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试卷(含答案) 试卷 8 次下载
-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同步试卷(含答案) 试卷 8 次下载
-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同步试卷(含答案) 试卷 8 次下载
-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同步试卷(含答案) 试卷 8 次下载
-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同步试卷(含答案) 试卷 8 次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同步训练题
展开2021-2022学年度初中历史期末考试卷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1.(2019·福建师大二附中)与“黄袍加身”、“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有关的皇帝是( )A.宋太祖赵匡胤 B.唐太宗李世民C.宋太宗赵匡义 D.唐高祖李渊2.(2021·安徽霍邱乌龙中学)在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与其他选项不属于同一领域的是A.农田水利法 B.保甲法 C.募役法 D.方田均税法3.(2021·山东济宁·)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五代”都在北方黄河流域 ②“十国”都在南方地区 ③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④政权分裂使统一成为不可能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2021·江苏泰州·)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官)通签书施行”。据此,通判的作用是( )A.分散知州的权力 B.收归地方财赋于中央C.超越知州的权力 D.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5.(2018·湖北·大冶市东岳路街道办事处四棵初级中学)公元976年,南唐把__________升格为县,取名为大冶县,隶属鄂州( )A.石灰窑 B.青山场院 C.永兴县 D.鄂王城6.(2020·四川旌阳·)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A.唐玄宗李隆基 B.宋太祖赵匡胤 C.元世祖忽必烈 D.明太祖朱元璋7.(2020·云南德宏·)北宋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和兵变政移的弊端重现,实行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政策 B.重文轻武政策 C.刺史制度 D.推恩令8.(2021·贵州·兴仁市真武山街道办事处黔龙学校)宋神宗希望他通过变法,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这里的“他”指的是A.管仲 B.商鞅 C.北魏孝文帝 D.王安石9.(2020·福建城厢·)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有( )①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②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③设置通判监督地方知州 ④设置转运使掌控地方赋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10.(2021·内蒙古巴彦淖尔·)小明喜欢寻访历火古迹。假期他计划前去寻访陈桥兵变的古迹,他应去下列的哪个景点A. B.C. D.11.(2021·云南元阳·)“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宋朝( )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始设进士科 D.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12.(2022·江苏广陵·)宋代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共事的韩琦对他多次羞辱,狄青慨叹“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个进士及第耳”。由此可见宋代A.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B.“重文抑武”国策C.“冗官”现象严重 D.理学影响政治生态13.(2018·黑龙江集贤·)与宋太祖黄袍加身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玄武门之变 B.陈桥驿兵变 C.澶渊之盟 D.郾城大捷14.(2019·吉林安图·)北宋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的原因是( )A.穷兵黩武,崇尚武力 B.文武并重C.委派武将担任高职 D.实行重文轻武政策15.(2021·山西翼城·)下列表格呈现的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综合题16.(2021·广西梧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颇首业者众。——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材料二宋代重视文治,加之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考生的数量剧增,这对于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割据的北宋政府来说,财政困难,兴办官学压力巨大。宋代士人团体承担起了培养人才和发展教育的历史使命,他们建院讲学,将传授儒家经典,助力生徒科举应试作为自身教学活动目标。茂询、茂先、梦升、子元等十位登甲科,均出自樱桃书院和芝台书院。——摘编自杨乙丹《试论科举制与宋代书院的兴起》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办学创举。(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士人兴办书院的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的办学创举与宋代上人兴办书院共同的积极作用。17.(2021·广东惠城·)改革和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材料一 见下图与表中诗歌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中图表,请说出A、B诗歌评价的对象是什么?哪则材料对此对象的评价持肯定态度?请说出该则材料评价肯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材料二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2)依据材料二,说出唐朝完善沿袭隋代开创的“选拔人才”与“管理全国行政事务”两种制度分别是指什么?并说出这两种制度的建立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材料三 (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3)结合材料三,说出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存在的这种问题,赵普给宋太祖提出了哪些解决措施?(4)结合以上问题回答,请说出改革和创新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18.(2020·河南濮阳·)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整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二: 为了制造改革的舆论,在一片富国强兵的呼唤声中,宋朝日益被描述成为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但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汉唐两个朝代,宋代不是弱也不是贫,而是无效率。而导致其“无效率”的主要原因是事权的分割。(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一皇帝在位期间?“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指的是哪一制度?(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朝被描述成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的原因是什么?(3)请结合所学知识,以宰相权力的变化为例,说明宋代是如何分割“事权”的?(4)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认为唐宋时期的制度不断创新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从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三、论述题19.(2021·福建集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诛杀功臣,是一些开国之君惯用的手法,这虽然也可以部分解决功臣对皇权的威胁,但伴随而来的腥风血雨却会扭曲、伤害几代人的心智,从而对政治的昌明、经济的发展、文化繁荣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宋初“杯酒释兵权,“无疑是一种更为理性和睿智的方式。”杯酒论心,大将解印,“营造出一种和缓、机智、温厚的政治风味,谈笑间解决了一个历代深感棘手的问题,使得他与功臣宿将的矛盾化解在一种较为宽缓、平和的气氛之中。这种宽缓、平和的气氛,使得宋王朝在其诞生之际就蕴含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开过气象,从而影响带动着宋代的政治生活向着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方向发展,必然会促进经济和文化繁荣,给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勃勃生机。(1)材料中采用的“杯酒释兵权“的开国之君是谁?(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20.