节日风俗的来历和蕴藏的情感。 生:课前对有趣的节日风俗的来历进行调查。 | |||||
教 学 过 程 | 复 备 | |||||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身边的风俗以及风俗寄托的美德与情感进行了学习,对风俗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我国各地著名的节日风俗,一起感受风俗的奇妙与多样。 二、了解家乡的风俗 1.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熟悉的节日,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师:刚才,有同学提到了端午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的庆祝方式十分的独特。大家知不知道在端午节这天,在咱们泰安,有一个特别的节日风俗。 2.播放音频并出示关于泰安端午文化的资料卡。让学生从中找出泰安特有的端午节节日风俗。 3.展示我国其它地区特有的节日风俗的图片。 4.播放三月三王母娘娘寿辰日的视频,并让学生思考在这一天,人们为什么要排起长队,为王母娘娘祝寿? 过渡:在我国各地,还有不少特有的节日,这些节日也会涉及许多独特的节日风俗。 |
| |||||
三、分享调查成果 1.根据布置的预习作业,让学生选一个感兴趣的节日上台跟大家分享一下调查成果。学生上台展示制作的课件并为其它同学讲解。 2.让学生们说一说人们为什么要在这些节日里进行这样的活动? 小结:我们在黑板上,总结了不同地区的不同风俗庆祝节日时的意愿,我们发现,人们在庆祝节日时的行为,都寄托着人们的愿望与情感。 四、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1.展示清明节扫墓时的图片。 师:大家想一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风俗是一成不变的吗?(我们发现,风俗也有着演变。) 2.小组讨论自己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的风俗,分享一下自己的调查成果。 3.针对放鞭炮这一风俗是否应该保留,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像土葬这一类风俗,我们应当去淘汰、变革。像鞭炮这一类风俗,我们应当学会思考。 4.播放关于我国申请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频。 师:在韩国申请江陵端午祭后,我们国家做了什么? 小结:当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受到威胁的时候,国家和社会都在尽全力去维护,把传统节日留在我们的身边。 5.师:还有很多蕴含丰富传统文化的风俗,现在却面临着被人遗忘的现状。重阳节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一天我们要陪伴家中的老人。 6.让同学们想一想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姥爷姥姥为我们做了哪些事,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 师:大家的发言让老师很感动,家里的老人是那么疼爱我们,关心我们,那么,在重阳节这一天,我们又能为老人们做些什么呢? 小结:我能感受到了大家对老人的关心,感受到了大家的成长。其实,不只是我们身边的亲人在养老院、社会中,还有很多老人需要我们的关心,重阳节也是他们的节日。对待这些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节日风俗,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发扬和继承。 五、朗诵诗歌,情感升华。 师:下面,让我们把对老人的关怀,对老人的祝福,融入到这一首重阳歌中,哪位同学想给大家起个头? 小结:面对风俗的演变,应该有区别的对待不同的风俗。学会鉴别风俗,理性对待风俗的演变。 六、总结感悟 这节课,我们体会到了我国节日民俗的奇妙多样,其中的情感意蕴隽永。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应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有鉴别的对待节日风俗,有扬弃的继承。 |
| |||||
板 书 设 计 | 1.我们当地的风俗 变革 愿望与情感 演变 思考 继承 理性对待
| |||||
教 学 反 思 |
| |||||
当堂达标训练题
1.我们当地的风俗 一、填空 1.农历的五月初五是______节。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______而产生的。每逢此节,民间有戴香包、______、______的习俗。 2.重阳节的日期是农历_____月_____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包括登高远眺、______、______。 二、选择 1.每年( ),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剪成蝙蝠、麋鹿、白鹤和喜鹊,寓意“福”“禄”“寿”“喜”,增添节日的氛围。 A、端午节 B、除夕 C、清明节 2.以下哪一个节日风俗需要淘汰或者变革。( ) A、土葬 B、 “藏历新年”赛马 C、孝顺节煮“拗九粥” 3.重阳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市 B、省 C、国家 三、判断 1.不同的节日风俗体现了不同的文化,都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祝愿,表达了人们多样的情感。 ( ) 2.面对风俗的演变,对待不同的节日风俗,我们的态度是相同的。 ( ) 四、拓展题 选两个我们当地的节日风俗,说一说其中寄托了家乡人怎样的愿望和情感? |
2020-2021学年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1 学会尊重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1 学会尊重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了解尊重,联系生活,畅谈尊重,创设情境,学会尊重,总结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