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课后落实8电容器的电容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练习题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7063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课后落实8电容器的电容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练习题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7063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课后落实8电容器的电容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三册练习题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6/1270638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4 电容器的电容同步训练题
展开电容器的电容
(建议用时:40分钟)
◎题组一 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的理解
1.下列关于电容器的相关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戊
A.图甲为电容器充电示意图,充完电后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两极板间的电压U等于电源的电动势E
B.图乙为电容器放电示意图,放电过程中电流大小保持不变
C.图丙为电解电容器的实物图和符号,图丁为可变电容器及其符号,两种电容器使用时都严格区分正负极
D.图戊中的电容器上有“5.5 V 1.0 F”字样,说明该电容器只有两端加上5.5 V的电压时电容才为1.0 F
A [题图甲为电容器充电过程,电容器上极板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故上极板带正电,充完电后两极板间的电压U等于电源的电动势E,故A正确;题图乙为电容器放电过程,若电容器上极板带电荷量为+Q,则放电过程中通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从右向左,且电流逐渐减小,故B错误;题图丙为电解电容器的实物图和符号,图丁为可变电容器及其符号,前者使用时严格区分正负极,后者没有,故C错误;题图戊中的电容器上有“5.5 V 1.0 F”字样,说明该电容器两端电压最大值为5.5 V,而电容与电容器的电压及电荷量均无关,总是为1.0 F,故D错误。]
2.某同学利用电流传感器研究电容器的放电过程,他按如图甲所示连接电路。先使开关S接1,电容器很快充电完毕,然后将开关掷向2,电容器通过R放电,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乙所示。他进一步研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对曲线的影响,断开S,先将滑片P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再重复以上操作,又得到一条It曲线,实验发现,放电时间比原来延长。针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甲
乙
A.因放电时间延长,所以新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将增大
B.因两次放电的电荷一样多,所以新曲线会与原曲线重合
C.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随所储存的电荷量的减少而减小
D.图乙中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电容器放电过程中放出的电荷量
D [It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电容器放电的电荷量,故D正确;两次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CE没有变化,所以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不变,故A错误;将滑片P向右移动后,放电电荷量不变,但时间延长,所以图线与纵轴和横轴的交点变化,图像不重合,故B错误;在放电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与所储存的电荷量无关,故C错误。]
◎题组二 对电容器电容的理解
3.如图是一个电解电容器,由标注的参数可知( )
A.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为450 V
B.当电容器的电压低于450 V时,电容器无法工作
C.给电容器加90 V电压时,电容器的电容为200 μF
D.电容器允许容纳的最大电荷量为0.45 C
D [由标注的参数值可知,450 V指的是工作的额定电压,不是击穿电压,低于450 V的时候,电容器也可以工作,故A、B错误;电容器的电容值由其内部构造所决定,与其工作电压无关,故C错误;由C=可得,Q=UC=450×1 000×10-6 C=0.45 C,故D正确。]
4.如图所示为一只极距变化型电容式传感器的部分构件示意图。当动极板和定极板之间的距离d变化时,电容C便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容C的变化就可知道两极板之间距离d的变化情况。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C与d之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是( )
A B C D
A [由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C=可知,电容C与两极板之间距离d成反比,在第一象限反比例函数图像是双曲线的一支,选项A正确。]
5.如图所示,电源A两端的电压恒为6 V,电源B两端的电压恒为8 V,当开关S从A扳到B时,通过电流计的电荷量为1.2×10-5 C,则电容器的电容为( )
A.2×10-5 F
B.1.5×10-6 F
C.6×10-4 F
D.8.6×10-7 F
D [当开关S接A时,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所带电荷量Q=CUA,当开关S扳到B时,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所带电荷量Q′=CUB,该过程中通过电流计的电荷量ΔQ=Q+Q′=C(UA+UB)=1.2×10-5 C,解得电容C≈8.6×10-7 F,选项D正确。]
◎题组三 常见电容器
6.关于以下四幅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图所示为可变电容器,动片旋出时可以使其与定片的距离增大,从而改变电容
B.乙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储存电荷
C.丙图中电容器只要与电源相连,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不为零
D.丁图所示是电解电容器,电容器表面所标电压80 V为击穿电压
B [题图甲所示为可变电容器,动片旋出时与定片的距离不变,通过减小极板间的正对面积来改变电容,A错误;题图乙构成一个简易的电容器,能够储存电荷,B正确;题图丙中,在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电流表的读数不为零,电路稳定时电流表的示数为零,C错误;题图丁所示是电解电容器,电容器表面所标电压80 V为额定电压,小于击穿电压,D错误。]
◎题组四 平行板电容器的动态分析
7.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源连接,上极板A接地,一带负电的油滴静止于电容器中的P点,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B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
A.带电油滴所受静电力不变
B.P点的电势将升高
C.带电油滴在P点时的电势能增大
D.电容器的电容减小,极板带电荷量增大
