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学案设计
展开一、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
1.陆地水体的组成:
(1)地表水: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生物水等地表水体。
(2)地下水:埋藏于地表以下的水。地下水来自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下渗,也有空气中水汽凝结形成的。
2.相互关系:
(1)定义:陆地水体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2)表现:各类陆地水体不断运动更新和相互转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思考】
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提示:不对。井水一般属于地下水,地下水和河水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二、河流的补给
1.雨水补给:
(1)定义: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和水量来源,其过程主要受制于降水的季节变化。
(2)特点:雨水补给具有不连续性和集中性的特点。
(3)对河流影响:河流的水量变化,与流域降水量及其变化关系密切。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1)定义:流域地表冬季的积雪,至次年春季随着天气转暖而融化,对河流进行的补给。
(2)特点:连续性和日变化。
(3)水量变化:与流域的积雪厚度、地形状态有关。
3.冰川融水补给:
4.湖泊和沼泽水补给:对河流径流具有调节功能,表现为“削峰补枯”。
5.地下水补给:
[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都有明显的汛期。(×)
②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都在夏季。 (×)
③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方式。 (√)
④黄河下游的河段总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
【思考】
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有什么区别?
提示:季节性积雪融水主要是指高纬度地区的积雪,春初时节,气温升高,积雪融化成水。冰川融水主要是指高海拔地区的冰川雪原在夏季气温急剧升高时,冰川冰原等储备的冰雪融化成水。
能力1 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
1.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关系:
(1)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水、地下水、湖泊水及冰川等,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图所示:
(2)河水、地下水和湖泊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三种水体的补给状况取决于水位高低和流量大小的动态变化,如图所示:
2.河流的五种补给类型:
3.河流补给类型的判断:
(1)河流径流量随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
(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融水补给。
①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季节变化较大。
②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 ℃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流量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
①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
②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2019·海南高考)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1)、(2)题。
(1)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冰川融水 D.冰雪融水
(2)锡林河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B.生活用水量大
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生产用水量大
【思路点拨】解此类题从以下两点入手:
(1)结合河流所在地区的位置,了解当地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根据气候特征推知当地的经济活动特点。
【解析】(1)选D,(2)选D。第(1)题,依据锡林河的位置(内蒙古东部)、地形(高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降水少)特征,结合题干信息“春汛”,可推知冰雪融水是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第(2)题,依据材料“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与“春汛”,可知锡林河有春夏两个汛期,结合6-8月降水量,与内蒙古东部农业生产特点(有部分种植业,需引水灌溉),推知夏季生产用水量大(内蒙古东部地区地广人稀,生活用水量不大)。
【补偿训练】
2018年12月17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第四次外长会在老挝举行。下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图,据此完成(1)、(2)题。
(1)澜沧江河源地区水源主要补给类型为( )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冰川融水
D.湖泊水
(2)湄公河下游最低水位出现的月份通常是( )
A.1月B.4月
C.7月D.10月
【解析】(1)选C,(2)选B。第(1)题,澜沧江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上的高大山脉,水源主要补给类型为冰川融水。高原上降水较少,大气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不是主要补给水源。第(2)题,湄公河流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雨季是5-10月。下游最低水位出现的月份通常是雨季来临前,通常是4月。11月-次年4月是旱季,1月后水位继续下降。7月、10月水位上升,10月达到最高水位。
能力2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的判读
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表述了河流径流的特征和运动的基本规律,也就是河水的空间来源和时间变化的总体反映,它是由横纵坐标组成的坐标图。具体判读步骤如下:
(1)识别图中横纵坐标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单位及数值,特别是纵坐标。两图中横坐标均表示时间,甲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降水量,乙图中纵坐标为河流流量与气温。
(2)以横坐标的时间变化为主线,分析其水文特征。注意过程曲线弯曲变化的时段、峰值的流量。如图,甲河流量较大,汛期出现在4—7月,冬季是枯水期;乙河流量较小,气温越高,流量越大,冬季出现断流。
(3)结合河流的径流量,确定河流的补给形式。甲河流量与降雨量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雨水补给为主;乙河流量与气温的对应关系明显,说明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4)确定河流所在区域的气候特征。甲河水量丰富,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的季风气候区;乙河水量较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内陆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020·浙江1月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长江与鄱阳湖之间存在径流相互补给的季节变化。下图1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季节变化示意图,图2为长江与鄱阳湖相互补给频率的年内分布图(频率越高一般表示径流量补给越大)。
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较高的时期,副热带高压脊位于 (填甲或乙)位置,分析形成这种径流补给的原因。
【思路点拨】解该类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解析】据图分析,鄱阳湖补给长江频率较高的时期是4-6月份,4-6月份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在北纬15°~20°,雨带常位于华南。4-6月份副热带高压脊位于乙位置,鄱阳湖流域进入雨季,鄱阳湖流域以雨水补给为主,此时长江干流没有进入雨季,鄱阳湖流域降水量较大,时间较长,因此是鄱阳湖补给长江。
答案:乙 鄱阳湖流域以雨水补给为主;鄱阳湖流域降水量较大,时间较长。
【易错点睛】
一条河流不只一种补给方式
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方式,不同河段或不同季节,补给类型差异明显,但往往以某一种补给方式为主。
材料一 《长江之歌》是20世纪80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气势磅礴:“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材料二 下图表示长江全年水源补给状况。
(1)(区域认知)《长江之歌》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说明了长江源头水源补给有哪两种类型?
提示:冰川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2)(综合思维)图中a所示的补给类型是哪一种?其变化主要受什么影响?
提示:雨水补给。其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一致。
关闭W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定义
永久性冰川的消融对河流的补给
作用
对河流径流的丰枯具有调节作用
分布
及影响
我国西北:4-5月冰川消融量小,常导致缺水;6月中旬以后,冰川消融与雨水叠加易造成洪涝灾害
气候区
补给时间
径流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
流量大,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
季风气候区
当地夏季
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热带草原气候区
当地夏季(湿季)
径流季节变化大
地中海气候区
当地冬季
冬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题目
问
副热带高压脊位置,鄱阳湖补给长江的原因
思
副热带高压脊位置与我国的雨带;鄱阳湖流域降水多,水位高,补给长江
答
副热带高压脊位于甲时,长江干流区域进入雨季;位于乙时,鄱阳湖流域进入雨季,鄱阳湖水量大,水位高,补给长江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优质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优质学案及答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关注,知识清单,课上检测,知识清单答案,课上检测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精品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精品学案设计,文件包含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第一节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学案教师版docx、第四章陆地水与洋流第一节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学案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学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相互联系的陆地水体,河流的补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