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同步练习题
展开1.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与其他植物不同的是( )
A. 桃树的嫁接 B. 用番茄藤进行扦插
C. 南瓜用种子繁殖 D. 马铃薯用带芽的块茎繁殖
2.“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茎的功能是( )
A. 支持 B. 贮藏
C. 输导 D. 生殖
3.下列哪一种繁殖方式不能保持果树原有的优良性状?( )
A. 扦插 B. 嫁接
C. 压条 D. 用种子繁殖
4.下列的无性生殖方式中,能将两种植物的特性结合在一起的是( )
A. 嫁接 B. 扦插
C. 压条 D. 组织培养
5.如图依次为葡萄、马铃薯、酵母菌、水蜜桃四种生物的无性生殖方式,其中属于出芽生殖的是( )
A. B.
C. D.
6.秋海棠的叶能生芽,这些芽都能生成新的植株,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
A. 出芽生殖 B. 分裂生殖
C. 配子生殖 D. 营养生殖
7.要让一株桃树上有的枝条开红花,有的枝条开白花,园艺师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种子繁殖 B. 孢子生殖
C. 嫁接 D. 扦插
8.紫薯淀粉含量高,味香面沙口感好,比普通红薯(地瓜)更受人们喜爱,采用扦插的方式既能加快繁殖,又能( )
A. 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 B. 促进发生变异
C. 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D. 保持高产
9.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 )
A. 能否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B. 能否进行细胞分裂
C. 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D. 有无细胞数量的增多
10. 葡萄不能用下列哪种方式繁殖( )
A. 种子繁殖 B. 孢子生殖
C. 扦插 D. 嫁接
二.连线题
将下面左面与右面的繁殖方式相连接:
小麦 嫁接
马铃薯 分株
葡萄 扦插
梨 孢子
海带 种子
三.综合题
1.被子植物是现代植物界中种类多、分布广、适应性强的一个类群.绝大多数被子植物不但可以通过双受精进行有性生殖,也可以利用营养器官进行无性生殖.如图为被子植物有性生殖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的生殖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类,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 。
(2)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需要依次完成 等生理过程。
(3)从进化上看,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高等,更有利于植物 。但无性生殖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个体,并能保持 。
2.果农常采用租蜜蜂进大棚的方法为樱桃树授粉,既节约人工成本,又提高樱桃的坐果率和果品品质.优质樱桃上市早,价格高,经济效益可观.果农还常采用白天适当增加棚内CO2浓度,夜晚适当降低棚内温度的方法,来提高樱桃的产量.请分析回答:
(1)常言说:樱桃好吃树难栽.而果农通过嫁接的方式(如图甲所示)很容易栽培优质樱桃,保证樱桃嫁接成功的关键是 。
(2)利用蜜蜂给樱桃传粉,如右图乙所示,蜜蜂在采蜜过程中,将花粉“带”到雌蕊的柱头上,萌发形成[1] ,当受精完成后,[ ] 就发育成果实;樱桃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生殖。
(3)白天,适当增加棚内CO2浓度可提高樱桃产量,原因是 ,夜晚适当降低棚内温度,也可以提高樱桃产量,原因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花粉落到柱头上后,长出花粉管,再通过花柱伸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具有精子,胚珠内有卵细胞,花粉管进入胚珠后,释放出精子,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受精,像这样,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A、桃树的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出完整的植物体,属于无性生殖,不符合题意。
B、扦插时剪取一段带有芽的枝条,将其下部插入湿润的土壤中,然后长出新个体,是无性生殖的一种方式,不符合题意。
C、南瓜用种子繁殖,经过了两性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符合题意。
D、马铃薯利用块茎繁殖,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属于无性繁殖,不符合题意。
2.C
3.D
解析:常见的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和组织培养,无性繁殖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无性生殖的优点是: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较为一致,所以利于保持植物的优良性状,短期内可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植株,有性生殖过程中种子胚内的遗传物质来自不同的个体,发生变异的几率大,有利于培育出新品种,因此,用种子繁殖不能保持果树原有的优良性状。
4.A
5.C
解析:出芽生殖是由亲代体表细胞分裂产生子代,在一定部位长出与母体相似的芽体,即芽基,芽基并不立即脱离母体,而与母体相连,继续接受母体提供养分,直到个体可独立生活才脱离母体,是一种特殊的无性生殖方式,如酵母菌、水螅等。“出芽生殖”中的“芽”是指在母体上长出的芽体,而不是高等植物上真正的芽的结构,营养生殖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来进行繁殖,只有高等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因此,它是高等植物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低等的植物细胞不可能进行营养生殖,而出芽生殖是低等植物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A、利用葡萄糖的茎进行生殖,即扦插,茎属于营养器官,因此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马铃薯利用块茎的芽进行繁殖,也属于扦插,因此属于无性生殖中的营养生殖,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身上的芽体进行生殖,符合出芽生殖的特点,因此属于出芽生殖,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水蜜桃是利用嫁接进行的无性生殖,故不符合题意。
6.D
7.C
8.A
解析: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甘薯、葡萄、菊花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扦插过程中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9.C
解析:无性生殖是不经生殖细胞的两两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是由体细胞进行的繁殖就是无性生殖.而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可见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10.B
解析:植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的方式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常见的无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压条.而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发育成胚,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产生种子,并以种子进行繁殖。只有孢子植物不结种子,但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因此葡萄不能孢子繁殖。
二.连线题
将下面左面与右面的繁殖方式相连接:
小麦 嫁接
马铃薯 分株
葡萄 扦插
梨 孢子
海带 种子
三. 综合题
1.(1)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
(2)开花、传粉、受精
(3)度过不良的环境;亲本的优良性状
解析:(1)、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而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
(2)、被子植物的花开放之后,要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发育成果实和种子,因此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需要依次完成开花、传粉、受精等生理过程。
(3)、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此种生殖方式更有利于植物度过不良的环境。而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如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性状一致的个体,并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2. (1)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2)花粉管;[2]子房;有性
(3)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棚内CO2浓度,增强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分解
解析:(1)、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
(2)、当一朵花开发之后必须完成传粉与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传粉是指雄蕊的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受精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如图乙,蜜蜂在采蜜过程中,将花粉“带”到雌蕊的柱头上,萌发形成1花粉管,花粉管伸长,穿过花柱,到达子房,进入胚珠内部后,释放出两粒精子,其中一粒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粒与中央的两个极核融合,完成双受精过程。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2子房进一步发育为果实。像这种在生殖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有性生殖。
(3)、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棚内CO2浓度,增强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可提高樱桃产同时夜晚适当降低棚内温度,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分解,使更多的有机物得以剩余,也可以提高樱桃产量。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a href="/sw/tb_c3888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a>,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植物的生殖当堂检测题,共4页。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