B [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由于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不变,根据E=得知板间场强减小,油滴所受的静电力减小,则油滴将向下运动,故选项A错误;板间场强E减小,而P点与上极板间的距离不变,则由公式U=Ed分析可知,P点与上极板间电势差将减小,而P点的电势低于上极板的电势,则知P点的电势将升高,由带电油滴原来处于平衡状态可知油滴带负电,P点的电势升高,则油滴在P点时的电势能将减小,故选项B正确,C错误;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知,电容器与电源相连,则U不变,当C减小时,则极板带电荷量Q也减小,故选项D错误。]
8.(多选)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平行放置,构成一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源给电容器充电。则( )
A.保持S闭合,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
B.保持S闭合,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电介质,则极板上的电荷量增大
C.断开S,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D.断开S,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电介质,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大
BC [S闭合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不变,板间距离d减小,场强E=增大,A错误;插入电介质后,由C=,可知电容C增大,由C=可知,U不变,电荷量Q增大,B正确;断开S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不变,两极板间距离d减小,电容C增大,由C=,可知电势差U减小,C正确;插入电介质后,电容C增大,两极板间电势差U减小,D错误。]
9.工厂在生产纺织品、纸张等绝缘材料时为了实时监控其厚度,通常要在生产流水线上设置如图所示传感器。其中A、B为平行板电容器的上、下两个极板,上、下位置均固定,且分别接在恒压直流电源的两极上。当流水线上通过的产品厚度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减小
B.A、B两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
C.A、B两板上的电荷量变小
D.有电流从a向b流过灵敏电流计
D [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C=可知,当产品厚度增大时,导致εr增大,电容器的电容C增大,选项A错误;根据Q=CU可知,电容C增大,U不变,极板带电量Q增加,选项C错误;电容器充电,电流从a向b流过灵敏电流计,选项D正确;两板之间的电势差不变,板间距不变,两板间电场强度E=不变,选项B错误。]
10.(多选)传感器是把非电学量(如速度、温度、压力等)的变化转换成电学量的变化的一种元件,在自动控制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是测定液面高度h的电容式传感器,在金属芯柱的外面涂上一层绝缘物质,放入导电液体中,金属芯柱和导电液体构成电容器的两个极板,金属芯柱外面的绝缘物质就是电介质。测出电容器电容C的变化,就可以知道h的变化情况,两者的关系是( )
A.C增大表示h增大
B.C增大表示h减小
C.C减小表示h减小
D.C减小表示h增大
AC [根据h的变化可以判断两极板正对面积的变化,从而判断电容C的变化。由C∝知,εr、d一定时,电容器的电容C增大,表明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增大了,即液面高度h增大,所以A正确;同理,C减小时,表明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减小了,即液面高度h减小,所以C正确。]
11.如图所示,水平金属板A、B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带电油滴处于静止状态。现将B板右端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两金属板表面仍均为等势面,则该油滴( )
A.仍然保持静止 B.竖直向下运动
C.向左下方运动 D.向右下方运动
D [两极板平行时带电粒子处于平衡状态,则重力等于电场力,当下极板旋转时,板间距离增大,根据E=可知,电场强度减小,电场力小于重力;由于电场线垂直于金属板表面,所以电荷处的电场线如图所示,所以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偏向右下方,故粒子向右下方运动,选项D正确。]
12.如图所示,把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接在电压U=10 V的电源上,现按下列四个步骤进行操作:(1)合上开关S;(2)在两极板中央插入厚为的金属板;(3)打开开关S;(4)抽出金属板,则此时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为( )
A.0 B.10 V
C.5 V D.20 V
D [每个步骤造成的影响如下:
(1)合上开关S,电源对电容器充电,至电压为U,设电容器电容为C1,则带电荷量Q1=C1U,两极板间形成一个匀强电场,场强为E1=。
(2)插入金属板,金属板的两侧出现等量异种的感应电荷,上下形成两个匀强电场区域,其宽度均为。由于整个金属板为等势体,则A极板与金属板之间、金属板与B极板之间的电势差均为,因此两极板间电场强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即E2=2E1(如图所示)。由C1=、U=及E1=,可得E2=,在插入过程中,电源必须对A、B两极板继续充电,极板上电荷量增加为原来的2倍,即Q2=2Q1。
(3)打开开关S,A、B两极板所带的电荷量保持不变,即Q3=Q2=2Q1。
(4)抽出金属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1,而电荷量为2Q1,所以两极板间电势差变为=2U=20 V。]
13.如图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接在U=12 V的直流电源上,电容C=3.0×10-10 F,两极板间距离d=1.2×10-3 m,g取10 m/s2。
(1)求该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2)若板间有一带电微粒,其质量为m=2.0×10-3 kg,恰在板间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微粒带电荷量为多少?带何种电荷?
[解析] (1)由题意可得U=12 V,C=3.0×10-10 F,
根据公式C=可得
Q=CU=3.0×10-10×12 C=3.6×10-9 C。
(2)对于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场有E=;粒子在电场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电场力,所以微粒带负电,根据二力平衡,有mg=Eq,联立可得q== C=2.0×10-6 C。
[答案] (1)3.6×10-9 C (2)2.0×10-6 C 负电
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磁场 磁感线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磁场 磁感线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磁场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3 电场 电场强度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3 电场 电场强度练习,共7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1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随堂练习题,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