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第二单元 金秋时节课件(44张PPT)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8211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第二单元 金秋时节课件(44张PPT)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8211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第二单元 金秋时节课件(44张PPT)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8211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第二单元 金秋时节课件(44张PPT)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8211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第二单元 金秋时节课件(44张PPT)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82115/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第二单元 金秋时节课件(44张PPT)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82115/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第二单元 金秋时节课件(44张PPT)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82115/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第二单元 金秋时节课件(44张PPT)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182115/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第二单元 金秋时节课件(44张PPT)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单元主题阅读第二单元 金秋时节课件(44张PPT),共44页。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①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②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①可以找“明朗”的近义词“晴朗”,并想象生活中看到的晴朗的天空是怎样的。“明朗”指天空湛蓝清亮,光线充足。 ②可以联系上文的“并不规则”来理解“凌乱”,明白它的意思是落叶不规则地排列在水泥道上。 “难懂的词语”指文章中难以弄明白的词语。理解难懂的词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中心思想。1.查字典、词典。2.查资料。3.借助文章插图。4.拆词法。5.结合生活实际。如读到《秋天的雨》中“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我们吃的苹果、橘子等水果的香甜的味道,来想象秋雨带来的气味是甜美的,从而理解“勾住”小朋友的脚就是指小朋友被水果的气味给吸引住了。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方法6.向老师或同学请教。7.联系上下文语境。如理解“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中“五彩缤纷”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可以得知,秋天的雨把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这个词在这里不仅指颜色很多,而且指色彩绚丽丰富,从而描绘出秋天绚丽多彩的美丽景象。8.找近义词。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方法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一)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节选)张秋生 碧绿的树叶渐渐换上火红的衣裳,伴随着秋风翩翩起舞,在空中绕几个圈儿,缓缓落地,好像在跳优雅的华尔兹呢!我在铺满落叶的林间小道上散步,脚下软绵绵的,边走边欣赏这一派辉煌的秋天景象,好不惬意啊! 秋天更是个丰收的季节。你瞧,金黄的稻穗一浪接着一浪,在灿烂的阳光下耀眼夺目。扑面而来的阵阵浓郁的稻香,令人垂涎欲滴。农民们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孩童般的笑容;如雨的汗水滑过他们的脸庞,滴入土壤,仿佛又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二)美丽的秋天(节选)1.【训练要素】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片段(一)中,联系上文的“ ”,我知道“凌乱”的意思是 。我们还可以联系句意理解词语,用“ ”在片段(二)中画出能够解释“翩翩起舞”的句子。2.片段(一)中,“金色的小巴掌”和“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分别指( )和( )。A.梧桐树的落叶 B.美丽的糖画C.两只小雨靴 D.美丽的小鸟排列得并不规则 落叶在水泥道上排列得并不整齐AC在空中绕几个圈儿,缓缓落地,好像在跳优雅的华尔兹呢!3.片段(二)中,第2自然段是围绕“ ”这句话写的。画“ ”的句子描写了 的情景。 4.下列对两个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片段(一)把铺在水泥道上的落叶比作彩色的地毯,写出了水泥道的美B.片段(二)中,“我”脚下软绵绵的,是因为“我”身体不舒服,脚下无力C.片段(二)中,“……边走边欣赏这一派辉煌的秋天景象,好不惬意啊!”这句话抒发了“我”在铺满落叶的林间小道上散步时的愉悦心情D.片段(二)从视觉、嗅觉的角度来写稻子,说明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B秋天更是个丰收的季节 农民收割稻子5.这两个片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在正确说法后面的括号里画“√”。(1)两个片段都写到了秋天的落叶之美。 ( )(2)两个片段描写的都是秋天田野的美景。 ( )(3)两个片段都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 )(4)两个片段都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来写景,显得生动形象。 (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洒在细密的竹叶上,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无与伦比的交响曲。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1.【训练要素】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1)第2自然段中的词语“ ”描绘了竹子秀丽挺拔的样子。 (2)“载”是“又”的意思,用拆词法,我猜测“载歌载舞”指 (3)联系上下文,我知道“重叠错落”在文中指 亭亭玉立 又唱歌又跳舞 叶、枝、茎的碎影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2.画“ ”的句子读起来很有新鲜感,请你思考新鲜感体现在哪里,在下面横线上作批注。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 ”在文中画出来。这个自然段描绘的画面有( )。(多选) A.田野稻叶秋露 B.果园丰收 C.竹林月景 D.小溪美景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田野比作翡翠,把秋露比作珍珠,从色彩和形状等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色下稻叶挑秋露的美景。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AC4.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将表格补充完整。大姑娘蛤蟆青蛙哼着小夜曲伴奏5.下列对短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将秋夜比作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和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秋夜的赞美和喜爱之情B.第1自然段中的“眷恋”表达了“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C.短文的第2、3、4自然段都采用了“总—分”结构D.作者不仅写了家乡秋夜的美好,还写了家乡蓬勃的经济发展,并对家乡的明天充满希望C6.下列对第4自然段中的“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说明家乡的夜晚很热闹B.这句话以动衬静,写出了家乡秋夜的静谧C.这句话写家乡交通不发达,路上汽车少 D.这句话写家乡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卖汽车喇叭B 今天阳光灿烂。我把长寿花搬到阳台上。温暖的阳光抚摸着那粉红的花,好像在温柔地说:“宝贝儿,该起床啦!快醒醒吧!”我站在椅子上,观察起花儿来。我数了数,外面第一层花瓣完全开放的花有6朵。这6朵花,就像6张粉红的笑脸,煞是好看。没开的花苞,就像一颗颗粉红的小果子。我仔细观察了它的叶子,绿得像翡翠一样,而且厚厚长寿花观察日记2020年3月14日 星期六 晴1.日记的第一行要写上( )。(多选)A.日期 B.地点 C.星期几 D.天气情况 ACD的,非常有肉感。叶片正面凹凸不平,有茎的地方就会鼓起来。我用手摸一摸,发现叶子背面非常光滑,还带着丝丝凉意,让人感到非常舒服。 傍晚,太阳下山了。我小心地把长寿花搬回来。我想:明天,阳光下的它一定会更艳更好看! 2.【训练要素】我可以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词语,比如“煞是”的近义词是 。联系生活实际,我觉得 、 等事物给人“光滑”的感觉,由此,我猜测“光滑”的意思是 。 3.第2自然段描写了长寿花开放的两种形态: 和 。其中,“粉红的笑脸”比喻 的花,而“粉红的小果子”指 。这样写生动形象,长寿花如在眼前。 很是珍珠丝绸平滑,不粗糙外面第一层花瓣完全开放的没开的花苞外面第一层花瓣完全开放没开的花苞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记的开头要空两格,可以分段写B.作者采用看一看、摸一摸的方式来观察长寿花的叶子C.“碧绿得像翡翠一样”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长寿花叶子的颜色美D.“凹凸不平”“光滑”前后矛盾,让人不知道长寿花的叶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D5.第3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我小心地把长寿花搬回来。我想:明天,阳光下的它一定会更艳更好看! A.思念 B.珍视、喜爱 C.失望 D.自豪6.微写作第2自然段详细描绘了花开的不同形态,请你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花,用语言展现花开的千姿百态。B示例:满池的荷花,多姿多彩。有的全开了,像一位婀娜多姿的花仙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露出了绿色的小莲蓬,还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清香,令人陶醉。有的半开着,像一位害羞的美少女躲藏在花丛中。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像一位将军拿着的宝剑,斜插在池中央。【注释】①这首诗在《全唐诗》中名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是诗人的朋友,具体名字、生卒年月不详。从诗题看,这是诗人思念朋友所作。②中庭:庭院中。③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④冷露:秋天的露水。 十五夜望月①[唐]王建中庭②地白③树栖鸦,冷露④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解读信息】从题目看,这首诗写的是( )的夜晚。(2分)A.春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重阳节2.【解读信息】联系生活经验,关于“树栖鸦”,哪个说法更合理?( ) (2分)A.诗人看到的 B.诗人闻到的C.诗人听到的 D.诗人想到的3.【提取信息】诗中“ ”一词表现了“冷露”的轻盈。(1分) CC无声4.【解读信息】( )让我想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两句诗。(2分)A.冷露无声湿桂花 B.今夜月明人尽望C.中庭地白树栖鸦 D.不知秋思落谁家5.【整体感知】关于这首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描写了深秋月夜之景 B.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C.采用先写景后抒情的方法 D.