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演示实验,实验2-5,实验2-6,展示实物,分析讨论,知识对比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2.能说出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3.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4.建立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应用。
过程方法
1、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初步学习实验探究过程。
2、通过对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异同点的比较,让学生初步学会比较学习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通过对催化剂的探究和阅读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展示图片: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金属切割、燃烧等图片。
提问: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
【提出问题】
1、你知道自然界是如何获得氧气的吗?学生回答完补充光合作用的原理 :
二氧化碳 + 水 葡萄糖 + 氧气
2、工业上需要大量氧气,你认为用什么原料制取即经济又可行?
简单介绍工业制氧气具体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这种利用沸点不同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展示一瓶氧气)设问:你想不想知道这瓶氧气是如何在实验室制得的?
【讨论】如果要通过化学方法在实验室制出氧气,反应物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发生反应的条件应该是怎样的?生成物应具备什么要求?
【讲述】结合讨论结果,告诉学生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
实验探究,引导观察
【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归纳空气的组成成分。形成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化学符号。
阅读课文
比较各物质的异同,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结合图片、资料讨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学观察、规范表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行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规范表达能力。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意 图
【实验2-5】、【实验2-6】取少许二氧化锰于试管中并加热,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
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结论。.
从二氧化锰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归纳出催化剂的概念及催化作用,带领学生分析催化剂的涵义:
(1)改变的涵义。举出需要减慢反应速率的实例。
(2)质量、化学性质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物理性质可能发生改变)
多媒体展示:催化剂的作用录像;
写出过氧化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设问】实验室是怎样用高锰酸钾、氯酸钾来制取氧气的呢?
【展示实物】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让学生观察其色态。介绍高锰酸钾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俗称PP粉,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演示实验】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放入小试管中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分析讨论】二氧化锰是此反应的催化剂,板书反应文字表达式。
【演示实验】将适量的高锰酸钾放入试管中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讲述:高锰酸钾加热后会产生氧气,同时还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鼓励学生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总结:以上是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方法
分析对比,发现规律
【提问】写出铁、磷、硫在空气中或氧
气中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他们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提问】以上实验室制氧气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总结指出:它们属于分解反应。板书分解反应的定义。
【知识对比学习】
引导学生将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对比
归纳与反思
本节课你了解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知识应用,总结提高
多媒体展示课堂作业并及时点评。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相关习题
观察教师的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并作详实的实验记录。
学生交流得出相应实验结论①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缓慢②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③二氧化锰可重复使用④二氧化锰自身不能产生氧气。
交流讨论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知道什么是催化剂。
知道催化剂能改变(加快、减慢)化学反应速率,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观看,了解催化剂的作用。
正确写出过氧化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观察并描述几种物质的色态。
观察实验,根据事实确定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并分析生成物。
书写此反应文字表达式,并记忆。
观察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和老师提供信息写出反应表达式。
整理、归纳。
按要求书写,并回答它们属于化合反应。
讨论、回答。
理解概念
讨论得出:
共同点(属于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反应类型)
不同点(化合反应:多变一
分解反应:一变多)
通过交流反思,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积极思考,认真完成。
课下完成。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出催化剂,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通过观看多媒体展示图片,了解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实验让生知道这两种实验室制氧气方法的药品及原理。
归纳、总结整理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力。
教
学
反
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引入,课后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演示实验,展示实物,分析讨论,知识对比学习,活动探究,投影展示,课件展示,学生分组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制取氧气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策略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模式,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