(2021·河南鹿邑·)观察下面年代尺,请选取年代尺所示事件两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60-8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性) 措施内容募役法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征税A《汴河怀古》B《汴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唐)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胡曾(唐)参考答案:1.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手下的将士把一件黄袍披在他身上,高呼“万岁”,他建立了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以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消灭割据政权,结束了分裂局面。A项正确;李世民、赵匡义、李渊都与“黄袍加身”、“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无关,排除BCD想啊。故选A项。2.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保甲法属于王安石变法的强兵法;农田水利法,是北宋鼓励农民兴修水利、耕种土地的措施,也是王安石新法之一。属于农业发展的措施;募役法是向应服役而不去服役的人征收免役钱,这样,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时间,“农时不夺”。农田水利法是主要是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以促进农业的发展;方田均税法的施行减少了隐田逃税现象,丈量出大量隐瞒土地,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农业发展;由此可知,保甲法属于王安石变法的强兵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属于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3.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五代”都在北方黄河流域,所以①符合题意;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所以③符合题意;①③均符合同意,A项正确;“十国”不都在南方地区,北汉政权位于北方,所以②不符合题意,排除B、D项;五代十国时期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所以④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A项。4.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宋太祖统治时期,在各州府设置通判,强化中央集权,分知州的权力,A项正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于中央,排除B项;通判没有超越知州的权力,排除C项;为防止宰相的权力过大,他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排除D项。故选A项。5.B【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976年南通后主李煜把“青山场院”升格为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为“大冶县”,隶属鄂州,B项正确;1949年5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黄石镇,随后成立石灰窑工业特区办事处,湖北大冶工矿特区人民政府,排除A项;永兴县属于湖南省郴州市,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鄂王城遗址现位于湖北省大冶市金牛镇鄂王城村胡彦贵湾,是东周时期的遗址,距今约2700多年,排除D项;故选B项。6.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陈桥驿站披旗冕。……杯酒之间销兵权……”可知评价的是赵匡胤。结合课本所学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建立宋朝,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太祖即位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大将兵权,并将地方的财权、政权、军权,收归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正确;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A项排除;元世祖忽必烈继承汗位,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C项排除;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与题干信息无关。D项排除。故选B项。7.B【解析】【详解】北宋时期为了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实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该政策 重视文官、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派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B项正确;休养生息政策是西汉初期实行的治国政策,排除A项;刺史制度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监察机构,排除C项;推恩令是汉武帝时期分割王国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B项。 8.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以期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D项正确;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变法,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和民族大融合,这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9.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北宋建立后吸取唐末五代以来武人擅权的教训,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包括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置通判监督地方知州 ,设置转运使掌控地方赋税,①②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10.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取代后周建立了北宋政权,定都开封,赵匡胤就是宋太祖。由此可知,小明寻访陈桥兵变的古迹,他应去“宋太祖黄袍加身处”景点,B项正确;“扬州隋炀帝陵”、“乾陵武则天无字碑”和“唐太宗昭陵”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11.D【解析】【详解】宋代为了防止武将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实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文人的地位大大提高。材料中“文莫盛于宋”出现的原因是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D项正确;统一文字是秦朝,排除A项;独尊儒术是西汉时期,排除B项;始设进士科是隋朝,排除C项。故选D项。12.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少一个进士及第耳”体现了宋朝武将地位低下,重视文官的“重文抑武”国策,B项正确;枢密使是宋朝分割宰相权力地枢密院主官,掌管军政,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但题干强调的是作为枢密使的武将地位没有进士出身的文官地位高,排除A项;题干所述与“冗官”无关,排除C项;理学是儒学在宋朝发展的表现,宋朝重视科举,重视文官地位与儒学发展无关,而是宋太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排除D项。故选B项。13.B【解析】【分析】【详解】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开封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B项正确;A项发生在唐朝,C项是宋辽议和,D项是岳飞抗金,排除。故选B项。【点睛】14.D【解析】【详解】依据“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可知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主要原因是北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提高文官地位而抑制武将,D项正确,排除BC项;北宋并非穷兵黩武,而是重文轻武,排除A项。故选D项。15.B【解析】【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可知,募役法限制了官僚等的特权,增加政府收入,方田均税法使官僚和大地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因此表格呈现的王安石变法措施中,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是②③,B项正确;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在表格中无法体现出来,排除含有①或④的ACD项。故选B项。16.(1)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2)宋代重视文治或重文轻武;科举制度的发展或科举考试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考生的数量急增导致对于教育的需求增加(3)有利于培养人才、发展教育【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有利于教育的公平,促进了“士”阶层的崛起。(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士人兴办书院的原因,据“宋代重视文治”得出宋代重视文治或重文轻武,据“加之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得出科举制度的发展或科举考试放宽了对考生的身份限制;据“考生的数量剧增,这对于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割据的北宋政府来说,财政困难,兴办官学压力巨大……”得出考生的数量急增导致对于教育的需求增加。