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
第7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1课时 植树问题(1)课题植树问题(1)新授课教学目标1.建立并理解在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的情况中“棵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2.利用线段图理解“点数=间隔数+1”“总长=间隔数×间距”等间隔数与点数、总长、间距之间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教学重点建立并理解“点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教学难点培养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并能熟练掌握这种方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案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植树节你参加过植树活动吗?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而且植树中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兴趣维持1.师:植树节当天,三年级同学要在全长100 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 m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树?(出示教材P106例1主题图)(1)学生自由读题,先自己动手尝试着做一做。(2)做完后,和同桌相互交流自己是如何思考的。(3)交流完后汇报给老师,老师将同学汇报的写在黑板上。2.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师:同学们大胆的猜想,算出了这么多的结果,到底该载多少棵树呢?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1)师:100 m太长了,探究起来不方便,我们以20 m为例,看看20 m的路可以栽几棵树,同学们拿笔画一画吧!(2)师:通过画图找出间隔数和棵树之间的关系。生:间隔数=4,棵树=5,也就是说棵树=间隔数+1。(3)师:是不是这样的关系呢?我们可以试一试25 m,30 m。(4)找出了这样的规律,我们再来计算这道题就简单多了。3.应用规律,解决问题(1)师:先算出间隔数,然后就可以知道棵树了。间隔数=100÷5=20,所以棵树=20+1=21。(2)小结:当我们遇到这类问题时,数据比较大的,我们可以先探究数据小的情况下的规律,然后找出规律,最后应用找到的规律来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三.寓教于乐,兴趣体验互动环节: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材P109的第2、3题,做完后和同桌相互检查,相互指正,最后老师给出正确答案。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跟大家交流一下。教学板书植树的问题(1)棵树=间隔数+1100÷5=20(个) 20+1=21(棵)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主要是运用这样的理念:以生活情境为载体,以自主探究的形式,结合实践使学生经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全过程,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通过课前活动,以植树节为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2.以一道植树题为载体,营造突破全课教学重点及难点的目标。3.化繁为简,总结规律,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教师点评和总结: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2课时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7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2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预习反馈,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