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新课标)同步测试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课堂检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单元 钠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氯化镁溶液的试管里,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 B.有气体生成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 D.溶液变浑浊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铁与稀盐酸反应:Fe +2H+ =2Fe2+ + H2↑B.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OH- + H+ = H2OC.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 + Cu2+ = 2Na+ + CuD.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 + SO = BaSO4↓3.实验室中,下列行为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B.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沙土覆盖C.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指定容器中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4.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 )A.Na和O2 B.澄清石灰水和CO2C.Na2O2和CO2 D.木炭(C)和O25.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空气(常温)中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多 B.两块钠失去电子一样多C.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大 D.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6.将CO2和O2的混合气体7.6g通入Na2O2 ,充分反应后,气体质量变为4.8g,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是( )A.6.4g B.3.2g C.1.6g D.0.8g7.如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苯的密度为0.88g/cm3,苯与水互不相溶,且苯不与钠反应)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0.971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不断上浮、下沉8.某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钠和水反应的实验,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打开右端胶塞,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到煤油中,反应前片刻,钠的位置应在a处B.开始反应后,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钠在b处液面以下的水中反应C.反应一段时间后,左端液面上升进入长颈漏斗,a处有无色气体产生D.若用苯或酒精代替煤油,可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现象9.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NaHCO3作发泡剂,因为它( )①热稳定性差 ②增加甜味 ③产生二氧化碳 ④提供碳酸钠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10.下列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有还原性,可用于钛等金属的冶炼B.有漂白性,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C.溶液有碱性,可用作生产玻璃的原料D.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作泡沫灭火器11.为确定NaHCO3固体中是否含Na2CO3,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 )A.加热,观察能否放出气体B.溶于水中,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C.加盐酸观察能否放出气体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12.焰色试验过程中铂丝的清洗和灼烧与钾焰色反应的观察两项操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每次实验中都要先将铂丝灼烧至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为止,再蘸取被检验的物质B.钾的焰色反应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C.实验时最好选择本身颜色较深的火焰D.没有铂丝可用光洁无锈铁丝代替13.《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别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运用了硝石的( )A.焰色反应 B.氧化性 C.还原性 D.不稳定性14.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侯德榜制碱原理,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设计方案制备少量碳酸氢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装置中盛放的是NaOH溶液B.丙装置中的溶液变浑浊,因为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C.丁装置是为了吸收丙装置可能逸出的NH3、CO2,防止污染空气D.实验结束后,分离碳酸氢钠的操作是蒸发结晶15.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重要部件是用钛合金材料制造的。金属钛(Ti)抗腐蚀性能好,在高温环境下具有强还原性。以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为原料生产钛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发生的反应:TiO2+2C+2Cl2TiCl4+2COB.钛抗腐蚀性好是因为常温下钛与氧气化合生成一层极薄的致密氧化膜C.②中氩气的作用是隔绝空气,防止金属钛被氧化D.高温下,钠可以与TiCl4溶液反应制备金属钛二、非选择题16.氮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图中A~J分别代表相关反应的一种物质。已知A分解得到等物质的量的B、C、D,图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标出。请填写以下空白:(1)A的化学式___________。(2)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3)J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17.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 后使用。(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_mol·L-1(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字)。(2) 某同学取100mL该溶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_________mol·L-1。(3) “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 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g) 的浓硫酸配制2000mL2.3mol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mL。18.某化学课外小组欲制取纯净的Na2CO3溶液并讨论实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三名同学设计的制备实验方案的反应流程分别如下:甲:NaOH溶液Na2CO3溶液乙:NaOH溶液NaHCO3溶液Na2CO3固体Na2CO3溶液丙:NaOH溶液NaHCO3溶液Na2CO3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指出甲、乙两方案的主要缺点:甲方案:______;乙方案:________。(2)假设反应③所得的NaHCO3溶液中含有Na2CO3,现要用A~D四种试剂证明Na2CO3的存在,你所选择的试剂有_________。可供选择的试剂有:A.大理石 B.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1)纯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广泛应用在食品加工中。苏打饼干原料中含有小苏打,在烘焙受热过程中,小苏打发生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苏打饼干可以适当缓解人体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过多的症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2)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研究纯碱和小苏打的性质。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②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烧杯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③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④为进一步定量研究碳酸氢钠的性质,甲同学用天平准确称量8.40g碳酸氢钠,放入质量为37.40g的坩埚中加热,冷却称量,理论上坩埚及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但实际称得的质量比该数值要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改进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20.侯氏制碱法是在索尔维制碱法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一种新的制造纯碱的方法。具体工艺流程图如下:Ⅰ.根据以上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与索尔维制碱法相比,侯氏制碱法最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A.原料利用率高 B.设备少 C.生产方便碳酸化这一步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2)侯氏制碱法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___________。(3)Y物质是___________。(4)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降温结晶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___________。A.使Na2CO3结晶析出B.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NH4Cl的纯度C.使NaHCO3更多地析出D.增大NH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Ⅱ.工业上碳酸钠大多采用侯氏制碱法制取,所得碳酸钠样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的NaCl,现欲测定某碳酸钠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取样品bg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①如图连接装置(除B外)并加入所需药品。②称量并记录B的质量(a1)。③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分钟。④连接上B。⑤打开分液漏斗F的活塞,将稀硫酸快速加入D中后,关闭活塞。⑥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分钟。⑦称量并记录B的质量(a2)。⑧计算(5)操作⑥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根据题干所给的数据列出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表达式___________。(6)经实验发现最终所得的Na2CO3的质量分数超过100%,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Ⅲ.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25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200g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慢慢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7)在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结果精确至0.1g)。(8)A点时,求此温度下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练习与测评参考答案题号核心素养水平解答与说明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水平1C2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3C3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水平1D4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4C5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水平2B6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水平2B7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水平2D8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水平2C9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水平4C10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水平4A1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水平2D1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水平2C13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水平4A14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水平3水平1B15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水平4水平3D16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1水平1(1)NH4HCO3 ;(2)①2Mg+CO22MgO+C② (3)C+4HNO3(浓) CO2↑+4NO2↑+2H2O;17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1水平3(1)3.99(2)0.0399(3)25018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水平3水平1(1) 由于难以控制CO2的量,故很难得到纯净的Na2CO3 ; 原料利用率低,程序复杂;(2)BD 19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水平4水平4(1)2NaHCO3Na2CO3+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2)①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稳定性;②b;③热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④42.70,碳酸氢钠没有分解完全(活冷却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继续加热,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量,直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20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水平4水平4水平2(1)A;NH3·H2O+CO2=NH4HCO3、NaCl+NH4HCO3=NaHCO3↓+NH4Cl(2)制化肥、制干电池等(任答一点)(3)CO2(4)BD(5)使广口瓶中产生的CO2气体全部赶入碱石灰中被吸收; ×100% (6)碱石灰吸收了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7)21.2g(8)8.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 (2019)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巩固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