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6* 昆明的雨教案
展开雨里散物 心中浓情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把握文中昆明雨中景物的特点;品味作者平淡自然的散文语言。
过程与方法:动情朗读,涵咏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想念的情感,学会从凡人小事获得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1.诗意表达,动情的朗读体会语言。
2.体会作者对昆明真切的想念,理解作者淡泊从容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忆写雨名句
1.交流古诗词中含有“雨”的诗句。
同样都是雨,在不同诗人笔下有各不相同的独特体验,雨就成了文人骚客们的笔下宠儿。
2.今天,我们这节课也跟雨有关,齐读课题和作者,并板书《昆明的雨》。
二、读雨之特点
1.自由朗阅读课文的第1—第5自然段,思考:昆明的雨季有什么特点?请用“——”划出最能概括昆明的雨特点的句子。
明确:句中关键词: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
2.快速默读6—10段,思考:作者借助了哪些景、物、人、事来写昆明的雨?请概括一下这些事物的特点,在文中做好圈点批注。
三、寻雨中即景
1.小组讨论交流:概括这些雨中的景、物、人、事的特点,用“一幅题字书画”这种句式试着概括。
预设:一幅题字书画、一次回想雨季、一个民间风俗、一碗美味菌子、一个从容笑话、一个杨梅女孩、一盘缅桂香花、一对热情母女、一次雨中小酌、一幅酒店小景、一首情味小诗……
2.思考:大家发现的那些景、物、人、事中,直接表现题目的内容是哪些?看似与题目无关的内容有哪些?
明确:本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所有内容都指向了“我想念昆明的雨”。
3.清代刘熙载说过这样一句话:“山之精神写不出,以彩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结合此处,你能说说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吗?补充一句:“昆明精神写不出,以……写之”。
明确: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的理解。
4.本单元都是散文,散文在组织材料时候,大多都使用线索,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有时候,一篇文章中,还会出现明线和暗线,共同贯穿全文,如《藤野先生》。你能发现本文的明暗线索是什么吗?
明确:①文章写作的重点是雨,明线也是雨,雨贯穿始终。②暗线为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用这一明一暗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了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的雨。
5.知识总结:散文线索一般有六类①以人物为线索②以事件为线索 ③以物品为线索 ④以地点为线索 ⑤以时间为线索 ⑥以感情为线索。
四、品雨里情味
1.思考:本文中汪曾祺想念的仅仅是昆明的雨吗?
2.作者到底想念的是些什么呢?请大家帮助老师完成下列这首小诗:
我想念,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雨,
我想念,倒挂着的(开出金黄色小花)的仙人掌,
我想念,(滑嫩鲜香色泽丰富种类繁多)的菌子,
我想念,(黑红不酸名字好听)的火炭梅,
我想念,挂着雨珠馨香无比的缅桂花,
我想念,(送我缅桂花的淳朴)的房东母女,
我想念,和德熙(去小酒馆对饮)的时光,
我想念昆明的雨,
想念在昆明(那些美好)的日子,
最是珍爱(过往平淡)的生活。
3.明确: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五、悟心中浓情
1.现在看来,大家认为作者汪曾祺是怎样一个人呢?
预设:有着恬淡、清新、舒适、惬意的生活的作家。
2.汪老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吗?引入资料助读:
1939年,我从上海经香港、越南辗转昆明终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大,那年我17岁我在昆明的日子并不轻松战火纷飞,物资匮乏三个肥皂箱就成了桌子、书橱和衣柜最困难的时候,我还把珍藏的字典卖掉换了一顿饭房租也是经常交不起但我时常回望这七年的联大时光记忆中的翠湖、观音寺、白马庙....兼容并蓄,风格凛然的大先生们那些泡茶馆、跑警报、逛书摊的日子和老鼠屎、小石头组成的“八宝饭”一起软软的,软软的融入了昆明的雨中......
3.补充介绍文中多次提及的“西南联大”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它起于抗日战争的战火,三所当时国内顶尖的大学共同内迁,于1938年成立于昆明。这所学校的教室,都是铁皮屋顶的房子。后来经费紧缺,连铁皮也卖了换成茅草的学校,窗户没有玻璃,下雨房顶漏雨,雨水会打湿肩膀,有时只能“停课赏雨”。然而就是这种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学校,在昆明只存续8年,却先后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172位院士和一百多位人文大师。
4.大家现在说说你心中的汪老是什么样的?
预设:坚强、乐观、博学、淡泊、从容、真实、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师总结:风格即是人格,人生亦有滋味。用真诚的心爱恋着这份昆明的独家记忆,汪曾祺的文字中有浓烈如火的文人情怀,也有温润如水的审美情趣。在岁月中怀想生活,在纯粹中体会生活的滋味。
5.朗读文章最后两段,想一想“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到底是哪些情味呢?
明确:淡淡的乡情、悠悠的国情、真挚的友情、青春的纯情、生活的诗情、生命的热情……
6.师总结:汪老的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间作小考证”内容平实,语言朴实无华,投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却值得细细回味,回味之余有如身临其境,令人心旷神怡。
屏显:“一个人总应该用自己的生活让世界更美好一些。无论什么年纪什么境遇也不能丧失对生活的情趣,不能丧失对于生活的热爱。凡人小事是最真实的生活,在这里,与最好的自己相遇。”
六、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1:《汪曾祺散文选》进一步品味“凡人小事”的烟火气息,
推荐阅读2:群文阅读《端午的鸭蛋》《故乡的食物》《翠湖心影》《我的家乡》了解“最抚人心”的生活情趣。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难点,手法,内容,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层研读,课堂练笔,结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学习目标,作者简介,背景链接,读音释义,题目解读,整体把握,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