末句用委婉的语气发出疑问,抒发感情CB植物的睡眠 ①你可知道,植物也需要睡眠? ②每逢晴朗的夜晚,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周围的植物,就会发现一些植物会发生奇妙的变化。比如公园中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可一到夜幕降临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叶子,全部合拢起来。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现象。 ③ 。例如在水面上绽放的睡莲,每当旭日东升之际,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酣睡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因为它“昼醒夜睡”的规律性特别明显,所以人们叫它“睡莲”。 ④花的种类不同, 其睡眠的姿态也各不相同。蒲公英在入睡时,所有的花瓣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掸子。胡萝卜的花,则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儿。 ⑤植物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中被称为睡眠运动,它不仅是一种有趣的现象,而且还是一个科学之谜呢!1.【提取信息】合欢树的叶子在白天 ,但夜幕降临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对成对地 。(2分) 2.【整体感知】联系上下文,选择一个恰当的过渡句填在文中第③自然段的横线上。(2分)( )A.植物的叶子有睡眠的要求B.不仅植物的叶子有睡眠要求,就连娇柔艳丽的花朵也要睡眠C.娇柔艳丽的花朵也要睡眠 D.所有的植物都需要睡眠舒展而又平坦折合关闭B3.【提取信息】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将“昼醒夜睡”拆开来理解,我知道它的意思是 。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描写睡莲“昼醒夜睡”的句子。(2分) 白天清醒,晚上睡觉每当旭日东升之际,它那美丽的花瓣就慢慢舒展开来,似乎刚从酣睡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4.【提取信息】第④自然段围绕“ ”这一中心句写了不同花的睡眠姿态:蒲公英的睡眠姿态是花瓣 ;胡萝卜花的睡眠姿态是 。(3分) 花的种类不同,其睡眠的姿态也各不相同 都向上竖起来闭合,看上去好像一个黄色的鸡毛掸子垂下头来,像正在打瞌睡的小老头儿5.【作出评价】下列选项对文章第一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句话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B.这句话告诉我们植物不需要睡眠C.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总结全文的作用D.这句话开篇质疑,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继续读下去的兴趣,自然引起下文对植物睡眠的介绍D公益广告1.【解读信息】上图的宣传画,底色是黑色的,给人 的感觉,画面是一把 的造型。(3分) 2.【解读信息】“关注”的意思是 ,而“关住”的意思是 。这幅宣传画利用这组同音词,揭示的主题是( )。(4分) A.我们不用太关心孩子的成长,树大自然直,让他们自由发展最好B.对于孩子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由成长C.我们要给孩子合理布置学习任务,让孩子有健康成长的空间D.社会充满危险,我们要把孩子关在家里,这样才最安全黑暗、压抑小提琴关心重视关在里面不让出来C3.【解决问题】下面是几个孩子的心声,请你结合这幅宣传画,写几句话劝劝这些孩子的家长。(4分)“楼下有人放风筝,可我还有好多作业,写也写不完。”“其实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弹钢琴。”“星期天,我好想去公园里玩,可是爸爸给我报了英语班。”……示例:请不要这样对待孩子,给孩子留一些自由空间,还孩子一个快乐童年。对孩子的教育不能操之过急,应尊重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孩童时代,学习固然重要,但玩也同样重要,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不能任意扼杀。《宝葫芦的秘密》 我时不时地舔着铅笔头,在纸上虚划着,等了好久好久,什么也没等着。“难道它忽然不灵了?”看来我得用脑筋来亲自对付这几道题目了。“第一道……”我开始认真看起来。 可巧这几天我偏偏又没准备好——这不怪我:这几天我一直忙着,哪来的工夫!今天可忽然一下子要让我自己来思索这号答案了! “宝葫芦哇,宝葫芦哇!”我心里叫着,“唉!” 这时候忽然听见( )一阵纸响,有谁从座位上离开去交了卷,接着又有几个,我有点儿着急了。突然,我眼前那张又白又大、( )的白纸,现在一下子可满是一些铅笔字——写上了这几道题的答案。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哈!”我又吃惊,又高兴,真恨不得跳起来。 “原来我那宝葫芦并没有失效!仍然有魔力,仍然可以给我办事!这——呵!还有什么说的!”我赶紧写上名字,去交了卷。 我刚去交卷的时候,我们教室里就出了一件奇事:苏鸣凤(他坐在我前面一个位子)说他的试卷已经答好了,却突然变成了空白。 在这个时候,刘先生偶然一下子瞥见了我刚才交去的试卷。他( )。说也奇怪,我卷子上写的一点儿也不像是我的字,倒很像是苏鸣凤的字。我自己知道——“今儿的事可糟了,可糟了!唉,糟糕透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①大吃一惊 ②空空洞洞 ③窸窸窣窣 这时候忽然听见( )一阵纸响,有谁从座位上离开去交了卷,接着又有几个,我有点儿着急了。突然,我眼前那张又白又大、( )的白纸,现在一下子可满是一些铅笔字——写上了这几道题的答案。 在这个时候,刘先生偶然一下子瞥见了我刚才交去的试卷。他( )。 ③ ② ①2.【解读信息】短文写的是宝葫芦帮“我” 的事情。故事中的“我”指的是 。画“ ”的句子是对“我”的 (动作 神态 语言)的描写,表达了“我”此时 的心情。 我时不时地舔着铅笔头,在纸上虚划着,等了好久好久,什么也没等着。考试作弊王葆动作着急3.【整体感知】教室里出的“一件奇事”是什么事?请简要概括。 4.【解读信息】“今儿的事可糟了”中“今儿的事”指( )。A.刘先生对“我”的试卷很满意B.苏鸣凤的试卷明明写完了,却变成了空白C.“我”得自己动脑筋来完成试卷D.宝葫芦把苏鸣凤的试卷变成“我”的了苏鸣凤答好的试卷突然变成了空白。D5.【解读信息】请你根据短文内容,想象一下本次考试风波的结果。示例:老师仔细辨认字迹,发现“我”试卷上的字迹是苏鸣凤的,认为是“我”将自己的空白卷与苏鸣凤的试卷进行了调换。老师严厉地批评了“我”弄虚作假的行为,同学们开始嘲笑“我”。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