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课时训练
展开【基础知识·达标练习】
一、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地貌广泛分布于
A.广东 B.吉林 C.四川 D.新疆
2.这种地貌的成因是
A.风力侵蚀 B.风力沉积 C.冰川侵蚀 D.流水侵蚀
读沙粒粒径与起动风速的关系(离地面2m高处)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沙粒粒径(mm) | 0.10-0.25 | 0.25-0.50 | 0.50-1.0 | >1.0 |
起动风速(m·s-1) | 4.0 | 5.6 | 6.7 | 7.1 |
3.风挟带各种不同粒径的沙粒,使其发生位移,这一过程的外力作用是( )
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沉积
4.当风速为7m/s时,风挟带的沙粒中已沉积的粒径(mm)是( )
A.0.10~0.25 B.0.25~0.50 C.0.50~1.0 D.>1.0
下图是某摄影爱好者镜头朝正北方向拍摄的新月形沙丘照片。
5.根据沙丘形态判断,该地盛行(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6.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
7.读下面沙丘示意图,分析正确表示移动沙丘的图是( )
A.a B.b
C.c D.d
下图是我国某地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关于该地貌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岩石坚硬 B.地表植被覆盖少
C.季相变化明显 D.形态独特
9.与该地貌的形成及特点最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
A.植被 B.土壤 C.地形 D.气候
10.该地最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二、综合题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其中有多处“魔鬼城”,大多是处于茫茫荒漠之上,大自然造就出突兀怪异,造型奇特的各种山石(雅丹地貌)。每当狂风大起,“魔鬼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狂风穿过,时不时发出鬼哭狼嚎般的声音……下图为两幅景观图片和我国新疆区域示意图。
(1)比较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在形成原因上的异同点。
(2)描述图示区域“魔鬼城”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答案】1.D 2.A
【解析】1.读图可知,该地貌为“风蚀蘑菇”,属于典型的风力侵蚀地貌,多分布于干旱地区。选项中四地相比而言,新疆地处我国内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风力侵蚀作用强,故选D。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这种地貌属于风力侵蚀地貌,故选A。
【答案】3.C 4.D
【解析】3.风挟带各种不同粒径的沙粒,使沙粒的位置发生改变,其外力作用是搬运,选项C。风化和侵蚀属于岩石破坏作用,不是位置的移动,排除A、B。沉积作用是指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的作用,排除D。
4.表中数据表明,>1.0粒径沙粒的起动风速为7.1m/s ,因此当风速为7m/s时,风不能挟带>1.0粒径沙粒,则>1.0粒径的沙粒已沉积,选项D符合题意。表中信息表明,当风速为7m/s时,风能够挟带粒径为0.10~0.25、0.25~0.50、0.50~1.0的大部分沙粒,因此这些粒径的沙粒一般不会沉积,排除A、B、C。
【答案】5.C 6.D
【解析】5.沙丘是一种风力堆积地貌,沙丘的缓坡为风吹来的方向,据图可知,沙丘的东南坡较缓,说明风是从东南方向吹来的,故C正确。
6.沙丘是风力堆积的典型地貌,故D正确。
【答案】7.A
【解析】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迎风坡缓,背风坡陡,排除c、d。流动沙丘,沙粒在风力作用下不断地从迎风坡向背风坡搬运,在重力的作用下堆积,在沙丘内部形成与背风坡倾斜方向一致的斜层理,A正确。B为固定沙丘。故选A。
【答案】8.C 9.D 10.C
【解析】8.据图分析,该地区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是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地貌景观为风蚀地貌,岩石比较坚硬,A正确。植被覆盖差,B正确。而季相变化不明显,C错误。风蚀地貌形态独特,D正确。C符合题意,故选C。
9.据图分析,该地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风力作用显著,受风力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独特的风蚀地貌。故与该地貌的形成及特点最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是气候因素。与植被、土壤、地形关系不大,D正确,ABC错。故选D。
10.据图分析,该地区植被覆盖差,地貌景观为风蚀地貌,是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主要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气候相对湿润,外力作用主要为流水作用,ABD错误。柴达木盆地气候干旱,风力作用显著,因此图示地点最可能位于柴达木盆地,C正确。故选C。
【答案】11.(1)相同点:雅丹地貌和沙丘地貌的形成都与风力有关。不同点: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的结果沙丘地貌是风力堆积的结果。
(2)分布规律:分布在风区和风口附近。原因:魔鬼城是风蚀地貌,风口附近和风区风力强劲,风蚀作用强。
【解析】(1)题意表明,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在形成原因的比较应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方面进行。从相同点来看,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都是风力作用的结果。从不同点来看,雅丹地貌是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而形成的,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的。
(2)图中显示,“魔鬼城”与图中风区和风口的分析一致,因此图示区域“魔鬼城”主要分布风区和风口附近。“魔鬼城”属于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是在干旱、大风环境下形成的一种风蚀地貌类型,风口附近和风区风力强劲,风蚀作用强,容易形成“魔鬼城”。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 风成地貌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二节 风成地貌精练,共8页。
高中第一节 流水地貌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流水地貌同步训练题,共8页。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练习,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