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3 学会反思习题
展开1.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想赢得他人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下列四个选项中的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①在大街上,你骑自行车撞了人,当你看到周围没有人的时候,便迅速离开
②在教室里,你的同桌冲你皱眉头,因为你经常不刷牙,嘴里有异味
③在烧烤店里,当你光着膀子,津津有味地吃着羊肉串的时候,旁边的顾客赶紧躲避
④走在拥挤的人群中,你没用纸巾捂住嘴就打喷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吃一堑,长一智”这个成语体现的优秀品质是( )。
A.宽容
B.尊重
C.反思
D.诚信
3.处世让人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这说明( )。
A.金无足赤,人各有别
B.宽容是是非不分、懦弱的表现
C.善于宽容,利人利己
D.宽容就是迁就别人
4.“处事让一步为高,退一步为进一步的根本。”这句话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 )。
A.乐于助人
B.与人为善
C.平等待人
D.宽以待人
5.面对冒犯和不尊重,我不会( )。
A.指出对方的错误
B.要求对方道歉
C.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
D.跟他打一架
6.下列同学哪些善于反思自己( )。
①小林这次语文考试的成绩不太理想,试卷发下来后,他马上总结了这一次考试失利的原因
②小明最近发现好朋友对自己越来越疏远了,他在想到底是我哪里做的不对呢
③小东在班级上总是喜欢给同学起难听的外号,大家都不喜欢他,可是他从来都不认为是自己错了
④小梅的父母都是工人,平时上班很辛苦,可是小梅从来不体谅父母的辛劳,在家里什么家务活都不做,她还总是说妈妈爱我,什么事情都替我安排好了,我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二.填空题(共6题,共26分)
1.通过反思,更好地( )自己的生活,将我们的过去、( )和将来联系在一起,让自己在将来( )。
2.尊重他人还要能够维护他人的( ),推己及人,让别人觉得舒服。
3.反思是一种( )活动,是( )的一种方式。
4.如果主动( ),则能更好地把握( )和( )。
5.每个人都是( )的个体,都拥有生而为人的( )。
6.宽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和谐、友善的( )环境,也使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的(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反思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 )
2.过去的事即使再想也不会改变,所以我从来不反思过去。( )
3.别人先尊重我,我才去尊重别人。( )
4.尊重自己并不意味着拒绝批评。( )
5.彬彬特别喜欢下象棋,每次赢了就兴高采烈,输了就生气发火。( )
6.尊重自己与接受别人的批评是不矛盾的,如果过于爱面子,输不起,说不得就是过度维护自己。( )
四.简答题(共6题,共41分)
1.请你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宽容他人,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2.宽容有什么意义?
3.宽容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请你举出一件你曾经做的宽容的事情,结合你学过的知识,说一说宽容能带来什么。
4.感觉被别人尊重时,你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5.反思对于我们有什么意义?
6.请反思自己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得失,选取其中二件写下来。
五.材料题(共2题,共23分)
1.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我们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请读图回答问题:
(1)我尊重的人可以是我自己吗?表现在哪些方面?(至少两点)
(2)在上图中,同学们在讨论“我们尊重的人”时,各自有不相同的看法,当别人与自己的观点不相同时,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
(3)请说说你最尊重的人,并简要说明理由。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刘青在学校有点调皮,经常在教室里乱跑,把同学的文具碰到地上也不道歉。还经常给同学取外号,嘲笑同学。同学们都很宽容他,有同学好心提醒他,他竟然说:“这是我的自由,你真是多管闲事!”一天,班上转来新的同学,刘青欺负并嘲讽刚转来的新同学时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班主任非常生气,认为刘青的做法很不尊重人,让他向新同学道歉,并在全班做检讨。慢慢地,同学们都疏远他了。
(1)刘青有哪些行为导致同学疏远他?这可以推断出刘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要想得到同学们的继续关照,刘青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
(3)如果刘青改正了缺点,你还会疏远他吗?为什么?
(4)班主任做法是否过于严厉?冒犯他人的行为可以宽容吗?为什么?
