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苏教版生物《人体废物的排出》一节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顺利完成本节教学,需要学生充分掌握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相关内容并且在本节课中灵活运用。
这一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在学生巩固“人体的呼吸”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引出尿液的形成过程。再从资料分析以及图文讲解得出尿液的形成过程,理解肾单位的结构、泌尿系统的作用、人体其他排泄途径。最后回到课前提出的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尿毒症以及血液透析的原理。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主要涉及《生物课程标准》“生物圈中的人”一个一级主题。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人体的呼吸”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内容之上的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部分内容“尿的形成与排出”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难点。本节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紧密,因此探求新知前首先复习‘‘泌尿系统的组成”和血液的组成,有利于知识的衔接,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与关爱生命的情感。
(2)教学对象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人体八大系统知识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在不久前刚刚学习了《人体的呼吸》和《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基础。本节内容涉及很多与自身相关的知识与实例,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
(3)教学条件分析: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的普遍应用,学校各教师已安装了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更加多样化,教学效果更加灵活。教师可使用传统的黑板,也可使用多媒体电脑和电子白板。图片、音频以及动态视频等普遍使用于教学中。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
2、尿的形成和排出。
教学难点:
尿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 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⑵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能力目标:
⑴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⑵ 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⑴ 通过问题的创设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学有所用。
⑵ 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健康意识。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通过生活实例以及与泌尿系统相关的疾病,引出泌尿系统的作用。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并对肾脏有一个新的认识。通过课本、课件以及资料的分析,让学生试着描述原尿中的成分种类有哪些,以及原尿与尿液的区别。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对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尿的形成和排出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学生已有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迁移人体还有哪些其他的排泄途径。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活动与过程 | 设计意图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1引起兴趣 | 观看与尿毒症有关的新闻 | 播放与尿毒症有关视频。 | 观看新闻,思考尿毒症与人体哪个器官密切相关。
| 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引起学生学习泌尿系统的兴趣。
|
2新课导入 |
学习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代谢废物。
引出排泄的定义。
| 提问 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哪些废物呢?
1、 板书:排泄的概念。 2、 | 学生思考、交流,并作出回答。 | 设置情景激发兴趣。 为泌尿系统的讲述坐下铺垫。
|
3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 1、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
2、泌尿系统各器官的功能。 | 课件展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图片。 引导学生认识人体泌尿系统各组成器官及其功能。 | 认真观看人体泌尿系统组成图片,然后在学案中写出泌尿系统各器官名称以及各器官的功能。 | 让学生明白泌尿系统的各器官组成及其作用。 对肾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
4 尿的形成和排出 | 1、 形成尿液的器官
2、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 肾单位的组成
4、 原尿的成分
5、 尿液(终尿)的成分
| 提问学生形成尿液的器官
让学生找出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引导学生学习肾单位的组成
通过图片,板书配合资料,分析原尿中的成分。
指导学生分析资料,得出尿液的成分,学习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回答并在学案中写出答案
自学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了解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原尿中的成分有哪些。
分析资料,得出尿液与原尿成分的区别,理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为学习尿液的形成做铺垫
了解认识肾单位与肾脏的关系
学习肾单位的组成
锻炼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习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
学习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以及那些物质被肾小管重吸收。 |
5其他排泄途径 | 1、 二氧化碳的排出途径
2、水的排出途径
3、无机盐和尿素的排出途径 | 指导学生学习人体其他排泄途径 通过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为例,引出皮肤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 | 得出二氧化碳通过人的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水通过皮肤,呼吸系统以及泌尿系统可以排出。 无机盐和尿素通过皮肤和泌尿系统可以排出。
|
通过日常生活实例,学习人体其他排泄途径。 |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
一、尿液的形成和排出:
1、 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球→肾小囊→原尿
2、 肾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的过程称为肾的滤过作用
3、 肾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葡萄糖等对人体有用的
物质重新被吸收进入毛细血管的过程
4、 人体废物 (1)排泄:人体代谢终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无机盐
排出的方式 尿素、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2)排遗: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及其他物质排出体外的
过程。如人体排便
5、 人体排泄的主要器官:肾、肺和皮肤
6、 人体排遗的主要器官:大肠和肛门
七、教学评价与反思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二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是在学习了人体的营养、消化、物质的运输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是如何排出而按排的,与前面章节的知识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学好这部分的知识不仅有利于落实本章节的教学目标,还对前面相关章节的复习巩固,促进知识结构的网络化有着重要作用。
1.教学方法反思
在生活中,学生对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生理现象虽熟悉,但对尿是怎样在肾脏中形成还不清楚,尤其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学生更是不了解,因此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形成尿液的过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本节内容也能使学生领悟到排泄这一生理过程是人体内保持清洁、使生命充满生机活力等美好状态的前提。
在本节课中,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那么课堂既要有知识性还要有趣味性,在设计教学时,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一则广告创设情景,引入课题,然后把整节课分为两大块:一是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二是尿液的形成过程。第一块内容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然后再借助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更形象地弄清泌尿系统的组成。第二块内容主要抓住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对于这两个具体过程本课设计了一个资料分析并播放一段动画,通过同学们相互的讨论和总结,培养分析、合作学习的能力。最后,通过两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得学生能灵活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这样安排,学生应该很乐于参与,学生的各种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2.教学过程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小孩排尿图片,运动员出汗图片,尿毒症患者案例介绍等),激发兴趣,接着,提出问题“人体代谢废物主要通过那些途径排出?”、“如果人体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引导同学们思考讨论,学生回答,本人点评,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人体排泄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各自的作用如何?
接着我使用多媒体教学,首先安排了1个观察思考和1个资料分析,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有关泌尿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的关系,第一个观察思考学生很容易答出,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明白也能把课后的题自己完成,但第二个资料分析就不太理解,有的同学看了好几遍也没明白,我就到学生的小组内和他们共同分析,直到几个同学先明白了,就让他们再给其它的学生讲解。
3.经验与教训
在讲授泌尿系统的组成时,我利用图片展示,虽然学生没有真正看见过肾脏,但这一环节效果很好。对于尿的形成和排出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通过多媒体动态展示,展示了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的过滤现象------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如:部分水、葡萄糖、无机盐,以及全部的尿素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以及原尿流经肾小管发生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无机盐被肾小管重吸收回到血液。让学生比较容易的掌握了这一重点。
3.1 这节课我用了多媒体课件来讲,把尿的形成特别是肾小球的过虑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做成动画的形式,让学生很容易理解了这一重点和难点是我的成功之处。
3.2 本节课在设计时本着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目的,在教法的设计上,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为主要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主动理解“尿的形成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体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内容图片资料丰富,教学中充分利用图解,“泌尿系统组成图”、“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再结合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地观察图。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讨论交流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
3.3 本节课的设置是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导学案,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降低问题难度,层层深入,将各知识点有机的串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显教师的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大家一起猜想验证出来的,也更加容易记忆.
3.4 我认为进行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本着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的,然而若要真正落实 下去,一堂课的时间会被安排得满满当当,我们将无暇顾及书后的练习,无法提升学生的能 力
3.5 本节课知识量较大,学生掌握起来相对难度较大,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需要突出重点。在时间上也需要注意分配把握,否则可能很难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能力目标,情感,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