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练习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320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练习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320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练习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28320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11.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练习题,共11页。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基础题
1. (2021新疆)梳理和归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列关于NaHCO3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俗称:苏打
B. 用途:可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C. 物理性质:白色固体
D. 化学性质:可与稀HCl、稀H2SO4反应
2. (2021北京)下列物质能用作氮肥的是( )
A. KCl B. K2CO3 C. NH4Cl D. Ca3(PO4)2
3. [热点信息]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搏、勇夺奖牌,展现了中国体育自信、向上、不屈的精神风貌。下列奥运会用到的物质中不属于盐的是( )
A. 用于泳池消毒的硫酸铜
B. 用于制作奖牌的金、银
C. 发令枪药粉中的氯酸钾
D. 举重运动员用于吸汗的“镁粉”(碳酸镁)
4. (2021泰安)“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学肥料与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NH4H2PO4 B. K2CO3
C. CO(NH2)2 D. NH4NO3
5. 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B. 通过看外观,即可区分出碳酸氢铵和硫酸钾
C. KNO3、KCl都属于钾肥
D. 硝酸铵与熟石灰不能混合施用
6. 某校化学实验室有如下四个药品橱,某学生用纯碱做完实验后,应将它存放在( )
药品橱编号
甲
乙
丙
丁
已存放药品
盐酸、硫酸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氯化钠、氯化钙
铜、锌
A. 甲中 B. 乙中 C. 丙中 D. 丁中
7. (2021广西北部湾)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 无色溶液中:K+、Na+、SO、MnO
B. 酸性溶液中:Mg2+、Na+、SO、Cl-
C. pH=11的溶液中:Zn2+、Ba2+、NO、Cl-
D. 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K+、NH、SO、NO
8. (2020嘉兴)学习了物质分类与转化规律后,某同学绘制了部分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相邻两类物质的反应,其中不能用于制取ZnCl2的是( )
A. ① B. ②
B. ③ D. ④
9. (2021郴州改编)下列除杂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加入的除杂试剂及方法
A
NaNO3(NaCl)
过量AgNO3溶液,过滤
B
NaOH溶液[Ca(OH)2]
通入CO2气体、过滤
C
FeCl2溶液(CuCl2)
加过量铁粉、过滤
D
NaCl溶液(FeCl3)
加过量NaOH溶液、过滤
10. (2021新疆)实验室里区分下列物质的两种实验方法都正确的是( )
物质
方法1
方法2
A
甲烷和一氧化碳
将气体点燃,观察现象
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观察现象
B
碳酸钠和硫酸铵
取样,溶解后分别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取样,分别加Ca(OH)2固体,研磨后闻气味
C
酒精和白醋
取样,品尝二者的味道
取样后分别点燃,观察现象
D
木炭粉和氧化铜
取样,分别加入稀H2SO4,观察现象
观察物质的颜色
11. [对比计算]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制得生石灰,现有CaCO3和CaO固体混合物,其中Ca与C的质量比为10∶1,则该混合物中Ca与O的质量比为( )
A. 3∶2 B. 2∶3 C. 1∶2 D. 3∶1
12. (2021潍坊改编)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杂质只含有泥沙)提纯实验,请完成下列问题:
(1)进行操作③时,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2)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⑤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你带他们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错误改正后, 粗盐提纯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填操作示意图的序号)。
13. (2021盐城节选)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完成“探究某种盐的性质”实验,填写下表。
试管序号
甲
乙
丙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红色溶液
白色沉淀
无色气体
实验结论
该盐是________(选填“NaCl”“Na2CO3”“Na2SO4”),其水溶液呈________性。
实验解释
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计算
全班同学完成试管乙实验,共消耗质量分数为10.4%的BaCl2溶液50 g,实验后最多收集到________g白色沉淀。
14. [一题多设问](2021常德)石灰石、大理石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同时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是工业上以石灰石为原料的化工生产过程中主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部分反应的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 已知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O2+NaCl+NH3+H2O===D↓+NH4Cl,则D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______;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利用F制备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4)F在生产和生活中用途广泛,请任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设问
(5)生产过程中使用饱和氨盐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15. [一题多设问](2021解析与检测)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已知某钾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氯化钾、碳酸钾、硫酸钾、硝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要检验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分别向白色沉淀A、B、C中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不会消失的是________。
(2)写出产生无色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3)通过以上实验可知该钾肥溶液中一定含有哪些钾肥?
