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生物的进化教案
展开一、教学目标
1、知道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
2、知道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
3、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4、理解生物进化的原因,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生物进化的原因。
2、难点:模拟自然选择活动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学习方法:
情境创设法,合作探究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各位同学下午好,很高兴今天能与大家一起学习探讨生物学,为了缓解同学们的疲劳,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出示手机游戏进化的图片。
师:刚才这组图片同学们了解到什么信息?
生答:游戏在进化。
师:对,从早期的俄罗斯方块,再到如今大受欢迎的王者,吃鸡。手机游戏不断的更新换代,早期游戏甚至被人们淡忘淘汰。手游发展到今天多种多样,这是一种进化。自然界中有成千上万种生物,也是进化的结果,那是什么原因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呢?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主题。(板书:生物进化的原因)
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种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其中,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最有说服力,最先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板书:一、达尔文)
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视频,并完成导学单任务1。
师:《物种起源》是在哪一年发表的?
生答:1859年。
师:在环球航行中,达尔文看到生物的什么变化给了他灵感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4-16页,回答问题。
生:1、古代树懒比现存的树懒大得多
2、生活在不同地方的鬣蜥形态不同
3、大陆上的鹈鹕会飞,群岛上的不会飞
4、群岛上栖息的13种地雀,所吃的食物不同,喙就不同。
在航行结束后,达尔文回到英国,继续思索,他想弄明白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生物是怎样形成各种适应性变化的。他从普遍存在的生物变异现象入手研究,并从人工选择形成新品种的过程中得到了启发。(板书:二、人工选择)
达尔文注意到人们饲养的动物和栽培的植物,都是从野生原种经过代代的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我们以原鸡为例,看一下它是如何进化的。
野生原鸡由于个体差异,有的肉鲜味美,有的会下蛋,有的羽毛长得鲜艳靓丽,有的营养价值高,这样人们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饲养,在饲养的过程中原鸡的不同性状就会遗传给后代,经过一代代的培育,就产生了这些不同的新品种。
家养原鸡产生不同的变异,有些变异得到遗传积累,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喜好,进行选育逐代定向选择,培育出不同的新品种。
师:请同学们根据原鸡的进化完成导学单上任务2。
人工选择的概念:根据人类的需求和爱好,经过不断的选择形成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师:生活中通过人工选择培育的品种有哪些?
生:如菊花,金鱼,宠物狗,家鸽,奶牛等
从人工选择的过程和结果中得到启发,达尔文深信,自然界中也一定存在着与人工选择相似的过程。
3、自然选择(板书:三、自然选择)
(1)同学们一起来完成一个游戏“模拟自然选择”
在一个遥远的星球上曾有一种“豆豆鸟”,它们长相近似。就像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看见的地雀一样,“豆豆鸟”的喙的大小和形状不同,分别像晾衣夹子、镊子、解剖针,后来出现了汤匙形。
游戏规则:
同学们分为四个大组,选取一名组长,组长抽签决定该组所用的工具,扮演不同喙形的“豆豆鸟”。由老师来计时,选取1个监督记录员。
②游戏限时3分钟:组长利用自己手上的工具扮演“豆豆鸟”上台啄食豆豆放入自己的碗中(只能一只手拿工具,一只手抬碗),当啄食到10粒豆豆以上就立即将豆豆放入自己的手中,回到自己的位置,同时解锁一名组员作为该种“豆豆鸟”的后代接过工具继续啄食豆豆,同样啄食满10粒豆豆以上又可以解锁一名组员继续啄食。重复上述过程直到计时停止。
③计时停止后没有解锁组员的“豆豆鸟”就被淘汰。
④请记录员统计:除组长外每组获得10粒豆豆以上的人有多少,将每组产生的后代数目记录到下表中。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游戏数据分析“豆豆鸟”的生存情况,讨论四种“豆豆鸟”的生存竞争结果。完成导学单任务3。
实验结果:产生后代数目最多的是汤匙喙形的鸟。
师:为什么汤匙喙形的鸟可以存活,而且产生的后代最多呢?而有的却不能存活?
答:汤匙喙形的鸟比其他的鸟有优势。
师生总结:起初,食物充足,没有天敌,豆豆鸟繁殖速度快。但随着食物越来越少物为了争夺有限的生活条件,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后代,就必须与周围的生存条件作斗争。生物性状的优劣势是对环境而言的,像汤匙形豆豆鸟在竞争中占优势,它的性状适应了环境就是有利的变异。而这种有利的变异又遗传给后代。
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所分析的内容,尝试完成导学单上任务4的第一部分。(一分钟后,请同学回答)
(板书1、概念: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板书2、内容)
达尔文发现,地球上的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达尔文以大象为例作了推算。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大象会过度繁殖。但自然界提供给生物的食物和生存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争夺有限的生活条件,就必须与周围的生存条件做斗争,这就是自然选择学说内容中提到的生存斗争。在竞争中,生物有的变异对生存有利,这种有利的变异使它在生存竞争中获胜,那些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便会在竞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适者生存。(补充保护色,拟态,警戒色)
这就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它合理的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用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出示长颈鹿进化图片,让学生试着解释,教师做补充。
无论是豆豆鸟还是长颈鹿,都是根据化石推测的,那同学们也可能会怀疑,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自然选择的真实案例。
(2)自然选择实例——英国桦尺蛾
活动:捉迷藏
呈现不同颜色桦尺蛾栖息在不同颜色树干上的图片,你最先找到哪些桦尺蛾?
让同学们看书思考:为什么黑色桦尺蛾的数量由少数逐渐变为多数,而浅色桦尺蛾数量逐渐减少?
生回答: 工业发展前,工业地区周围的林木树皮是浅灰色,白天在树上栖息的主要是浅色的杂斑蛾。浅色蛾不易被食蛾鸟识别。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树皮裸露并被黑烟熏成黑褐色,浅色蛾栖息在灰黑色的树干上容易被食蛾鸟发现而不易生存;深色蛾体色与环境比较一致,不易被发现而生存下来。经过一代代的选择,深色桦尺蛾数量越来越多。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任务5,桦尺蛾体色的变化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生:煤烟污染,天敌。
师:由于工业污染导致桦尺蛾体色的变异,如今环境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问题,我国于2015年1月1日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目的就是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保障公众的健康。
从桦尺蛾的例子可以看到,桦尺蛾的体色有深有浅,只有当体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时,才具有保护色的意义,不易被天敌发现。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变化的环境选择生物进化的方向,环境的选择造成了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由此可见,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板书3、作用)
4、总结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由于地球环境是多样的,因此导致地球上出现生物多样性。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合理的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学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七、【板书设计】
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达尔文
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
二、人工选择:
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的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
三、自然选择
1、概念: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
2、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
适者生存
3、作用: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黔西县雨朵中学
刘 青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所用工具
产生的后代数目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命的演化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2节 生物的进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命的演化第21章 生命的发生和发展第2节 生物的进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材处理,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思路,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生物的进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生物的进化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生物的进化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节 生物的进化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