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图片ppt课件
展开林庚(1910—2006) 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学术上最突出的成就是研究中国文学史。其中楚辞和唐诗研究是其双璧。 评唐诗“盛唐气象”,“少年精神”,是他拈出的两个极为传神、深入骨髓的概念。
早年曾与吴组缃、李长之、季羡林并称“清华四剑客”。晚年与吴祖缃、王瑶、季镇淮并称为“北大中文四老”。弟子们送给他十六个字:建安风骨,盛唐气象;少年精神,布衣情怀。
人走路要昂着头,我一生都是昂着头的。 —林庚
当唐诗上升到它的高潮,一切就都表现为开朗的、解放的,唐人的生活实是以少年人的心情作为它的骨干。 —林庚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辛弃疾 落红满路无人惜,踏作花泥透脚香。 ——杨万里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 熹
诗中作者为何不用“落叶”,而用“落木” 呢?
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
“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1.课文第一自然段,列举了屈原、谢庄等四人的诗句,有何作用?内容:为了说明从屈原起“木叶”就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令人信服;结构:为下文的分析张本(铺垫)。
2.第二段集中为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为什么古诗中少见“树叶”,多用“木叶”呢? 3.第三段说“木叶”与“树叶”意思相同,但形象上有差别。形象上的差别关键在哪里? 关键在一个“木”字。
第一部分(1-3):摆现象,提出问题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无名氏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 萧纲《折杨柳》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 王褒《渡河北》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4.第4自然段,“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秋风叶落的季节中5.第4自然段,说明了“木”的第一特征是什么?用了哪两个诗人的诗句加以说明?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木”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吴均《答柳恽》:“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6.在第5自然段找出,为何“木”会有其第一艺术特征? 它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使读者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因此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这排斥就是为什么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7.根据课文内容,思考:在习惯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为什么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而“木叶”却比较常见?(第一问在第五段里找)因为“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的浓阴的联想,“树”与“叶”的形象有太多的一致。“树叶”也不会比一个单独“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古典诗歌习惯用单词,因此就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第二问在第六段里找)——自读第6段,归纳答案而“木”则使人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也具有更多的暗示性,使读者产生较多的联想,所以“木叶”就比较常见。
8.第6自然段中提到的“木”的第二个特征是什么?特征:“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还暗示了它的颜色,可能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常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
9.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一下“树叶”和“木叶”,“落木”和“落叶”的区别。 (答案在第6自然段里找并归纳)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特征: 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它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落叶”: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落木”: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曹植《野田黄雀行》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吴均《答柳恽》
说说作者引用以上诗句作用何在?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__。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曹植《美女篇》
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
文化传统:历代文学作品、典故所构成的文化氛围。
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在暗含的意义,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期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资料量大,规律神奇,理论高深,特征隐秘,图尔敏,论证模型,送孟浩然之广陵,图尔敏论证模型,说“木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图文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林庚说“木叶”,枝叶繁茂,全文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课前预习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整体把握,任务二,任务三,课堂小结,迁移练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