拓展设问
(4) 写出一个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6. [一题多设问](2021成都节选)A~D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如图。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钙盐,C是火力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
(1)B转化为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D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则D转化为B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检验D中阴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足量C通入石蕊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_____。测得该溶液pH=4,加热至90 s时C完全排出,画出加热过程pH变化图像。
拓展设问
(4)写出C的一种用途________。
(5)B→C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分解反应。
17. (2021河南省实验一模节选)粗盐样品中含有杂质MgSO4和CaCl2以及泥沙,兴趣小组的同学欲除去其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X溶液中的溶质属于碱,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3)溶液B中除了NaCl外,还含有哪些杂质?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和现象。
拔高题
18. (2021恩施州)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由NaCl、CaCl2、Na2CO3和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小洁同学将该融雪剂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向该溶液中加入K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可知,该融雪剂的组成可能是( )
A. CuSO4 NaCl B. Na2CO3 NaCl
C. CaCl2 NaCl D. CuSO4 CaCl2
19. (2020衢州)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2CO3溶液,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Na2CO3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图线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在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0. 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将其任意编号为:A、B、C、D、E,然后两两混合进行实验,其部分实验现象如下表(硫酸钙视为可溶物):
实验
A+B
B+C
B+D
C+D
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气体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1)写出溶液A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溶液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2021陕西)学习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NaOH浓溶液加入锥形瓶A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观察到A中产生白色沉淀,烧杯B中液面降低。
(1)写出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X是一种碱,其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__(只写一种)。
(3)学习小组同学用的X是CaCl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又分别做了以下三组实验:
①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7
②取少量A中溶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测其pH,pH>7
③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7,再向其中加入K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查阅资料可知CaCl2溶液呈中性。
以上三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A中溶液一定含有NaOH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2. 海水提取粗盐后的母液还可用来提取金属镁,其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如在实验室进行操作a,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____,沉淀 A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用贝壳生产石灰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MgCl2溶液得到MgCl2·6H2O晶体,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
(4)用203 t MgCl2·6H2O晶体最多能制备金属镁________t。
23. (2021重庆A卷)某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发现除去泥沙等杂质的粗盐,可能还含有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他们将该粗盐配成溶液,并对粗盐溶液进行探究和除杂。
(1)配制溶液时,加速粗盐溶解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
【探究过程】(2)步骤1:向粗盐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未出现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无________杂质;向溶液中继续滴加过量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2:向步骤1的滤液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即得NaCl溶液。加稀盐酸除去的物质是________。
【初步结论】杂质成分已确定,且已完全除去。
【反思交流】(4)小东认为Na2SO4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可向步骤2的沉淀中滴加过量稀盐酸,若观察到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粗盐中确实存在Na2SO4。
(5)小红认为杂质也未完全除去,可按照步骤1和步骤2重新实验,并对调其中两种试剂的位置就能达到除杂目的,这两种试剂为________(填序号)。
A. Na2CO3溶液、BaCl2溶液
B. 稀盐酸、BaCl2溶液
C. NaOH溶液、Na2CO3溶液
创新题
24. [跨学科试题](2021邵阳节选)崇尚真理、证据推理、模型认知都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1)有人说,他能利用自己的超能力将熟鸡蛋变成生鸡蛋,该生鸡蛋还能孵化成小鸡,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多选,填字母序号,下同);
a.这是伪科学
b.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c.鸡蛋清是纯净物
d.生鸡蛋变成熟鸡蛋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2)某硫酸钠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钾、硫酸铝和硝酸钠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向13.2 g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得到23.3 g沉淀。则对样品中的杂质判断合理的是__________。
a.一定含硫酸钾,可能含硫酸铝
b.一定含硫酸铝,可能含硫酸钾
c.一定含硫酸钾,可能含硝酸钠
d.一定含硫酸铝,可能含硝酸钠
e.一定含硫酸钾,可能含硫酸铝和硝酸钠
f.一定含硫酸铝,可能含硝酸钠和硫酸钾
25. (2021连云港节选)碳酸氢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盐,化学小组对其进行了探究。
(1)NaHCO3可称为钠盐或碳酸氢盐,它是由Na+和______(填离子符号)构成,医疗上能用于治疗胃酸(含有盐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室中如何制取少量NaHCO3?
