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 8年级上教案课件12 与朱元思书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647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语文 8年级上教案课件12 与朱元思书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647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语文 8年级上教案课件12 与朱元思书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647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语文 8年级上教案课件12 与朱元思书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6473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语文 8年级上教案课件12 与朱元思书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6473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语文 8年级上教案课件12 与朱元思书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6473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语文 8年级上教案课件12 与朱元思书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6473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语文 8年级上教案课件12 与朱元思书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06473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11* 与朱元思书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11* 与朱元思书备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介绍,背景资料,知识链接,检查预习,“转”同“啭”,鸟叫声,“反”同“返”返,在上边,确数十的倍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弄清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培养初步阅 读文言文的能力。 2.积累文言语汇,反复诵读,做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 出口成章,培养文言语感能力。 3.体会文章的“结构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志趣 之美”,获得美的享受,培养审美能力。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官至郡主簿,私写《齐春秋》免官。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但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时的完整信件。本文见于《艺术类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做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与”:给。“书”:信。
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中国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 。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起源于汉 魏 。《与朱元思书》就是这样一篇骈文。
掌握重点字音字形。缥碧 ( ) 急湍( ) 轩邈( ) 泠泠( )鸢飞( ) 戾天( ) 经纶( ) 横柯( )
xuān miǎ
通假字。①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古今异义。 古义:向东向西。例:从流飘荡,任意东 东西 西。 今义:指物品。 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许 例: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古义:本文指飞奔的马。例:猛浪若奔。奔 今义:奔跑。
一词多义。上 负势竞上( ) 横柯上蔽( ) 无 直视无碍 ( ) 猿则百叫无绝 ( )百 一百许里( ) 猿则百叫无绝( )直 直视无碍( ) 争高直指( )
词类活用。风烟俱净( )任意东西( )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 )望峰息心( )横柯上蔽( )皆生寒树( )
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名词作动词,向东走,向西走。
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
使动用法,使……停止。
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特殊句式。 省略句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②急湍甚箭( )
重点词语解释。自:至:许:皆:缥:奔:寒树: 泠泠:嘤嘤:戾: 横柯:
表示大约的数量,上下,左右。
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 忘反。 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 绝。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本文篇幅虽短,但很讲究章法。请简述作者的写作思路。
文章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第2、3两段分承“异水”和“奇山”两方面,围绕“独绝”二字展开生发和描摹,脉络分明。
文章开篇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美丽画面?
文章开篇以简洁的笔触,给我们勾画了富春江山水的背景━━阳光明媚,天高云淡,空气清新,山色苍翠,并总述自富阳至桐庐水上之游的总体印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本文分别突出了富春江水和山的什么特征?请结合相关描写,以“我读出了富春江的山(水)是_ _______的,从________一句可以体现”的句式谈谈。
示例一:我读出了富春江的山是 高峻、连绵、充满生机的,从“夹 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一句可以体现。 示例二:我读出了富春江的水是清澈、湍急的,从“水皆缥碧,千丈 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可以体现。
“泉水激石,玲玲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是一组对偶句,试着赏析其妙处。
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
1.清新流畅,精于铸炼。 作者所处的时代骈文盛行。这篇文章虽然运用骈文写成,却没有一般骈文的弊病。首先,文字既千锤百炼,又生动晓畅。如用“奇”和“异”总括富春江山水特色;用“箭”和“奔”来比喻水流之迅急;用“竞”和“争”来形容山峰相互依恃,争先恐后向上崛起的形状,字字动人,颇见功力。其次,句式整齐而有变化。文中多用四言,间以六言,并时加一些虚词,使语意转折灵活,流走自如,既有词句的自然匀称,又有疏宕谐婉的节奏,读来颇有韵致。
2.角度多变,手法丰富。 作者善于在统一和谐的基调上,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多种角度来精细地刻画景物,使形象生动丰满,立体感尤强。 首先作者能从空间上的位置不同,从形态上的动静不同,或从听觉上的音响不同和视觉上的色彩不同来观察和把握事物的各种特征,从而使笔下的山水显得物态纷纭。水一般呈动态,作者就既不放过写其动态之美,又精心刻画静态之美。山峦主要呈静态,作者就别出心载地描绘其动态,使人觉得耳目一新。群山“负势竞上”、“争高直指”等活生生的立体形象正是靠作者不断地变换视角,体物细致深入才得到的。
其次,对不同的对象能灵活采用不同的笔法,善于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描形摹状,曲尽其态。如对江水的具体描写看,“水皆缥碧”,是用白描手法画出江水青碧的颜色;“千丈见底”,是夸张地描写水的深邃澄清;“游鱼细石”,一方面是利用动静作对比,另一方面则是对江水澄净的进一步烘托;而“猛浪若奔”,“急湍甚箭”,是运用了比喻手法。在短短几句话中就含有多种艺术描写手法,并且几乎是句句翻新。从全文来看,作者的对比手法尤其用得出色。他不仅将此水与彼水、彼山与彼山作对比,还能将水与山作对比,技巧的高超真令人惊叹。
本文综合运用了夸张、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请举例并赏析其作用。
夸张:“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是用夸张手法描写水的澄澈透明;比喻:“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水的湍急;拟人:“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把山拟人化了,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高峻和绵延不断;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对偶,句式整齐,极具音韵美。
作者写水时,采用了正、侧面描写和动静结合的手法,请举例并赏析作用。
分别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和“游鱼细 石,直视无碍”从正面和侧面来描绘江水的清澈。“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是静景;“急湍甚箭,猛浪 若奔”是动景。动静结合,写出了水静态的清澈和动态的湍急。
读《与朱元思书》,犹如赏一幅山水写意的图画,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读《与朱元思书》,如同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使用辞藻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这篇课文中描山绘水精妙无比,让我们流连忘返,其实,在古代诗词里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句子,你能写出几句来吗?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山随平野尽,江如大荒流。 (6)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以书信短札的形式,描写了富春江至桐庐一百余里的山水景物,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画,是六朝山水小品的佳作。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游览了一番,品评了一回。收获的不仅是美的享受,更有诗人高洁飘逸的志趣熏陶。
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千丈见底——水清 异水 急湍甚箭——水急 高山寒树——山高与朱元思书 分写 负势轩邈——山势 奇山 泉鸟蝉鸣——山韵 泉心忘反——山美 横柯蔽日——山幽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课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有关资料,预习设计,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宣室求贤访逐臣,不问苍生问鬼神,根据课文填空,不见曦月,清荣峻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教案配套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与朱元思书,通假字,一词多义,南朝梁吴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1* 与朱元思书备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读一读,朗读课文,水清---,水急---,水色---,视觉---,听觉---,寒树群峰,爱慕自然,蔑视功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