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件PPT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说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了解作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又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著有《柳河东集》。
《永州八记》与《小石潭记》
作者曾被贬为永州司马,结合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写下了有连续性的、精美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永州八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示闽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水经注》是地理书,对景物多客观描写,少主观感情的流露。而柳宗元的山水州记则把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小石潭记》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此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用简洁清隽的语言,刻画荒远地区秀丽奇特的自然风景,叹息它的被埋没,寄托自己愤懑不平的苦闷心情,并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篁竹( ) 清冽( )卷( )石底 为坻( )为嵁 ( ) 佁然( )参差( )披拂 俶( )而远逝 悄( ) 怆( ) 幽邃( ) 翕( )忽 青树翠蔓(wàn)
再读课文,用我觉得小石潭很 ,说说你对小石潭的感受。
游石潭寄情山水忧难遣绘美景融意词句愁自知
1.小生:古义:年轻人。(崔氏二小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今义:前往,到某处。
3.闻:古义:听到、听闻。(闻水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今义:住。
5.布:古义:映,显现。(影布石上)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6.许:古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数目不确定,等同于现今口语中常说的:“左右”“上下”。(潭中鱼可百许头)今义:允许、准许。
7.佁(yǐ)然:古义:呆呆的样子。(佁然不动)今义:静止的样子。
8.清:古义:凄清;冷清。(以其境过清今义)今义:清晰,清净等。
9.以为:古义:作为(全石以为底)今义:认为等。
1.可:(1)大约。表示估计数目。(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能够。(明灭可见;不可久居)
2.从:(1)介词,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跟随。(隶而从者)
3.清:(1)形容词,清澈。(水尤清冽)(2)形容词,凄清。(以其境过清)
(二)一词多义
4.差:(1)形容词,长短不一。参差不齐(参差披拂)(2)动词,交错。(其岸势犬牙差互)
5.见:(1)通“现”,出现。(才美不外见)(2)看见,动词。(明灭可见)
6.乐:(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2)逗乐。(似与游者相乐) 7.以:(1)介词,因为。(以其境过清)(2)连词,而。(卷石底以出)(3)介词,用把全(quán石以为底)
8.而:不译,(1)表承接关系。(乃记之而去)(2)表并列关系。(隶而从者)(3)表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9.游:(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2)游览。(同游者)
10.环:(1)玉环。(如鸣佩环)(2)环绕。(四面竹树环合)
11.为:(1)动词,作为。(卷(quán)石以为底)(2)动词,成为。(为岩)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方位状语,向西。2.下见小潭。下: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日光下澈。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澈 :形容词作动词,照到。
5、俶尔远逝。远:形容词作状语,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寒冷。
10.如鸣珮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乐:意动用法,感到快乐。
12.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作为随从。从,跟从。
13. 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逗乐。14. 近岸。近: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
15. 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形容词作量词,大约。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走,往来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两岸的形状像犬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久留,就题字离去。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来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第一段,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生动形象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作者被悦耳的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内心之“乐”,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作者发现小石潭运用什么写法?
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使读者随着作者的脚步一同游览,并感受作者发现小石潭的喜悦心情和探求乐趣。
第二段,讨论下列问题: 1.本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2.潭水有什么特点?用的是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3.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描写了潭水 、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2.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突出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3.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游鱼的静态和动态迅速更替,呈现盎然生机,同时,鱼与游者相乐,表现作者在赏景中的心理状态:人与自然、内心与外物,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
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它像蛇行参差那样曲折 ,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用犬牙来比喻岸势的参差不齐,这三个比喻形象生动的写出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
不仅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凄苦的心境,寓情于景,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揭示主旨。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本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
作者围绕小石潭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 流——潭中气氛; 整体特点:幽深冷寂。 整体感受:孤凄悲凉.
本文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渲染了凄清的气氛,抒发了作者遭贬后的孤寂悲凉。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0 小石潭记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10 小石潭记集体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10小石潭记ppt、10小石潭记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10 小石潭记背景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永州八记》,读准字音,朗读课文,字词归纳,课堂探究,课文总结,拓展借景抒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