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1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
展开教科书来源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版
内容来源:
小学一年级 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
课 题:
《让我自己来整理》
课 时:
第1课时
一、课程标准: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培养学生负责任有爱心、健康安全、愉快积极的生活方式。《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侧重培养儿童的整理能力和良好的整理习惯,帮助学生认识到“乱丢物品的危害”, 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基,符合“健康、安全地生活”所倡导的“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中的第3条“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渗透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关爱父母、体贴家人,符合“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学会做事,学会关心”第2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较弱,缺乏自觉整理物品的意识,不懂得如何有条理地整理自己的物品,随手乱扔乱放物品现象严重,给自己和他人取用物品带来不便。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乱丢物品的危害性,如何让学生学会科学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并由课堂辐射到生活,感受整理的好处,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情境创设中培养他们动手整理的习惯和能力,激发关爱父母、主动为家长分担的情感。
三、教材分析
《让我自己来整理》一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家庭生活中的“小伙伴”,并学会对常用物品进行分类整理,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培养整理技能,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本课教学内容共有四个话题,小雨和他的“小伙伴”、找不到“小伙伴”了、送“小伙伴”回家、养成整理好习惯。第一课时主要是完成前两个话题。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并加以丰富拓展,挖掘教材与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将知识文本再构,帮助学生认识了解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的特点和功能,并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用品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帮助。在此基础上,设计系列情境体验活动,指导学生角色扮演,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让学生体会找不到物品的不便和麻烦。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才能避免这些麻烦?调动他们的认知经验和情感体验,为第二课时培养整理技能,养成整理好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并学会关爱父母、体贴家人,渗透感恩教育做好铺垫。
四、教学目标:
《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注重人文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要求学生通过主体参与的学习活动,将认知、情感、行为和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实现课程以育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因此,本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日常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的特点和功能,了解这些用品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哪些帮助。
2、学会根据小伙伴的作用和功能给小伙伴分类。
3、体会用品找不到,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不便和麻烦,初步感知整理物品重要性。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准备一件生活用品、学习用品或玩具
2.教师准备:
(1)多样生活用品、学习用品
(2)PPT课件
(3)课前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真实表现,以便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引导。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日常用品的特点和功能,学会根据他们不同作用给物品分类。
教学难点:体会用品找不到,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不便和麻烦,认识到培养整理技能,养成整理好习惯的重要性。
七、教学过程
活动一:
认识我的“小伙伴”
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小雨。大家跟小雨打个招呼吧!小雨非常热情的邀请我们去他家里做客,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镜头,仔细观察一下,小雨的房间里有些什么?
出示任务:1.PPT出示教科书42页内容,观察小雨的房间,说一说,房间里有些什么?
2.听一听,说一说,我们的小伙伴,谁的功劳大?为什么?
3.分小组介绍自己的小伙伴,可以看一看、摸一摸,再议一议,它的作用是什么。
4.根据小伙伴的功能,学习给小伙伴分分类吧。
反馈指导:
1.(PPT出示42页内容)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小雨的房间有什么?
(追问)这么多东西啊!咦,小雨的房间怎么吵闹起来了?你们听……
2.出示PPT动画:《谁的功劳大》。小朋友,你来评评理,他们谁最重要呢?
小结:是啊,他们都有各自的长处,都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方便,所以,他们都很重要,都是我们的“小伙伴”。
(板书:小伙伴)
3.交流讨论,说一说,我的小伙伴是什么样的。
(1)分组交流:课前,老师请每位小朋友带一个小伙伴,你们带来了吗?好,下面请大家4人一小组,在小组内介绍一下你的小伙伴,其他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议一议它的作用是什么。
这些小伙伴,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那么多的帮助,你们说,他们的作用大不大?(大)是啊,小伙伴 作用大。(板书:作用大)
(2)展示:哪组的小朋友愿意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小伙伴。
4.分类认识:(PPT出示一系列日常用品)这么多的小伙伴,你能根据他们的特点和功能,给他们分分类吗?
(1)你想怎么分?(我想把放在一起)
(2)你为什么这样分?(他们都和有关)
那你想给这类小伙伴家族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玩具)
5.实践操作:请小朋友拿出你们的小贴板,试一试,给图上的小伙伴分分类吧!
谁愿意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分类。
小结:小伙伴,作用大,给我们帮助,伴我们玩耍,真是我们的好伙伴。
设计意图:首先导入富有儿童情趣的动画片《谁的功劳大》,让卡通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争吵”的故事情景说出小伙伴的功能,并邀请学生来评理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小伙伴”功能的了解。同时,老师让学生带来“自己最喜欢的小伙伴”,并说一说“它的作用是什么”,拓展了学生的生活常识,感受到现实生活的气息,并在教材基础上加以丰富拓展,挖掘教材与生活千丝万缕的联系,将知识文本再构,设计了一系列情境体验活动,唤起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认知经验和情感体验。
活动二:
猜猜我的“小伙伴”
导语:今天,老师也带来很多小伙伴,他们都喜欢聪明的小朋友,谁能猜出他们是谁,她们就和谁做朋友。
出示任务:
PPT出示42页内容,猜猜我的小伙伴
反馈指导:
1.看动画片,猜物品。(出示转盘PPT动画)大风车转起来,转到哪位小伙伴,请同学们猜一猜。
2.听谜语,找物品。小朋友太聪明了,老师增加一点难度,下面老师说出它的特点,小朋友蒙着眼,通过自己摸一摸、闻一闻,把他从物品框中找出来,并大声的说出他的名字吗?
3.出谜语,大家猜。小朋友们,你们能将自己的小伙伴编一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吗?
