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268683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案设计,共3页。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 文 园 地(第2课时)【正文】一、 教材分析部编本三下第三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这堂课是第2课时,我把教学内容定为“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2个板块。其中,“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这两项内容都是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表达。一是照样子用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说清楚某个手工活动的过程,引导学生学着《纸的发明》中写蔡伦如何造纸的内容,联系按先后顺序进行有序表达。二是仿照《赵州桥》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的有关段落写一段话,通过仿写,尝试将阅读中获得的“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方法加以运用。“日积月累”安排了一组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要求学生积累这些四字词语,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而且能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按先后顺序进行有序表达、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及积累四字词语。难点是按先后顺序进行有序表达、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为突破重难点,笔者一方面通过带领学生课堂上捏泥人、赏泥人、写泥人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借助“当小老师”、“同桌合作”等学习策略,助推学习的进程,将学习目标在课堂上真实落地。二、 教学目标1.能按照活动的步骤,介绍捏泥人的过程。2.能说出有关自然段的段式特点,并模仿写一段话。3.了解、积累“文房四宝”等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四字词语。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粘土或橡皮泥。教师准备:字卡、粘土、课件 四、 教学过程一、单元回顾,导入新课: 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中国传统文化这座宝殿,感受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一)学捏泥人说一说1.出示古代泥人摊子的图片,简介捏泥人这门传统艺术,带领学生一起捏一个泥人的头部。师边捏边介绍做的过程,学生同步跟做: 取适量的橡皮泥搓成一个圆球;另取少许另外颜色的橡皮泥按扁,贴在圆球的上方,这就是小泥人的头和头发;再取两小粒贴在头发下方做眼睛;用笔尖点出眼珠;最后挖出一个小嘴巴。2.回忆刚才捏的过程,用了哪些动作?指名说,随机板书动词。搓 按 贴 点 挖布置学习任务:回家向父母介绍今天课堂上捏泥人的过程。学习方法:打开课本46页,自己读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部分,说说发现。生读后发现:这段话是借助流程图来介绍纸的发明过程的;流程图里都是动词,并且是按照先后的顺序排列的。补充板书,将先前的动词排列成一幅流程图。生自由练习按照流程图来说捏泥人的过程。指名说,随机评价,同桌互说。(二)欣赏泥人写一写1. 出示教材中的两段话,指名读,引导学生发现这两段话在表达上的共同点:围绕一句话来写有的…有的…师生合作再读。2. 欣赏一组泥人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他们在造型、动作、服装等方面的丰富有趣,指名说。动手写一写,完成导学单上的写话。投影反馈,按两大要素进行星级评价,鼓励写得生动、有趣。小组互评。(三)日积月累记一记出示“日积月累”,齐读。交流课前预习:导学单第1题,组内交流后再请小老师上台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知识。多形式背诵记忆:师生合作背诵、男女合作背诵。拓展,读一读:五行:金木水火土五音:宫商角徵羽五谷:稻黍稷麦菽五味:酸甜苦辣咸二、小结下课,引发感叹: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了中国传统文化这座宝殿,捏泥人、赏泥人、写泥人,还记住了日积月累中的知识,让我们不由得发出感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五、板书设计 注:此课在2019年4月23日 “施燕红特级教师工作室”研修活动中展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词句段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小试牛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