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7 数学广角第2课时 植树问题(2)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29861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2课时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2课时教案,共2页。
第7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第2课时 植树问题(2)
课题 | 植树问题(2) | 新授课 |
教学目标 | 1.建立并理解在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 2.通过画线段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 |
教学重点 | 建立并理解“点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 | |
教学难点 | 培养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 |
教学准备 | 课件。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过程 | 导案 | |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树问题中两端都栽的情况,谁能说一说是用怎样的数学模型解决这类问题的?(棵数=间隔数+1)能快速地完成下一题吗?(课件出示题目) 准备题:绿化队要在相距60 m的小路一边植树(两端都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 m。一共要栽多少棵树?指名回答:60÷3+1=21(棵) 答:一共要栽21棵树。 师:如果将“两端都栽”改为“两端都不栽”,结果又是多少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 |
二.自主探索,兴趣维持 | 1.出示教材P107例2 (1)师:这道题就是两端都不栽的情况,同学们动手画一画,看看间隔数和棵树之间有什么关系! (2)学生汇报结果。 (3)小结:通过举简单的例子,发现了“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棵数=间隔数-1. (4)注意这一题是求路两边植树的棵数,所以我们求出一边植树的棵数后还要乘以2. 2.应用规律,自主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说解题过程。 (2)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发现了两端都不栽的规律:棵树=间隔数-1。以后同学们在做题时,一定要分清是“两端栽树”还是“两端不栽”中的哪种情形。 | |
三.寓教于乐,兴趣的体验 | 互动环节: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材P107的“做一做”,做完后和同桌相互检查,相互指正,最后老师给出正确答案。 | |
四.课堂总结 | 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应该先判断出属于哪一种情况,再根据题意列式解答。 | |
教学板书 | 植树问题(2) 棵树=间隔数-1 60÷3=20(个) 20-1=19(棵) 19×2=38(棵) 答:一共要栽38棵树。 |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来就是来自于生活,通过观察生活找出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律,从而应用于生活。所以,我设计的每一环节都紧扣生活,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有目的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学得有趣,同时,增强了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我设计了很多孩子喜闻乐见的教学环节。例如:对于两端栽树和不栽树的区别,让学生自己画一画。 | |
教师点评和总结: |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植树问题”,探究“植树问题”的三种基本形式,巩固深化“植树问题”,拓展应用“植树问题”,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