六.综合题(共1题,共4分)
1.有一个人去商店买衣服,他对售货员说:“喂,喂!把那件衣服拿来我看看。”售货员没理他,他又嚷道:“说你呢,听见没?”售货员也没给他好气。最后衣服没买成,他气呼呼地走了。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C
4.D
5.D
6.A
二.填空题
1.理解和思考;现在;做得更好
2.自尊心
3.内心;自我完善
4.反思;现在;未来
5.独一无二;尊严
6.社会生活;健康、愉快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简答题
1.(1)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让我们平静下来,调整情绪,更为客观、大度地面对问题。
(2)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报复不是解决冲突的方式,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
(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别人会犯错误,我们同样也会犯错误,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原谅他人,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
2.①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②宽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境,也使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的幸福愉快。
③宽容是健康的维生素,使人身心健康。
3.同学踩了我的脚,我选择宽容、原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难免与别人产生摩擦、误会、甚至仇恨;这时别忘了在自己心里装满宽容。宽容是温暖明亮的阳光,可以融化人内心的冰点,让这个世界充满浓浓暖意。 宽容是甘甜柔软的春雨,可以滋润人内心的焦渴,给这个世界带来勃勃生机。 宽容是人性中最美丽的花朵,可以慰藉人内心的不平,给这个世界带来幸福和希望。 忘掉仇恨,远离仇恨,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宽容一切,拥抱一切。
4.被别人尊重让我们感到愉快、满足、充满价值感。
5.反思能够帮助我们回顾、分析、总结过去,不断完善自我。(1)反思可以让我们总结经验,进一步提升自己。(2)反思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更好地完善自己。(3)反思有助于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助于目标实现。(4)反思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自己的生活,将过去、现在、将来联系在一起,让自己做得更好。
6.①今天上午的语文课上,我因为走神就错过了老师讲的一个知识点,下次我不会再上课走神了;
②今天我回家的时候,前边叔叔口袋中的钱包掉在了地上,但是叔叔没有发现,我捡到后追上前去,把钱包还给了叔叔,叔叔还夸了我拾金不昧,我心里很高兴。
五.材料题
1.(1)可以。尊重自己表现在: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不自卑,维护自己的形象,爱惜自己的名誉,信守自己的承诺等。
(2)①别人与自己不同,自己也与别人不同,不可能要求人人相同。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多听他人的意见,才能集思广益。②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对错之分,在某些事情上,可以有多种看法存在。每个人的观点可能只是一个方面的看法,只有综合大家的意见,才能更加全面。
(3)示例:街口杂货店的周阿姨,这么多年为街坊邻居提供便利,用自己辛勤的双手踏实地工作,我们觉得她值得尊重。
2.(1)疏远他的原因:①不遵守学校纪律,做错了事不道歉。②不尊重同学,给同学取外号。③欺负和嘲讽新同学。
自私、冷漠、嫉妒心重、不尊重他人、不礼貌、不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不听劝……
(2)应该:向同学们道歉,感谢他们的关照,也学会关照同学,要懂得谦让、不计较,要向新同学道歉,做出深刻的检讨……
原因:①只有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②尊重自己与接受别人的批评是不矛盾的;③尊重他人和被别人尊重都是令人愉快的事;④尊重他人是一种美德;⑤无论是言语还是行动上,我们都应该谦虚有礼、平等友善对待他人。
(3)我不会疏远刘青。因为:①刘青是我们的同学,我们应该和睦相处;②宽容让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得幸福愉快;③要懂得原谅他人的无心之失;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犯错误是难免存在的。
(4)不过于严格。冒犯他人的行为不可以被宽容。因为宽容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的。
六.综合题
1.在生活中他不懂得尊重他人,他那不尊重的语言让他人觉得不舒服、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道德要求,也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不尊重他人的人也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3 学会反思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3 学会反思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果老师误解了自己,应该,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就能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3 学会反思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3 学会反思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反思的观点,正确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以下哪种情况不能被“宽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3 学会反思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3 学会反思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哪种行为是尊重自己的表现?,以下行为属于尊重自己的是,下列做法属于纵容现象的是,反思别人的成败,可以成为我们的,《孟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