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0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0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共3页。
课题
纸的发明
课型
精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创、携”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累、鲜”,会写“术、伟”等12个字,会写“造纸术、伟大”等3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4.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学
重难点
能根据要求和提示,提取关键信息,说清楚纸的发明过程。
能解释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能够传承下来的原因,感受中国造纸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教学设计
备注
板块一:疏通字词,读通课文。
导入:我国历史悠久,是文明古国。在历史上,我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指生说一说我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生齐读第1自然段。
生自由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并用不同的记号标画:①人们先后用了哪几种材质来记录文字?②每种材质有什么不足之处?
指生轮读课文,师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和书写。
多音字:累,切,便,鲜,组词辨义。
录,上面部分要与“寻”的上半部分作区分,横要长;下面部分不是“水”,书写时进行指导。
欧,右半边为“欠”。
社,左半边为示字旁。
板块二:聚焦记录方式
指生读第1自然段,并在组内交流完成以下表格。
时间
材料
不足之处
几千年前
起先
龟甲和兽骨
或者青铜器①
用刀刻或铸刻(记录不方便)
后来
竹片、木片②
很笨重,不方便
再后来
帛
价格太贵
注:①②要在课件中展示图片,也可以给学生介绍字体。
指生读第2自然段,并在组内交流将表格补充完整。
时间
材料
不足之处
几千年前
起先
龟甲和兽骨
或者青铜器①
用刀刻或铸刻(记录不方便)
后来
竹片、木片②
很笨重,不方便
再后来
帛
价格太贵
蚕茧薄片
两千多年前
麻
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生齐读第2-3自然段。
指生根据表格,用自己的话介绍造纸术发明前的记录方式的变化过程。师相机指导,让学生在介绍缺点的时候可以用上“但”“但是”或者“不过”这样表示转折的词语。
板块三:聚焦“造纸术”
生齐读第4自然段。说一说造纸术发明的大概时间和发明者。(大约1900年前,蔡伦)
指生读第4自然段第2句,圈画其中的动词,并完成填空。
1)课件出示:剪碎或切断→(浸)(捣烂)→(捞)(晒干)
2)这次造纸术的原料是什么?(树皮、麻头、破布等原料)
3)指生根据课件提示,介绍造纸过程。
3.指生读第4自然段第3句话,说一说蔡伦的造纸术为什么传承了下来?(原料容易得到,价格又便宜)
4.指生读第5自然段,了解造纸术的传播过程。
板块四:复述课文,课堂小结。
根据课后第一题的提示,学生在小组内讲述纸的发明经过。
主题归纳,生齐读并做笔记:
课文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告诉人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案设计,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0 纸的发明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通课文,整体感知,梳理时间脉络,了解文段大意,五段,设置疑问,布置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0 纸的发明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