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 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8)(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28958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目标: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描述其他排泄系统。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问题创设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学有所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尿的形成和排出。
教学难点:尿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复习泌尿系统的结构,并对肾脏有一个新的认识。通过课本、课件以及资料的分析,让学生试着描述原尿中的成分种类有哪些,以及原尿与尿液的区别。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对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尿的形成和排出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人体废物的排出
尿液的形成过程
滤过作用
重新吸收
二、人体内废物的排出途径
六、教学反思:
前面的课时已经把学生对人体八大系统的结构好奇心勾了起来,学生对泌尿系统这部分的知识都很好奇,所以本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本节通过重点学习肾单位的结构组成以及尿的形成和排出,让同学们对泌尿系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通过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途径,把本节课要讲的几个重点内容穿插在里面,使得教学内容逻辑连贯。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与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复习泌尿系统的结构
提问
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血液流经肾脏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并作出回答。
复习旧知识,引出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肾单位
肾单位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出示肾单位的结构图,要求学生说出各部分结构名称及特点
学生思考,踊跃回答
复习肾单位的组成
尿的形成和排出
原尿的成分
尿液(终尿)的成分
废物的排出只有尿液一种吗?
通过图片,板书配合资料,分析原尿中的成分。
指导学生分析资料,得出尿液的成分,学习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出示动画,帮助学生理解肾小球的过滤作用
总结尿液形成的过程
比较血液、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
如果一个人的尿样中检查出了蛋白质和红细胞,请你推断此人的什么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
肾静脉中的静脉血与肾动脉中的动脉血相比较,成分发生了哪些变化?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填空题
出示自学题目
引思索--废物的排出途径
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小组讨论后,得出原尿中的成分有哪些。
分析资料,得出尿液与原尿成分的区别,理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观看动画,记忆肾小球过滤的物质有哪些
做笔记
学生思考回答,并完成表格
学生思考回答
自学后作答
观察示意图
结合问题思索,明确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形式有多种,主要为尿液和汗液。
锻炼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习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
学习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以及那些物质被肾小管重吸收。
师生总结规律,为做练习打下基础
考察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
其他排泄途径
梳理小结
教师出示幻灯片的小结内容:
尿形成的两个过程
泌尿系统和肾单位组成
学生思考,并作出回答。
巩固知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能力,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能力目标,情感,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