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7252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7252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7252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3.1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__速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学案 1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__加速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学案 0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学案 0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学案 0 次下载
-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学案 0 次下载
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测试题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选项中的计时数据,其中指时刻的是( )
A.我国短跑运动员在英国伯明翰室内赛中以6秒47的成绩夺得了男子60米冠军
B.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第5s内下降的高度为40m
C.2019年10月12日22时55分24秒在某地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千米
D.某人骑自行车,在30min内行驶了6km
2.共享单车具有低碳、环保、方便、舒适等性能,骑行时还可以享受有氧健身,既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又有益于健康.如图所示,单车的车锁内集成了智能芯片,便于监控单车的具体位置.用户仅需用手机上的客户端软件(APP)扫描二维码,即可自动开锁,骑行时手机上的APP能实时了解单车的位置,骑行结束关锁后APP就显示计时、计价、里程等信息.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监控单车在路上的具体位置时,不能把单车看成质点
B.单车某个时刻的准确位置信息是借助手机APP确定的
C.由手机上APP显示的信息,可求出骑行的平均速度
D.单车骑行结束关锁后,APP显示的里程是路程
3.温州南塘,每年端午龙舟比赛热闹非凡,如图是龙舟在进行500m的直道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获得最后一名的龙舟,平均速度一定最小
B.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静止的
C.获得第一名的龙舟,撞线时的速度一定最大
D.以划桨队员为参考系,各个龙舟保持相对静止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改变量Δ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D.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
5.一个小孩从A点出发,沿半径分别为3m和5m的半圆到达B点,如图所示,他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16m,方向从A向B;16m,方向从A向B
B.16m;16m
C.8πm,方向从A向B;8πm,方向从A向B
D.16m,方向从A向B;8πm
6.如图所示是汽车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位置,经过8s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位置,若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
A.1.1m/s2B.5.0m/s2
C.1.4m/s2D.0.6m/s2
7.如图所示,在距墙1m的A点,小球以某一速度冲向一端固定在墙壁上的弹簧,将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到达距离0.2m的B点,然后又被弹回到距墙1.5m的C点静止,则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小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0.5m、1.3mB.0.8m、1.3m
C.0.8m、1.5mD.0.5m、2.1m
8.沿同一直线运动的A、B两物体,相对同一参考系的x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5s内A、B的位移均为10m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C.在前5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
D.从3s末开始,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9.某登山队成功登上珠峰的线路如图所示,根据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起点到终点登山队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
B.线路总长度与登山队所走时间的比值等于登山队的平均速度
C.在计算登山队的速度时可以把登山队当作质点
D.线路总长度与登山队所走时间的比值等于登山队的平均速率
10.下图是为了定量研究物体的位置变化作出的直线坐标系,规定原点(O点)在一长直公路上某交通亭中心,公路为南北走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坐标系上有A、B两点,A点的位置坐标为xA=50m,B点的位置坐标为xB=-3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位于交通亭中心南方50m处
B.A点位于交通亭中心北方50m处
C.B点位于交通亭中心南方30m处
D.B点位于交通亭中心北方30m处
11.质点甲、乙均做直线运动,甲的xt图像和乙的vt图像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质点在3s内通过的位移为1m
B.甲质点在0~1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质点的加速度不变
D.乙质点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12.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 )
A.A、B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同
B.0~6s内A比B物体运动得快
C.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A物体的加速度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
13.(6分)(1)打点计时器是记录做直线运动物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的仪器.电火花计时器是其中的一种,其工作电压是________,电火花计时器靠电火花和墨粉打点,当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
(2)以下是练习使用电火花计时器的部分实验步骤,其中错误的操作是________.
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把墨粉纸套在纸盘轴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B.把打点计时器与8V低压交变电源相连
C.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然后启动电源
D.取下纸带,用刻度尺测量最后一个点与计时起点的距离x0,用公式v=eq \f(x0,t)计算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
14.(8分)(1)打点计时器接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频率是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________秒打一个点.
(2)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变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无须计算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B.位移
C.平均速度D.瞬时速度
(3)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10V以下的直流电源
B.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4)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某同学选出了一条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是小车拖动纸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试求:BD、DF两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eq \(v,\s\up6(-))BD=________m/s;eq \(v,\s\up6(-))DF=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5.(8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人均拥有率也快速增加,为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交通管理部门在市区很多主干道上都安装了固定雷达测速仪,可以准确抓拍超速车辆以及测量运动车辆的加速度.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正从A点迎面驶向测速仪B,若测速仪与汽车相距x0=355m时发出超声波,同时汽车由于紧急情况而急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测速仪接收到反向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汽车恰好停止于D点,且此时汽车与测速仪相距x=335m,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试求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
16.(10分)泽州同学从家出发步行到学校,要先向东走400m,然后再向北走600m,最后再向东走400m才能到达学校,所用时间为16min,如图所示.则
(1)他从家到学校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多少米?