【查阅资料】 材料一 侯氏制碱的原理:NaCl+NH3+CO2+H2O === NaHCO3↓+NH4Cl;
2NaHCO3 Na2CO3+CO2↑+H2O。
材料二 研究发现, NaHC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Na2C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实验制备】根据侯氏制碱原理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NaHCO3。
图1 图2
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白色固体。
(2)烧杯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进一步确认该白色固体是NaHCO3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须用到的仪器和药品:试管、温度计、水)。
(4)图2中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在60 ℃后无数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1. A 2. C 3. B 4. A 5. D 6. C 7. B 8. C 9. C 10. B
11. A 【解析】先设碳元素质量为12 g,则根据C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10∶1,计算出钙元素总质量为120 g,碳酸钙中钙元素与碳元素质量比是40∶12,所以碳酸钙中钙元素质量为40 g,氧化钙中钙元素质量为120 g-40 g=80 g,碳酸钙中碳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是12∶48,所以碳酸钙中氧元素质量是48 g,氧化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是40∶16,氧化钙中钙元素质量是80 g,所以氧化钙中氧元素质量是32 g,氧元素总质量为48 g+32 g=80 g,所以混合物中Ca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120 g∶80 g=3∶2。
12. (1)较多固体析出 (2)搅拌、加速溶解
(3)缺少玻璃棒引流 ②⑥①④⑤③
13. Na2CO3 碱
Na2CO3+2HCl=== 2NaCl+H2O+CO2↑ 4.925
【解析】分析实验操作及现象,该盐能使酚酞变红,说明其溶液显碱性,该盐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综合分析可知该盐中含有碳酸根离子,则该盐为碳酸钠,其水溶液显碱性。丙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分析题干信息,参加反应的氯化钡质量最大值为50 g×10.4%=5.2 g,根据反应中氯化钡、碳酸钡质量比为208∶197,计算可得最多生成碳酸钡质量为4.925 g。
14. (1)NaHCO3
(2)CaO+H2O=== Ca(OH)2
(3)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
(4)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拓展设问】(5)增大CO2的溶解量
(6)2NaHCO3Na2CO3+H2O+CO↑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C、O、Na、Cl、N、H的个数分别是1、3、1、1、1、5,生成物中含C、O、Na、Cl、N、H的个数分别是0、0、0、1、1、4,故生成物中还应含1个C、3个O、1个Na、1个H,故D的化学式为NaHCO3。(2)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B为氧化钙,反应④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 Ca(OH)2。(3)F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 CaCO3↓+2NaOH;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4)F为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作建筑材料等。
15. (1)B和C (2)K2CO3+2HCl=== 2KCl+H2O+CO2↑
(3)碳酸钾和硫酸钾(或K2CO3和K2SO4)。
【拓展设问】(4)CO2+Ca(OH)2=== CaCO3↓+H2O[或Ba(NO3)2+K2SO4===BaSO4↓+2KNO3或AgNO3+KCl=== AgCl↓+KNO3或AgNO3+HCl===AgCl↓+HNO3]
16. (1)CaCO3+2HCl=== CaCl2+H2O+CO2↑
(2)复分解反应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碳酸根离子 (3)溶液变红色
【拓展设问】(4)用于灭火(合理即可) (5)不一定
【解析】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钙盐,则A为氯化钙;C为火力发电厂排放的温室气体,则C为CO2,A与B可相互转化、B与C也可相互转化,则B为碳酸钙。(1)碳酸钙与盐酸发生反应时能生成氯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2)D广泛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则D为碳酸钠;碳酸钠与氯化钙等可溶性钙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可生成碳酸钙沉淀;若要检验碳酸根离子,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根离子。(3)CO2与水反应能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因此将CO2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时,能观察到石蕊溶液变红色。碳酸显酸性,溶液pH<7;碳酸不稳定,在加热过程中会发生分解,生成水和CO2,溶液pH逐渐增大,当加热至90 s时完全分解后,溶液呈中性,pH=7,故加热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如答案。
17. (1)Ba(OH)2 (2)Na2CO3+CaCl2 === CaCO3↓+2NaCl[或Na2CO3+Ba(OH)2=== BaCO3↓+2NaOH]
(3)NaOH和Na2CO3;取样,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有碳酸钠,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原溶液中有氢氧化钠(合理即可)。
18. C
19. 产生气泡 氯化钠、氯化钙(或NaCl、CaCl2)
20. (1)Ca(OH)2
(2)Ca(OH)2+Na2CO3=== CaCO3↓+2NaOH
21. (1)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Ca(OH)2[或Ba(OH)2] (3)②③
