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堂夯实基础30分
- 9 桃花源记练习题 试卷 7 次下载
- 10 小石潭记练习题 试卷 7 次下载
- 12 《诗经》二首练习题 试卷 5 次下载
- 13 最后一次讲演练习题 试卷 1 次下载
-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练习题 试卷 2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同步测试题
第11课:《核舟记》课堂测试 姓名:_____1.根据语境,结合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6分)① 尝yí( )余核舟一。 ② 高可二shǔ( )许。③ 又用zhuàn( )章一。 ④ 居右者椎jì( )仰面。⑤ qū( )右臂支船。 ⑥ 石青sǎn( )之。2.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6分)① 罔不因石象形_______ ②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_______③ 箬篷覆之_______ ④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_______⑤其量两膝相比者_______ ⑥楫左右舟子各一人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各是什么用法?将对应的序号填入句后括号内。(4分)(1) 能以径寸之木( )(2)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3)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4 ) 无丝竹之乱耳( )① 代词,代指人、物、事②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③ 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④ 助词,无实义,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5.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 第二段中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与前文“盖大苏泛赤壁云”一句语意相连。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写出了核舟的体积之小。③ 作者在介绍核舟时,按照空间顺序,依次介绍了核舟的船头、船舱、船尾、船背等各个部分。④ 全文结构可以概括为总分总,先总述王叔远技艺奇巧,再细致描述核舟各个部分的特点,最后赞叹核舟技艺巧夺天工。6.下列句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2分)① 若听茶声然。 ②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③ 细若蚊足。 ④ 若啸呼状。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① 客问元方:“尊君在否?” ②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③ 左手倚一衡木 ④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8.下列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一致的一项是( )(2分)①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② 卷石底以出。③ 苏、黄共阅一手卷。 ④ 孔子云:何陋之有?参考答案:①贻 ②黍 ③篆 ④髻 ⑤诎 ⑥糁①顺着,就着。 ②零数,余数。 ③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④ 高高的帽子 ⑤靠近 ⑥ 撑船的人3.①打开窗子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 ②那个人眼睛正对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③字迹细得像蚊子的脚,笔画清楚明白。4.(1)③ (2)① (3)④ (4 )②5. ③【解析】 作者在介绍核舟时,按照空间顺序,依次介绍了核舟的船舱、船头、船尾、船背等各个部分。6.③7.④8.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精品课后测评,文件包含11《核舟记》分层作业原卷版doc、11《核舟记》分层作业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当堂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蓝色字注音,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按要求填空,翻译下列句子,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核舟记课时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默写,语言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