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六上课件PPT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367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六上课件PPT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27367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3、馒头发霉了教学ppt课件
展开《馒头发霉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馒头发霉了》是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上册《微小的生物》单元的第3课。本课通过让学生认识霉菌,了解霉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通过观察馒头、橘子等常见的食物发霉现象,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这是在学生对菌类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搜集和整理资料以及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不断扩大对生命多样性的认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为他们后续的科学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活动准备,课前查阅真菌的相关资料,以及准备发霉的馒头和橘子。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分三部分。活动一:观察霉。通过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进行观察,逐步深入地了解霉的颜色和形态,并结合观察进行描述,使学生充分认识霉的表象;活动二:探究馒头发霉的原因,霉菌的生长繁殖一般要受温度、湿度、阳光等因素的影响。这三方面的因素可分为六个条件,对六个条进行组合,选择只有一个因素变化,另外两个条件相同的一组作为对比,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明确霉菌产生的条件,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办法及其中的原因,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体现科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第三部分,研究馒头发霉的条件。活动三:认识霉的功与过。结合阅读教材,对霉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对霉的认识由表象上升到理性。
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霉的特点,再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探究发霉所需的条件,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思维导航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
【学生分析】
孩子从小对于生活中物体发霉现象就十分感兴趣,也十分熟悉,六年级学生已经在生活和学习中通过书本中获有关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但霉菌的模样和习性大部分学生不太清楚,少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常识知识。在技能方面,对观察和实验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他们对发霉的条件知道的甚少。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对霉的两面性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微生物。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
2.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①能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体会到与人合作的愉快。
②学会分享、欣赏他人的研究成果。
③乐于从事科学探究活动。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发霉的食物、白纸、铅笔、镊子。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放大镜、镊子、显微镜、霉菌切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PPT 2出示图片]: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研究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现象虽然我们经常会看见,但是同学们未必真正观察过它。现在我们通过两张图片来认识它吧。?
引导学生回答出食品发霉了。(板书:发霉)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观察霉
- [PPT 3-5 出示]显微镜下不同霉的形态、颜色。
1.提问:发霉的显著特征是什么呢?
2.观察总结:继续引导学生从形态,颜色观察霉的特点,并用放大镜观察。
同学们你用放大镜继续观察发霉的面包,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教师通过PPT出示不同种类的霉的形态结构。让学生认识到霉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3.小组交流:用语言来描述你看到的霉的样子。
学生观察后回答 (1)霉呈毛茸状。 (2)馒头上的霉的颜色不一样。 (3)用手捏会感到滑或粘。(能摸吗?)
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汇报交流。
2.提问:霉的生长与什么因素有关?
你还看见过哪些物品发霉?你看到的霉是什么样子的?发现它们的时候,它们被放在什么地方,什么环境中?
3.做出推测。
4.小组讨论,设计探究实验,探究温度对发霉的影响。
4.教师总结,完善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单。
活动二[PPT 6-12 出示]:自主探究水分对物品发霉的影响
1.谈话:请参考实验1,设计实验2.
2.教师提供实验材料。
3.小组交流讨论。并做好实验记录。填写活动手册中的实验记录表。
4.小组汇报,教师总结,物品发霉的原因受温度、水分、空气的影响。还总结了防止食物发霉和物体发霉的对策。
5.[PPT 13-14 ]了解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和依据
(1)小组交流讨论.
(2)举例生活实际例子。并说出这种方法的依据。(如真空包装,是防止物品与空气接触。小麦晒干储存是防止水分过多引起发霉。海苔等小食品里面的干燥剂也是除去水分用的。海鲜冷冻保存,是低温防霉。)
(3)教师总结
了解防止食物发霉和物体发霉的办法的依据。
活动三[PPT 15-16]:霉的功与过
1.谈话:酶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么霉与人类的关系如何,你认为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
2.参考课本学生讨论交流自己对霉的认识。
3.小组讨论谈谈《霉的功与过》。
4.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所准备的有关霉的其他资料,进一步掌握霉与人类的关系是密切的,对人类既有利也有弊。
三、拓展活动
1.[PPT 17 出示]
按照课堂上做好的对比实验,探究水分对物品发霉的影响。每天观察记录,得出实验结论。
【板书设计】
3.馒头发霉了
温度
影响食物发霉的原因 水分
空气
真菌对人类的危害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真菌为人类提供的便利
科学六年级上册3、馒头发霉了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3、馒头发霉了教学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馒头发霉,桔子发霉,面包发霉,葡萄发霉,霉是一种微生物,霉有不同的颜色,物体发霉情况调查表,霉的功劳,霉的坏处,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3、馒头发霉了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3、馒头发霉了教学演示ppt课件
科学六年级上册3、馒头发霉了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3、馒头发霉了说课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