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专题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80817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专题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80817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专题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280817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专题3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专题练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展开专题形成性评价(三)(专题3)
(75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2021·南通高一检测)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
A.溴单质、碘单质 B.钠 、镁
C.氧气 、氢气 D.食盐 、淡水
【解析】选D。A项,溴离子和碘离子被氧化为溴单质和碘单质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错误;B项,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得钠和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得镁的过程都是化学变化,错误;C项,电解水制得氧气和氢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错误;D项,海水晒盐得到食盐和海水蒸馏得到淡水的过程,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正确。
2.(2021·常州高一检测)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Fe2+)变为棕黄色
(Fe3+)。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碱性 D.酸性
【解析】选B。空气中的O2会将Fe2+氧化为Fe3+,而维生素C可以还原Fe3+至Fe2+,所以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3.(2021·淮安高一检测)下列药品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不会变质的是( )
A.钠 B.碳酸钠
C.氢氧化钠 D.新制氯水
【解析】选B。钠会与空气中的O2、H2O、CO2反应,最终生成Na2CO3。NaOH会与CO2反应生成Na2CO3。新制氯水见光会分解生成HCl。
4.(2021· 南京高一检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一定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CO2 B.H2O2→O2
C.SO2→S D.KMnO4→MnO2
【解析】选A。要加入氧化剂,则原来是还原剂的转化,还原剂的化合价要升高,C由0价升至+4价,A项正确;H2O2可以分解生成O2,不一定要加氧化剂,B项错误;C项、D项,需要加入还原剂,错误。
5.(2021·泰州高一检测)在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氯气并验证氯气的某些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的HCl
C.用装置丙收集一试管氯气
D.用装置丁验证氯气能支持 H2燃烧
【解析】选D。A项,缺少加热装置,错误;B项,Cl2和HCl均可以被NaOH溶液吸收,错误;C项,Cl2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错误;D项,H2可以在Cl2中燃烧,正确。
6.(2021·无锡高一检测)下列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O、SO、H+
B.K+、Mg2+、OH-、Cl-
C.Fe2+、K+、H+、NO
D.Al3+、H+、NO、SO
【解析】选D。A项,H+与CO反应生成CO2和H2O,错误;B项,Mg2+与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错误;C项,H+和NO 相当于HNO3,可以氧化Fe2+,错误。
7.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有红色物质析出
B.Na2O2是强氧化剂,并且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C.Na2O2和Na2O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产物相同
D.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解析】选C。Na的化学性质活泼,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然后NaOH与CuSO4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Cu(OH)2沉淀,而不能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A错误;Na2O2具有强氧化性,其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O2,故不是碱性氧化物,B错误;Na2O2和Na2O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都生成Na2CO3,C正确;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D错误。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大理石跟稀盐酸制二氧化碳:CO+2H+===H2O+CO2↑
B.铜丝伸入AgNO3溶液中:Cu + 2Ag+===Cu2++2Ag
C.向H2SO4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Ba2++OH-+H++SO===
BaSO4↓+ H2O
D.铁锈与稀盐酸反应:Fe2O3+6H+===2Fe2++3H2O
【解析】选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拆开,A错误;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应为Ba2++2OH-+2H++SO===BaSO4↓+ 2H2O,C错误;D项电荷不守恒,应为Fe2O3 + 6H+===2Fe3+ + 3H2O,D错误。
卤族元素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我们吃的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我们吃的食盐中含有氯。根据材料回答9~11题。
9.(2021· 南通高一检测)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C.向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D.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
Cl-
【解析】选C。C项,向FeCl2溶液中滴入氯水,其中Cl2将FeCl2氧化生成FeCl3,而不是HClO氧化,错误。
10.碘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存在形式,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与Cl2之间有以下转化关系: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发生的反应是2I-+Cl2===I2+2Cl-
B.I-与过量Cl2发生的反应是I-+3Cl2+3H2O===IO+6Cl-+6H+
C.以上反应中,氯气都体现氧化性,具体表现为氯元素由0价降低为-1价
D.通过以上信息,可预测:若在加入淀粉的KI溶液中逐滴滴加氯水,不能观察到溶液变蓝的现象
【解析】选D。①中碘离子被氯气氧化生成的X是单质碘,发生的反应是2I-+Cl2===I2+2Cl-,单质碘可以继续被氯气氧化为碘酸根离子,则I-与过量Cl2发生的反应是I-+3Cl2+3H2O===IO+6Cl-+6H+,以上反应中,氯气都体现氧化性,具体表现为氯元素由0价降低为-1价,故A、B、C正确。
11.(2021·盐城高一检测)已知反应:3Cl2+8NH3===N2+6NH4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3是非电解质
B.N2是还原产物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8
D.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 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3 mol
【解析】选A。A项,NH3自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正确;B项,NH3生成N2,N由-3价升至0价,失去电子,NH3作还原剂,生成的N2为氧化产物,错误;C项,8 mol NH3中有6 mol 转化为NH ,N的化合价没有变化,只有2 mol NH3被氧化生成N2,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错误;D项,N2在标准状况下为0.1 mol,N2转化为NH3,转移0.6 mol e-,错误。
12.(2021·盐城高一检测)赤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发生以下反应:Cu2S+2Cu2O6Cu+SO2↑。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氧化剂只有Cu2O