(2)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为多少?
17.(12分)如图甲所示为一质点沿直线运动的位置—时间图像.根据图像,求:
(1)开始5s内质点运动的总路程和平均速度;
(2)请在图乙中画出与位置—时间图像相对应的速度—时间图像(即vt图像,不需要写出分析过程).
18.(16分)驾车行驶在公路上时经常会看到测速设备,如图所示.测速仪固定,一辆汽车正在向测速仪做匀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t=0时,测速仪发出一超声波脉冲,t=0.6s时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的超声波脉冲,t=1.8s时测速仪再次发出一超声波脉冲,t=2.2s时测速仪再次接收到经汽车反射的第二个超声波脉冲.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根据以上测量数据,请问被测汽车的车速是多少?
单元素养评价(一)
1.解析:A错:以6秒47的成绩跑完60m,对应的是一段时间和一段路程;B错:第5s内指的是第4s末至第5s末这1s内的时间间隔;C对:2019年10月12日22时55分24秒指的是某一瞬间,即对应某一时刻;D错:30min内行驶了6km,对应的是一段时间和一段路程.
答案:C
2.解析:监控单车在路上的具体位置时,单车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把单车看作质点,A错误;单车某个时刻的准确位置信息是借助车锁内的智能芯片确定的,B错误;手机APP上显示的信息包括路程和时间,没有说明具体的位移,故不可以求出骑行的平均速度,C错误;单车在骑行结束关锁后,APP上显示的里程是路程,D正确.
答案:D
3.解析:获得最后一名的龙舟,路程相等,但时间最长,所以平均速度一定最小,故A正确;观众相对于龙舟是运动的,所以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运动的,故B错误;获得第一名的龙舟,平均速度一定最大,但撞线时的速度不一定最大,故C错误;以划桨队员为参考系,因为各个龙舟的速度不一定相等,所以各个龙舟不一定保持相对静止,故D错误.
答案:A
4.解析: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Δv与所用时间Δt的比值,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大小只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不能反映速度的大小,故加速度大时速度可以很小,反之加速度小时速度可以很大,故D正确;若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减小,故A错误;Δv很大,若Δt也很大,由a=eq \f(Δv,Δt)可知a不一定大,故B错误;物体有加速度只表明其速度在变化,速度可能变大,可能变小,也可能只是方向改变而大小不变,故C错误.
答案:D
5.解析:位移是矢量,有方向,即由A指向B的有向线段,大小是两个直径长度,即16m.路程是轨迹的长度,即两个半圆的长度8πm,但无方向,故D正确.
答案:D
6.解析:从图甲可知初速度v1=20km/h=eq \f(50,9)m/s,
从图乙可知末速度v2=60km/h=eq \f(50,3)m/s,
则加速度a=eq \f(Δv,Δt)=eq \f(v2-v1,Δt)=eq \f(\f(50,3)-\f(50,9),8)m/s2≈1.4m/s2.
答案:C
7.解析:小球位移的大小等于初、末位置的直线距离,可知位移的大小等于AC的距离,即为1.5m-1m=0.5m;小球的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可知s=(1+1.5-2×0.2) m=2.1m,故D正确,A、B、C错误.
答案:D
8.解析:A、C错:5s末A、B到达同一位置,两者相遇,但在前5s内,A通过的位移为10m,B通过的位移为5m;B错:A从原点出发,而B从正方向上距原点5m处出发,A在B运动3s后开始运动;D对:在xt图像中图线的倾斜程度表示运动的快慢,从3s末开始,两物体均沿正方向运动.
答案:D
9.解析: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因为轨迹是曲线,故起点到终点登山队所走线路的总长度大于位移,故A错误;线路总长度与登山队所走时间的比值是平均速率,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因为路程与位移不等,故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不相等,故B错误,D正确;在计算登山队的速度时,登山队的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故可以当作质点,故C正确.
答案:CD
10.解析:由位置坐标的意义可知,A点在正方向50m处,即在交通亭中心北方50m处,故A错误,B正确;同理,B点在负方向30m处,即在交通亭中心南方30m处,故C正确,D错误.
