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学设计
展开
第 8 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课标要求】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民族交融、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知识梳理】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概况
朝代 | 时间 | 特征 |
汉朝 | 汉武帝时期 | 儒学正统 |
东汉末期 | 道教兴起 | |
魏晋南北朝 | 道教传播、佛教盛行、儒学新发展(吸收佛道)、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反佛、魏晋玄学 | |
隋朝 | 三教合儒 | |
唐朝
| 唐朝前期 | 三教并行 |
唐朝中期 | 儒学复兴 |
2、特征:思想活跃、多元
3、唐朝中期的儒学复兴运动
(1)原因: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也受到挑战
(2)提出:唐中期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
(3)内容: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
(4)作用(实质):维护封建统治,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4、南朝范缜的反佛斗争
(1)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大量钱财;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2)概况: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是反佛最杰出的代表;北魏、北周及唐朝等几度灭佛。
(3)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5、魏晋玄学
(1)背景: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残杀非常频繁,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山老庄。
(2)内容:政治“无为”、生活“自然”、社会“清谈”。
二、文学艺术
门类 | 朝代 | 成就 | |
文学 | 魏晋南北朝 | 曹操父子为代表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 | |
唐朝 | 唐诗,“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 ||
艺术 | 书法 | 魏晋南北朝 | 各种书体均已完备 ,书圣“王羲之” 《姨母贴》、《兰亭序》 |
唐朝 | 颜真卿的颜体气势雄浑《多宝塔感应碑》和柳公权的柳体骨力遒劲《金刚经碑》,张旭、怀素《自叙帖》的草书狂放不羁。 | ||
绘画 | 魏晋南北朝 | 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 |
隋唐 | 绘画题材广泛,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 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物形象,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画圣”吴道子 | ||
石窟 | 魏晋至隋唐时期 | 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 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世界艺术宝库 |
三、科技
朝代 | 门类 | 成果 | 意义 |
魏晋 南北朝 | 数学 | 南朝祖冲之精算圆周率到第7位 | |
农学 | 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 |
地理学 | 西晋裴秀绘制《禹贡地理图》 | 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 |
隋朝 | 建筑 | 李春设计赵州桥 |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的石拱桥 |
唐朝 | 印刷术 | 雕版印刷术 | 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
武器 | 火药 | 唐末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 |
天文学 | 僧一行测算出了子午线长度 | ||
医学 | 孙思邈《千金方》 | 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且有很多创新 | |
唐高宗时编修《唐本草》 | 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
四、中外文化交流
类别 | 朝代 | 表现 | 人物 | 意义 |
佛教传播 | 东汉到北朝
| 中亚、天竺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 伴随佛教东传而来 的异域文化,在很 多方面对中国产生 了深远影响 | |
东晋到唐朝
| 中国名僧西行取经 | 东晋法显,收集梵文经典 | ||
唐朝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 ||||
中国佛教的发展影 响周边国家 | 唐朝 | 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授佛法。 | 对日本等周边国家 的文化发展有着重 要贡献。 | |
日本、新罗等国常派学 问僧来长安求法 | 日本空海回国携带许多佛经与 诗文集 | |||
其他交流 | 新罗、日本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它们向唐朝派 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 | 唐都城长安成为当 时国际大都会。 | ||
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港口城市定居。 |
【知识拓展】
【知识巩固】
1. (2020·泰安模拟)东晋孙绰(chuò)认为,僧侣出家,弘法修道,是光宗耀祖,是无上之孝行。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由此可知
A. 儒学独尊的局面仍未被打破 B. 儒学社会地位相对稳固
C. 儒、释、道三教合一局面形成 D. 佛、道挑战儒学正统地位
2. (2020·本溪高一检测)玄学,是魏晋时期以老庄思想为骨架,融合儒家经义后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想,其特征是远离政治,回避现实,无关道德,蔑视俗务。玄学的出现反映出当时
A. 老庄学说占据主流地位 B. 社会剧烈动荡政治黑暗
C. 思想领域出现三教合一 D. 商品经济冲击传统思想
3. (2020·天津滨海新区高一检测)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 对社会动乱的感伤 B. 爱国忧民的情怀
C. 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D. 热爱和平的态度
4. (2020·海南高一检测)《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上、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
A. 具有重诗的社会风 B. 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
C. 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 D. 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
5. (2020·天津滨海新区高一检测)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字混乱现象十分严重,汉字讹变丛生,异体纷呈,而唐朝书法强调书写的规范、统一,注重规范和法度。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书法审美功能的发展 B. 文化的发展其有多样性
C. 政治局势影响文化走向 D. 汉字书写体系开始成熟
6. (2020·潍坊模拟)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其名作《送子天王图》取自佛教故事,描绘的是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下列相关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唐代佛教影响政治生活 B. 唐代市民文化繁荣
