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2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2第1页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2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理论支持,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仪器与药品,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设计,课前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分子和原子(一)
    (新授课)
    【理论支持】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分子和原子,这些有关微观粒子的知识比较抽象。教学过程中通过由抽象→具体→抽象的教学流程,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合作解决问题的方式,鼓励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在问题解决中探索,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起知识的理解。符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 。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3.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增强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2.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
    3.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仪器与药品】
    仪器:烧杯、滴管、试管,药匙、量筒
    药品:蔗糖、医用酒精、浓氨水、品红、酚酞
    其它:香水、绢花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讨论、归纳、联系生活、活动实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延伸】
    1.走进花园里,我们为什么会闻到花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为什么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试从微观粒子的角度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分子之间有间隔。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自主学习记录卡
    【课内探究 】
    探究1——分子的真实存在。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分组实验,滴一滴医用酒精在纸上、手上或衣服上,并注意观察现象。
    【活动探究】
    动手实验,在衣服、纸上、手上等处滴一滴医用酒精,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点拨引导】
    我们能闻到酒精的气味,说明物质是由不连续的粒子构成的,构成酒精的粒子不断的运动,就闻到酒精的气味。
    【讨论交流】
    阅读课本P49页思考1.为什么水会减少?2.解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请猜想一下,品红在什么情况下可扩散得更快一些?
    【点拨引导】
    在热水中,分子运动加快。说明分子是在运动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我们肉眼看不到但我们借助先进仪器不仅能看到,而且我们还能移动它们。
    【活动探究】
    一小堆糖,用药匙先取出一点,再一分为二,再分面四分之一……想一想,最后分成了什么?
    (设计意图) 让学生直观的感知物质的可分性,领会物质是由许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点拨引导】
    阅读课本P50页图3-6、3-7思考这两幅图说明了什么?
    探究2—— 分子的基本性质
    【讨论交流】
    教材上50页第二段数据说明分子的什么性质?
    【分析小结】
    1.分子很小,质量小,体积小;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数据,或事例让学生理解、分析、归纳出分子的一些基本性质。
    【点拨引导】
    (展示:一束洒了香水的绢花)提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你能解释我们为什么能够闻到花香味吗?
    【分析小结】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共同探究】
    请再举例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过渡:(我们猜想分子是在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
    【自主探究】:课本P50活动探究
    提供资料: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氨水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
    取一只烧杯加入40ml蒸馏水,再滴入5~6滴酚酞试液。
    1.取上述少许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毫升氨水,有什么现象? 得到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A烧杯中酚酞变成了红色B烧杯中没有变,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如教材P50图3—8实验
    【分析讨论】烧杯A与烧杯B哪些条件相同,什么条件不同?为什么这样设计?
    【问题思考】
    为什么夏天晒衣服比冬天更容易干?
    【讨论交流】
    物质有固(s)、液(l)、气(g)三态的变化,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说明分子有何性质?
    【分析小结】
    3.分子间有间隔
    【自主探究】
    请学生分别取100ml水与100ml酒精,把它们相混合后,观察所得溶液体积是否等于200ml ?讨论交流:出现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点拨引导】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隔。当把100ml水与100ml酒精相混合后,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间的间隔,所以所得溶液的总体积小于200ml,就好比一篮黄豆和一篮玉米棒相混合总体积小于两篮一样。
    【反思交流】
    请你分别用“◎”表示酒精分子,用“○”表示水分子,画图模拟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扩散,学生分组交流,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感知粒子间有空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联系实际】
    为什么铁路上的铁轨之间要留一些空隙,夏天自行车的气不能太足?
    【问题思考】
    你还能设计哪些实验方案证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方案汇总】
    1.一定量有颜色的水和无颜色的水混合。
    2.冰融化成水体积的变化。
    3.一定量汽油与植物油混合等等。
    【归纳总结】分子的基本性质
    【板书设计】
    课题2:分子和原子(一)
    一.分子是客观存在的。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小,质量小体积也小。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课堂反馈训练】
    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可分的 ( )
    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空隙
    2.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构成物质,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B.分子不停地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C.分子不可再分。
    D.分子大,原子小。
    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4.(选做题)下图是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在滤纸上每隔1.5-2cm处滴一滴酚酞试液,并在试管口塞上脱脂棉花,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在试管口的脱脂棉花上滴10-15滴(已知氨气具有挥发性,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此现象说明了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 A 2 . A 3. C 4. 滤纸上酚酞由试管底到试管口逐渐变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课后提升】
    1."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最能说明的化学知识是( )
    A.微粒在不断运动 B.微粒之间有间隔
    C.微粒很小 D.微粒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2.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的理论解释的是( )
    A.刮风时尘土飞扬
    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
    C.将25m3的石油气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
    3.某同学为探究分子的特性,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其中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
    A.100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 mL
    B.品红放入水中,整杯水逐渐变红
    C.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得到了氧气
    D.两支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空气和水的注射器,前者比后者容易压缩
    4.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5.根据如下2005年十大科技进展的报道,回答问题:
    材料1:法国科学家利用特种显微仪器,让一个分子做出了各种动作。这一成果使人类能精确控制单个分子运动,进而开发出分子机器人。
    材料2: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出了“药物分子运输车”。这种分子装载药物后,被引导到疾病靶点释放药物,对疾病进行高效治疗。
    (1)材料1和2研究的粒子是__ ______;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_____ __________;
    (2)分析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新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 。
    6.如图,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
    (1)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如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做题)如下图所示:某同学做微型实验时将一洁净的大胶头滴管倒置,向其中注入红色的水,水量约占总体积的一半(A处),再继续向其中注满酒精(B处),然后用拇指按住管口,上下颠倒几次,水和酒精充分混合,有少量气泡产生,橡胶头稍稍变瘪,松开拇指,液面下降到C处。请你分析液面下降的原因是 。
    第9题图
    第8题图
    9.(选做题)已知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探究小组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向A、B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充满了无色的硫化氢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如上图所示,抽开毛玻璃片,瓶口对紧,过一段时间,观察到A、B两个集气瓶内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从上述实验中,除了能推测出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外,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
    (参考答案1. A 2. A 3. B 4. D 5.(1) 分子、原子 (2)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人们还可以控制分子的运动 6.(1)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氨水能使酚酞变红。(2)酚酞变红了、A 中挥发出的氨气扩散到B 烧杯中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3)没必要,实验1 已做了。 8.分子间有间隔 9.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1.自学本课内容后,你有哪些疑难之处?
    2.你有哪些问题要提交小组讨论?
    事实
    解释
    A
    “闻香识茶”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
    温度升高分子之间间隔增大,运动加快
    C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D
    架在高处的电线夏季变得比冬季长
    原子的体积热胀冷缩

    相关教案

    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后小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动画,提供资料,提供仪器,多媒体展示,教师提供,巩固练习,演示实验,模型演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