【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中的二氧化碳被消耗,压强减小,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后, X溶液沿导管进入A中,观察到烧杯B中液面降低;X溶液与A中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X可以是可溶性碱、可溶性钙盐或钡盐,若X是一种碱,且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X为Ca(OH)2或Ba(OH)2。(3)若X是氯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进入锥形瓶后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则A溶液可能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也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还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氯化钙。若含有碳酸钠,由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则测得溶液的pH>7,不能说明A中溶液一定含有氢氧化钠,①不正确;②取少量A中溶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碳酸钠,再测溶液的pH>7,说明含有氢氧化钠,②正确;③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7,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再向其中加入K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氯化钙过量,则溶液中不存在碳酸钠,说明A中溶液一定含有氢氧化钠,③正确。
22. (1)引流 Mg(OH)2
(2)CaCO3CaO + CO2 ↑ CaO+H2O === Ca(OH)2 (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4)24
【解析】(1)向母液中(主要含MgCl2)加入石灰乳,石灰乳中的Ca(OH)2与MgCl2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通过操作a得到沉淀A,则该操作为过滤,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引流;沉淀A为氢氧化镁,化学式为Mg(OH)2。(2)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制得石灰乳[即Ca(OH)2的悬浊液]。(3)由MgCl2溶液得到MgCl2·6H2O晶体,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4)MgCl2 ·6H2O中镁元素的质量即为最多能制备金属镁的质量,203 t MgCl2 ·6H2O中镁元素的质量为203 t×(×100%)=24 t。
23. (1)玻璃棒
(2)MgCl2(或氯化镁) CaCl2+Na2CO3=== CaCO3↓+2NaCl
(3)NaOH(或氢氧化钠)
(4)沉淀部分溶解 (5)A
【解析】(1)配制溶液时,可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粗盐溶解。(2)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未出现明显现象,则说明溶液中不含氯化镁;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钙,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 CaCO3↓+2NaCl。(3)步骤1中滤液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钠,可能有硫酸钠,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可除去碳酸钠、硫酸钠,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可除去氢氧化钠。(4)步骤2的沉淀中一定有碳酸钡,碳酸钡溶于酸,要证明含有硫酸钠,检验步骤2沉淀中是否有不溶于酸的硫酸钡即可,即向沉淀中加过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则说明存在硫酸钠。(5)因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最终溶液中会含有氯化钡,而氯化钡可用碳酸钠溶液除去,所以只需将碳酸钠溶液加在氯化钡溶液之后就可达到除杂目的,故选A。
24. (1) abd (2)bdf
【解析】(1)将熟鸡蛋变成生鸡蛋,这是伪科学,a正确;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b正确;鸡蛋清中含水和多种氨基酸,属于混合物,c不正确;生鸡蛋变成熟鸡蛋是鸡蛋里的蛋白质发生变性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故选abd。(2)假设样品中只有硫酸钠,设生成23.3 g沉淀需硫酸钠质量为x,则有
Na2SO4+BaCl2=== BaSO4↓+2NaCl
142 233
x 23.3 g
=
x=14.2 g>13.2 g
假设样品中只有硫酸钾,设生成23.3 g沉淀需硫酸钾质量为y,则有
K2SO4+BaCl2=== BaSO4↓+2KCl
174 233
y 23.3 g
=
y=17.4 g>13.2 g
假设样品中只有硫酸铝,设生成23.3 g沉淀,需硫酸铝质量为z,则有
Al2(SO4)3+3BaCl2 === 3BaSO4↓+2AlCl3
342 699
z 23.3 g
=
z=11.4 g<13.2 g
硝酸钠与氯化钡不发生反应;由上述的质量关系可知,样品中一定含有硫酸铝,可能含有硫酸钾、硝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也可能不含硫酸钾、硝酸钠;故选bdf。
25. (1)HCO HCl+NaHCO3=== NaCl+CO2↑+H2O
(2)降低NaHCO3的溶解度以利于其结晶析出
(3)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所得溶液温度,若低于室温,则该白色固体为NaHCO3
(4)60 ℃时溶液中的NaHCO3受热分解
【解析】(1)碳酸氢钠由Na+和HCO构成,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 NaCl+H2O+CO2↑。(2)结合溶解度曲线可知,烧杯中加入冰水是为了降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以利于碳酸氢钠结晶析出。(3)由于碳酸氢钠溶解时吸收热量,因此可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所得溶液温度,若低于室温,则该白色固体为碳酸氢钠。(4)由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因此图2中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在60 ℃以上没有数据,即在此温度时碳酸氢钠已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