(3)据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和材料二“宋代士人团体承担起了培养人才和发展教育的历史使命……”,概括孔子的办学创举与宋代上人兴办书院共同的积极作用是有利于培养人才、发展教育。17.(1)对象:根据材料一隋朝大运河材料A材料或皮日休的诗歌《汴河怀古》;依据: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或大运河的开通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2)制度:选拔人才——科举制;管理全国行政事务——三省六部制。意义: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或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3)原因: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措施: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4)意义:改革和创新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改革和创新是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解析】【分析】【详解】(1)对象:根据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结合所学可知评价的对象为隋朝大运河。根据材料A和B结合所学可知A对大运河持肯定态度;依据:A诗的意思是大运河开通后,对南北交通有很大益处,如果没有隋炀帝造船游江的奢侈的话,隋炀帝可以和大禹相比。因此可以得出肯定评价的主要依据为大运河的开通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2)制度:根据材料二“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结合所学可知选拔人才的制度是科举制;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意义:根据材料二“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结合所学可从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或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进行回答其历史意义。(3)原因:根据材料三“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可从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来回答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措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从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回答解决措施。(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从改革和创新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改革和创新是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等方面来回答改革和创新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18.(1)隋炀帝;三省六部制度。(2)为改革制造舆论。(3)为防止宰相专权,政府在宰相之下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4)巩固封建统治。政治制度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局势的变化而不断改革,以推动社会进步。【解析】【详解】详解(1)根据“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一所说的“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指的是科举制,科举制正式诞生于隋炀帝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唐代时期“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指的是三省六部制度。(2)根据“ 为了制造改革的舆论,在一片富国强兵的呼唤声中,宋朝日益被描述成为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可知原因是为改革制造舆论。(3)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宋代为了防止宰相专权,政府在宰相之下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还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从而分割了“事权”。(4)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唐宋时期的制度不断创新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从中我们可知,政治制度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局势的变化而不断改革,以推动社会进步。19.(1)宋太祖或赵匡胤(2)观点1:统治者的政治智慧对国家的发展有重要影响。观点2:统治者施行仁政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观点3: 残暴的统治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观点4: 宽和的政治气氛有助于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风气。观点:宽和的政治气氛有助于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风气论述: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把地方的军、政、财权收归中央;为避免出现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局面,其“重文轻武”;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杯酒论心,大将解印,“营造出一种和缓、机智、温厚的政治风味,谈笑间解决了一个历代深感棘手的问题,使得他与功臣宿将的矛盾化解在一种较为宽缓、平和的气氛之中;这种宽缓、平和的气氛,使得宋王朝在其诞生之际就蕴含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开过气象,从而影响带动着宋代的政治生活向着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方向发展。【解析】【详解】(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采用“杯酒释兵权“的开国之君是宋太祖或赵匡胤(2)观点: 据材料“这种宽缓、平和的气氛,使得宋王朝在其诞生之际就蕴含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开过气象,从而影响带动着宋代的政治生活向着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方向发展”可提炼观点为:宽和的政治气氛有助于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风气。论述: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把地方的军、政、财权收归中央;为避免出现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局面,其“重文轻武”;历史上的“杯酒释兵权”,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杯酒论心,大将解印,“营造出一种和缓、机智、温厚的政治风味,谈笑间解决了一个历代深感棘手的问题,使得他与功臣宿将的矛盾化解在一种较为宽缓、平和的气氛之中;这种宽缓、平和的气氛,使得宋王朝在其诞生之际就蕴含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开过气象,从而影响带动着宋代的政治生活向着相对宽松和自由的方向发展等方面回答。20.评分说明:本题满分8分,要求从年代尺中选两个事件,自拟题目,写一篇小短文。给分要点:题目;事件内容之间的联系;史实正确,线索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若小短文不足60字,酌情扣分。【解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选取两则事例,论述这两则事例之间的联系性。如选择陈桥驿兵变和王安石变法。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陈桥驿兵变后赵匡胤建立了宋朝,为了避免唐朝末年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的教训,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但也导致了后来的冗兵、冗官、冗费的问题,在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化解社会危机,王安石掀起了王安石变法。但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选择其他事例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
【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讲义学生版doc、同步讲义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讲义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后复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拓展延伸,合作探究,学习心得,自主预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巩固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梳理,重文轻武的政策,王安石变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