C. 唐代中外文化交融加强 D. 唐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7. (2020·海南高一检测)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来自中国的画卷临摹品,它的原作创作于东晋,体现了“以形写神”的特色。该画卷最有可能临摹了( )
A.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C. 刘子翚的《昭君出塞图》 D. 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
8. (2020·海南高一检测)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为其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
A. 甲骨文 B. 造纸术 C. 圆周率 D. 印刷术
9.(2020·海南高一检测)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
A. 艺术创作风格不同 B. 北魏时期社会状况
C. 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D. 唐朝国家统一强大
10.(2020·滨州模拟)下图是唐初绘制的敦煌莫高窟壁画《胡旋舞》 (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这一壁画则用来研究古代哪—课题价值更大( )
A. 民族文化 B. 经济状况 C. 妇女地位 D. 儒家思想
11. (2020·泰安模拟)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人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尤获。”他旨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
A. 因时制宜,休耕轮作 B. 精耕细作,提高地力
C. 顺应自然,遵循规律 D. 改进技术,增加产量
12. (2020·潍坊模拟)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了
A. 儒学正统地位削弱 B. 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 佛教影响范围扩大 D. 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13. (2020·北京西城区高一检测)以下科技发明成果,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③《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④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基本成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 (2020·海南高一检测)如果想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作物和果树栽培方法,最好查阅( )
A. 《九章算术》 B. 《尚书》 C. 《水经注》 D. 《齐民要术》
15. (2020·海南高一检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是( )
A. 诸葛亮 B. 贾思勰 C. 祖冲之 D. 郦道元
16. (2020·海南高一检测)唐代僧一行预言过两次日食(发生于公元724、725年),当其没有被观察到时,他不是去检查修正所依据的大衍历,而是去颂扬唐玄宗的德行感动了上天。这一故事说明
A. 伦理中心主义影响了科学家判断 B. 佛教思想在唐代占据着主导地位
C. 天文观测技术落后导致迷信泛滥 D. 君主专制阻碍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17.(2020·潍坊高一检测)唐朝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长安胡化盛极一时,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己也。据此可知唐朝文化
A.兼收并蓄 B.领先世界 C.源远流长 D.影响深远
18. (2020·北京西城区高一检测)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含有胡旋舞等中亚元素。以上现象反映出唐朝文化的特征是
A. 兼收并蓄 B. 风格单一 C. 反映市民生活 D. 固守传统
19.(2020.1·浙江高考·2)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右图所示之东汉字砖,有学者研究认为系行书之滥觞肇迹,盛行于晋代。据此判断
A.行书介于篆书与草书之间 B.行书肇自甲骨金文并吸收草书之长
C.行书之体介于楷书与草书 D.行书兼具隶书之对称与楷书之方正
20.(2020·天津高考·2)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
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 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
21.(2020·江苏高考·3)有学者认为,如果说安史之乱以前,唐诗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乱以后,则已代之以沉郁悲壮的情调了。对这一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社会变迁影响唐诗创作 B.盛唐气象推动唐诗演变
C.唐诗全景再现社会真实 D.安史之乱导致唐诗衰微
22.(2020·全国Ⅲ卷高考·26)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
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 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
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 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
20. (2020·海南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载武帝好《公羊》,昭帝传《孝经》、《论语》、《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东汉不少皇帝还亲自讲经,参与诸儒的学术论辩。“议礼、制度、考文,皆以经义为本”,这成为武帝以后汉代政治中较有特色的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儒学不断汲取其他学说的成分以充实和完善自己,为特别注重精神生活的知识阶层提供了一种安身立命之道。加之汉代通经致仕政策的刺激,于是“专事经学,其风甚笃”。儒学特别注重德治,讲求调适人伦,纯化风俗,其义理易为“匹夫匹妇”所认知和认同,故而狱吏走卒、农夫牧人、幼童白首纷纷诵读儒经,研习章句。当时流传这样的话:“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据孔毅《汉晋之际儒学信仰的危机与演化》
材料二 东汉后期至两晋,儒学信仰日渐失效。据《汉书》载:“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同时,“五经”博士解释经文,谶纬附会,各家弟子只能严守家法。而且,身处乱世,人的生命有如草芥,所谓“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随着东汉王朝的分崩离析,一些儒者开始逾越儒家礼度和经学家法,杂采老、庄之说,魏晋玄学兴起。其仍奉孔子为圣人,力图用道家语言解释儒家经典,并开始为儒学体系探求本体论基础,即“名教出于自然”。经过玄学挣扎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洗礼,国人在两晋时期突然拥有了少见的思辨能力和兴趣,这为中国文化与佛教思想的对话奠定了基础。
——据胡绍军《魏晋玄学研究三十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之际儒学成为重要社会信仰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晋之际儒学信仰危机出现的原因,并简析玄学兴起的意义。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核心素养,课堂导入,设计思路,讲授新课,知识回顾,知识拓展,诗歌朗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精品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探究,学生活动,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课堂导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