小结:小朋友,真厉害,熟悉我们的小伙伴,爱惜他们大家行,我们都是好伙伴。
设计意图:精心设计三个层次的“猜一猜”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实效性强,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使凝固的教材文本演化成了生动的课堂实践,让我们惊喜的看到,孩子们走进文本,体验深刻。
活动三:
找找我的“小伙伴”
导语:有时候,小伙伴就爱和我们捉迷藏。你们看,老师的铅笔不知道放哪去了。谁愿意到讲台上来,帮助老师尽快找到他呢?
出示任务:
1.在物品中找铅笔。
2.在书包里找语文书。
反馈指导:
比一比,找物品。请两位小朋友到讲台上来比一比,看谁能在物品中,先找到老师指定的铅笔。
2.小调查: 同学们仔细观察下,谁找得快,为什么?
3.赛一赛,找物品。请全班同学比一比,看看哪些同学能在3秒钟之内,在书包里找到语文书。
4.(追问)我来采访一下,你为什么找书找的这么快?为什么,你还没找到?
引导学生认识到整理好书包的必要性。
小结:我们的伙伴真不少,他们个个都是宝,如果谁要是不见了,大家的麻烦可不得了。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围绕目标,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形式,努力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活起来”、 “参与起来”。
活动四:小伙伴不见了。
导语:小雨是个小马虎,你看,他的麻烦来了。
出示任务:
出示ppt,创设情境,展示教材43页内容。
说一说,你遇到的麻烦事。
你有什么好主意,避免这些麻烦事?
请在智慧树上写出你的金点子,并大声说出来。
辩一辩,他们说的对不对。
儿歌表演:《我们的小伙伴》
反馈指导:
播放微视频:小雨的烦恼
2.(追问)小朋友,小雨的橡皮去哪儿了呢?小雨找不到他的小伙伴,可着急了,你们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3.交流汇报:说说你曾经遇到的麻烦事,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初步感知“小伙伴不见了,真麻烦”。
4.角色体验:你们瞧,静静和小明也遇到麻烦事了,同学们想一想,他们的结果会怎样呢?
学生同桌交流讨论,再次体验:小伙伴 不见了 真麻烦
( 板书:不见了 真麻烦)
5.思考:你有什么好办法避免这些麻烦呢?
引导学生说出:学会自己来整理
板书:让我自己来整理
6.说一说,金点子大比拼。同学们,我们身边的小马虎可真不少,你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想对她们说一说吗?
7.写一写,贴一贴。 请在智慧果上写好你的建议,并把它贴在智慧树上,告诉身边的小马虎们吧。
8.辨一辨 对不对。老师在校园里还听到了这些声音,同学们,你们来判断一下,他们说的对不对,如果你认为正确,就打个” √”,如果你认为错误的,就打个“×”。
9.演一演。同学们给智慧树上挂满了智慧果,一个个智慧小锦囊提醒着我们如何爱惜自己的小伙伴,老师非常开心,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首儿歌,《我们的小伙伴》
小结:谢谢小朋友和我一起认识了这么多的小伙伴,知道要爱惜小伙伴,学会自己的物品,让我自己来整理。其实,整理物品还有很多小技巧,小朋友想不想学?好,下节课,我们学习如何整理我们自己的物品。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建立了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然后,创设情境“丽丽和聪聪遇到的麻烦事”,丰富补充教材内容,同学们通过讨论会明白“要整理好自己的物品”、爱惜自己小伙伴的重要性,丰富人生经历,加深人生感悟。紧接着,通过“辨一辨 对不对”的环节,让学生从情感体验的基础层面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体现了用知识指导生活,让生活印证知识,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无缝衔接”。最后,通过写一写智慧果上的金点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将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生活,架起了课堂通向生活的桥梁,充分发挥了品德学科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完美的实现了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为学生构建了一个真实而灵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世界。
九、教学板书
十、教学反思
“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主旨,如何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学习,在学习中培养能力、养成习惯,并熏陶情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之一。
《让我自己来整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一个主题活动,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学会整理方法,培养整理技能,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整理好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并学会关爱父母、体贴家人,渗透感恩教育。
在设计这一课时,我充分发挥了品德学科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努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首先,从富有儿童情趣的动画片《谁的功劳大》,介绍小伙伴的功能,让卡通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邀请学生来评理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小伙伴”功能的了解。再通过“猜一猜”的形式,开阔学生视野,发挥联想,启发思维,深化学生对“小伙伴 作用大”的认识。其次,通过微视频“橡皮哪去了?”,以身边同学为主人公,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代入故事中的一员,引起情感的共鸣,架起了课堂通向生活的桥梁,引导学生体会到“小伙伴 不见了 真烦恼”的情感体验,最后通过“智慧树上智慧果”,让学生以帮助“小马虎”的视角,激发了学生“让我自己来整理”的情感,并初步认识整理方法,有机地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在一起,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的基础上明理,在明理的基础上践行,有效实现了多重教育价值。
理的启迪,情的感染,能的训练,扎实完成育的任务,达到德的目标,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不足之处:1、在介绍“我最喜欢的小伙伴”时,大家准备的基本都是学习用品,种类单一。
2、在“猜一猜,我是谁”,主要从物品的功能性入手,对于物品外形等特点,重视不够。
3、在找物品等动手环节,事先和学生沟通不够,学生动作较慢,拖沓了课堂节奏。
改进预设:
作为一名品德老师,必须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和修养,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1、课前与学生交流要充分,可以分组提示学生带不同的用品。
2、动手环节,先讲明要求,引导学生总结出方法,再让学生计时操作,提高课堂实效性。
3、加强德育渗透教育,对班级的卫生管理员、图书管理员,树立榜样作用,培养学生为集体服务无上光荣的意识,巩固训练成果,促进行为养成,将课内的短时实践有效的转为课外的持续践行。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1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11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11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1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11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11 让我自己来整理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猜一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