B.该反应中硫元素被氧化
C.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反应中每生成19.2 g Cu,转移0.3 mol电子
【解析】选A。A项,Cu2S和Cu2O中Cu均为+1价,反应后生成0价Cu,所以氧化剂为Cu2S和Cu2O,错误;B项,Cu2S中S为-2价,被氧化生成SO2,正确;C项,Cu2S中Cu被还原,S被氧化,则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正确;D项,生成6 mol Cu时,转移6 mol e-,n(Cu)= =0.3 mol,则转移0.3 mol e-,正确。
13.(2021·南通高一检测)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Na2CO3
B.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aO粉末,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
C.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这个现象不能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
D.称取3.80 g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少了 0.620 g。用足量稀盐酸溶解残留固体,充分反应后,收集到0.880 g气体,说明原固体中仅含有Na2CO3和NaHCO3
【解析】选D。A项,Na2CO3与CO2反应会析出NaHCO3,正确;B项,CaO溶于水生成Ca(OH)2,Ca(OH)2与Na2CO3、NaHCO3反应均有白色沉淀生成,正确;C项,Na2CO3与AgNO3 反应也会生成Ag2CO3沉淀,正确;D项,2NaHCO3Na2CO3 + CO2↑+ H2O,质量减少CO2和H2O的质量,即质量减少62 g时,消耗168 g NaHCO3,现质量减少了 0.620 g,说明原固体中含有1.68 g NaHCO3,分解时,生成Na2CO3为0.01 mol,残留固体与HCl反应可生成CO2为0.88 g÷44 g·mol-1=0.02 mol,说明原混合物中含有Na2CO3为
0.01 mol,质量为1.06 g,1.68 g+1.06 g=2.74 g<3.80 g,说明原混合物中还含有NaCl,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
14.(16分)为防治碘缺乏病,通常在食盐中添加少量的碘酸钾(KIO3)。碘酸钾和碘化钾在溶液中能发生下列反应:
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
(1)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
(2)当有3 mol单质碘生成时,还原剂被氧化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3)当有1 mol氧化剂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解析】在该反应中,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碘化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单质碘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当有3 mol碘生成,有5 mol碘化钾被氧化,当有1 mol碘酸钾参加反应时,转移5 mol电子。
答案:(1)KIO3 I2 (2)5 mol (3)5 mol
15.(15分)如图所示是制取无水氯化铜的实验装置图,将浓盐酸滴加到盛有二氧化锰粉末的圆底烧瓶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
(2)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瓶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玻璃管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现象是______。
(5)干燥管E中盛有碱石灰(CaO+NaOH),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盛放浓盐酸的仪器是分液漏斗。
(2)装置A是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烧瓶中发生的反应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Cl-+MnO2Mn2++Cl2↑+2H2O。
(3)要制取无水氯化铜,进入装置D的氯气应干燥,故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氯气,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
(4)玻璃管D是制取氯化铜的装置,铜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铜,反应方程式为Cu+Cl2CuCl2,反应现象是产生棕黄色的烟。
(5)氯气有毒,反应后的尾气中含有氯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大气。实验要制备无水氯化铜,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D会影响无水氯化铜的制备,故干燥管E中盛有碱石灰,其作用是吸收尾气中未反应的氯气和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D。
答案:(1)分液漏斗
(2)4H++2Cl-+MnO2Mn2++Cl2↑+2H2O (3)浓硫酸 干燥氯气 (4)Cu+Cl2CuCl2 产生棕黄色的烟 (5)吸收尾气中未反应的氯气和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装置D
16.(14分)(2021·泰州高一检测)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带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1)实验时灼烧海带应在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内进行。
(2)步骤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3)步骤⑤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应选用的一种溶剂X可以是____________。
a.苯、酒精 b.四氧化碳、苯 c.汽油、酒精
(4)步骤⑥的实验操作应选用如图中的________。
(5)上述装置③中进水口是__________(a或b),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解析】(1)灼烧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2)④为H2O2氧化I-生成I2。(3)将I2从水溶液中提取出来,可以加入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将I2萃取出来。酒精与水互溶,不可作为萃取剂。(4)分离I2的有机溶剂,可以通过蒸馏法。(5)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为下进上出,液体流入锥形瓶中。
答案:(1)坩埚
(2)2I-+H2O2+2H+===I2+2H2O
(3)萃取 b (4)③ (5)b 锥形瓶
17.(16分)(2021·无锡高一检测)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Ⅰ.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法制氯气。观察图Ⅰ回答问题:
(1)电解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饱和食盐水中通电后,b侧产生的气体常用______________检验。
Ⅱ.某学生设计如图Ⅱ所示实验装置,A装置中用固体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取氯气,生成的氯气与潮湿的消石灰反应制取少量漂白粉(放热反应)。
(1)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
(2)漂白粉在U形管中生成,实验后检测所得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发现明显偏低。该学生查阅资料发现,温度较高时氯气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ClO3)2,该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避免该副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1)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得氯气。(2)b处为阳极,Cl-失去电子生成Cl2,Cl2可以氧化KI生成I2,I2遇淀粉变蓝色。Ⅱ.(1)MnO2氧化浓HCl得Cl2。生成1 mol Cl2时,有2 mol HCl被氧化。(2)Cl2与Ca(OH)2反应生成Ca(ClO3)2,Cl原子的化合价升高,则肯定有Cl原子的化合价降低,推知有CaCl2生成,根据Cl原子的得失电子守恒配平反应。(3)高温下会发生副反应,所以可以使用冷水降温。
答案:Ⅰ.(1)2NaCl+2H2O2NaOH+H2↑+Cl2↑
(2)湿润的KI淀粉试纸
Ⅱ.(1)MnO2+4H+ + 2Cl-Mn2++Cl2↑+2H2O 2 mol
(2)6Cl2+ 6Ca(OH)2Ca(ClO3)2+ 5CaCl2+ 6H2O
(3)冷却B装置或减慢Cl2的通入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