答案:BC
11.解析:根据位移—时间图像可知,甲的初始位置坐标为1m,末位置坐标为2m,则甲质点在3s内的位移为1m,故A正确;甲质点在0~1s内位置不变,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乙质点的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发生变化,说明加速度发生变化,故C错误;乙质点的速度一直为正值,说明速度方向不变;一直向一个方向运动,故D正确.故选A、D.
答案:AD
12.解析:A对:两物体的速度都为正值,所以运动方向相同.B错:0~4s内,B的速度大,B运动得快,4~6s内,A的速度大,A运动得快.C对:t=4s时,A、B两物体的速度都为5m/s,所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D错:从图像上可以看出,B的斜率比A的斜率大,所以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答案:AC
13.解析:(1)打点计时器是记录运动物体时间和位移的仪器,均使用交变电源,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当交变电源频率为50Hz时,它每隔0.02s打一次点.
(2)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交变电源,故B错误;实验时应先启动电源,再拉动纸带,故C错误.
答案:(1)时间 位移 220V 0.02 (2)B、C
14.解析:(1)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为交流电,频率为50Hz,周期为0.02s,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
(2)电磁打点计时器在随物体一起运动的纸带上每隔0.02s打下一个点,点的间隔就反映了物体的位置变化情况,所以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位移,通过数点的多少可以得到运动的时间间隔.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不能直接得到.故选A、B.
(3)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低压交流电,A错误;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点稳定后,再让物体运动,B错误;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周期越小,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C正确;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相同时间内物体的位移越小,物体运动的越慢,D错误,故选C.
(4)BD段的平均速度为:eq \(v,\s\up6(-))BD=eq \f(xBD,2T)=eq \f((1.90+2.38)×10-2,2×0.1)m/s=0.21m/s;DF段的平均速度为:eq \(v,\s\up6(-))DF=eq \f(xDF,2T)=eq \f((2.88+3.39)×10-2,2×0.1)m/s=0.31m/s.
答案:(1)交流 0.02 (2)AB
(3)C (4)0.21 0.31
15.
解析:设汽车与超声波相遇在C点,用时为t,汽车从C到D用时仍为t,减速到零,xAD=20m,汽车匀减速运动,由逆向思维得xAC∶xCD=3∶1,xCD=5m,xAC=15m,对超声波t=eq \f(x+xCD,v)=eq \f(340m,340m/s)=1s,对汽车刹车xCD=eq \f(1,2)at2,a=10m/s2.
答案:10m/s2
16.解析:(1)位移的大小
x=2eq \r(3002+4002)m=1000m
路程s=400m+600m+400m=1400m
(2)平均速度的大小
eq \(v,\s\up6(-))x=eq \f(Δx,Δt)=eq \f(1000,960)m/s=1.04m/s
平均速率
eq \(v,\s\up6(-))s=eq \f(Δs,Δt)=eq \f(1400,960)m/s=1.46m/s
答案:(1)1000m 1400m (2)1.04m/s 1.46m/s
17.解析:(1)由位置—时间图像可知,在开始5s内,质点先由x1=10m到x2=30m,再返回到x3=0,总路程为l=20m+30m=50m.
开始5s内的位移为Δx=x3-x1=-10m,
开始5s内的平均速度为eq \(v,\s\up6(-))=eq \f(Δx,Δt)=eq \f(-10,5)m/s=-2m/s,平均速度方向沿x轴负方向.
(2)由xt图线斜率可得出各段速度,作出vt图像如图所示.
答案:(1)50m 2m/s,方向沿x轴负方向 (2)图像见解析
18.解析: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脉冲时,超声波经过t1的时间到达汽车,
t1=eq \f(0.6s,2)=0.3s,
汽车距测速仪x1=v波t1=340m/s×0.3s=102m;
测速仪第二次发出超声波脉冲时,超声波经过t2的时间到达汽车,
t2=eq \f(2.2s-1.8s,2)=0.2s,
汽车距测速仪x2=v波t2=340m/s×0.2s=68m;
汽车收到两次超声波脉冲时距离测速仪的距离差
x=x1-x2=102m-68m=34m,
经过时间
t=1.8s+0.2s-0.3s=1.7s,
汽车的速度
v=eq \f(Δx,Δt)=eq \f(34m,1.7s)=20m/s
答案:20m/s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质点 参考系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质点 参考系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易混概念,v-t图像的分析,纸带类问题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