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听乐赏画 红旗颂教学设计
展开让学生体验调性转换和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感受管弦乐曲《红旗颂》的宏伟气势。
通过欣赏《红旗颂》,让学生了解“红旗”象征着革命,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学情分析
交响序曲《红旗颂》为作曲家吕其明所作,1965年5月作为“上海之春”的开幕曲首次演出。作曲家以充满激情的笔赞颂了象征革命的红旗,尽情歌颂了毛主席,歌颂中国共产党,讴歌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作品采用《红旗颂》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结构,乐曲开始是引子,嘹亮的小号奏出以国歌为素材的号角音调,再配长笛、短笛、双簧管吹奏出明丽的颤音,小提琴则以滚动的平行七和弦音型为之衬托,展现出彩霞满天、红旗如海、人群如潮的壮丽图景。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听辨出主题音调的不同速度和调性转换。
教学难点:学生联想不同速度的主题音调情景。
4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上课,带领同学听音乐《歌唱祖国》踏步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 师:同学们,我们的国旗是什么?
生 :五星红旗
2.师:那国旗为什么是红色的呢?
生:(是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象征着革命,是我们的信仰)
师:对,同学们说的非常棒,红旗象征着革命,是我们的信仰。它火热炽热,燃烧着无数先烈血染的风采。红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以歌颂红旗为主题的管弦乐曲《红旗颂》。
三.欣赏《红旗颂》第一部分
1.欣赏乐曲第一部分“红旗”主题旋律的片段。
提问:乐曲的情绪怎样,联想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景?谈谈听后的心理感受。
2.出示主题曲调的歌谱,教师跟琴教唱学生唱谱。
3.再次欣赏第一部分,设问:
1.)乐曲以一开始的音调你熟悉吗?是取材于哪一首歌曲的音调?(国歌)
2.)第一部分音乐主题出现了几次?再次出现时有什么变化?(音调升高,情绪更加热烈)
3.)分组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4.学生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四.欣赏《红旗颂》第二部分
仔细倾听第二部分音乐片段,这里的音乐在节奏和速度上有什么变化,与哪里的旋律相似,请用简单的动作配上音乐的节奏和速度动一动,想象这里的音乐片段描写什么场景。
(速度加快、力度加强、进行曲风格、坚定有力:表现英勇的战士建设新中国的信心)
五.欣赏《红旗颂》第三部分
1.提问:第三部分是哪一部分的再现?在乐曲的速度、力度的变化下,以及管弦乐器的演奏下乐曲情绪有什么变化?
2.听完这首《红旗颂》,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品:
《红旗颂》作于1965年,它是一首赞美红旗的颂歌,乐曲以舒展、优美的颂歌为主题,给我们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第一面国旗升起的情景,表现了中国人民在五星红旗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情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乐曲融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东方红》和《国际歌》的旋律音调,主题具有颂歌性质,气息宽广,情绪激昂,气势磅礴。
六.完整欣赏《红旗颂》
1.欣赏全曲,用多媒体展示画面文字,帮助学生理解乐曲的具体内涵。
2.分析曲式结构:
情绪 节奏 速度 力度
引子 国歌音调 催人奋进 紧凑 中速稍快 F
第一乐段 红旗主题 歌颂赞美 舒展 中速稍慢 MF
转调:明亮辉煌
第二乐段 峥嵘岁月 柔和、抒情 舒展 中速稍慢 P转F
进行曲风格:坚定有力 紧凑 中速稍快 F转FF
第三乐段 红旗再现 歌颂赞美 舒展 中速稍慢 SF
尾声 国歌音调 FF
曲式结构:引子+A+B+A+尾声(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七.活动探讨
师:同学们,人们赞红旗,颂红旗,用最美的旋律对红旗赞扬,你们听了以后有什么感想?想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对红旗的赞扬呢?
生: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长大能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是对我们红旗最好的赞扬
七.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很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红旗颂》,希望这首乐曲能长久的印在大家的心目中,时刻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用我们的行动来热爱我们的祖国,为我们的祖国建设尽自己的一份力,最后让我们一起在嘹亮的《歌唱祖国》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多媒体播放“歌唱祖国”)
七年级上册听乐赏画 红旗颂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听乐赏画 红旗颂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师生问好,导入,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欣赏 包楞调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欣赏 包楞调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听乐赏画 红旗颂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听乐赏画 红旗颂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