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4.4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第2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6535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4.4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第2课时) 同步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26535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2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2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拓展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关于植物体内导管和筛管的功能,正确的说法是( )
A. 筛管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B. 导管向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C. 筛管向上运输有机物 D. 导管向下运输有机物
2.有些不法分子盗剥名贵植物杜仲的树皮作药材,致使树木死亡。其原因主要是破坏了树皮中的( )
A. 导管 B. 筛管 C. 髓 D. 形成层
3.观赏植物滴水观音的叶片会“吐水”,这些水分是根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来的,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
A. 在导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B. 在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C. 在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D. 在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4.有消息报道称,科学家们首次利用仪器“听到”并记录下树木“喝水”时发出的声音,以下关于树木“喝水”的讨论,不正确的是( )
A. 树木“喝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B. “喝水”时,无机盐一定会“搭便车”,“跑”到树木的各个部分
C. 听到“喝水”声时,排出叶片气孔的气体必定有水蒸气
D. “喝”进的水一定会沿着根、茎、叶中的筛管运送到树木各处
5.土壤中的水分被植物的根吸收后,要通过如图哪一种组织向上运输( )
A. B. C. D.
6.小梅把几滴香水加到小花瓶的水中,瓶内放入几株鲜花,不久从花叶上能闻到此香水的缕缕香气,这主要和植物的哪个功能有关( )
A. 导管的输导作用 B. 筛管的输导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呼吸作用
7.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图中已对枝条的两个部位的树皮进行了环剥。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_______,原因是环剥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通道________。
(2)该实验还说明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枯萎,这是因为________通过茎的________向上运输。
二、拓展题
8.树洞画女孩王月绘树洞画轰动全国,央视称其“感动冬天”,三台郪江是春秋战国时期郪王国的都城,那里有很多千年古树,有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空心洞。可是,这样的古树还是照样枝繁叶茂。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主要是古树的( )
A. 全部韧皮部 B. 部分韧皮部 C. 全部木质部 D. 部分木质部
9.某棵树有四个大的树枝,某人把其中一个大树枝的茎的树皮进行了环剥,则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 被环剥了树皮的树枝逐渐枯死,其余树枝正常生活
B. 整棵树逐渐枯死
C. 整棵树仍可继续生活
D. 被环剥树皮的树枝正常生活,其余树枝逐渐枯死
10. 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经验的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B. 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C. 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D. 阻止形成层的分裂,促进果实的发育
11.在“证明有机物的运输”实验中,选取两枝带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的原因是( )
A. 实验有可能失败,选取两根可以保证实验成功 B. 实验过程有比较,现象更明显
C. 一枝现象不明显,可以用第二枝 D. 两枝是多余的,没有必要用
12.在探究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
A. 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
B. 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
C. 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
D. 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
13.下图是“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是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
(2)②是________,其功能是________;
(3)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中运输的基本路径是 (填字母)。
A. 叶中筛管→茎中筛管→根中筛管
B. 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中筛管
C. 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
D. 叶中导管→茎中导管→根中导管
三、拓展题
14.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
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
③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
④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
(1)实验中对两枝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
(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
(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________的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题
1.【答案】 B 2.【答案】 B 3.【答案】 B 4.【答案】 D 5.【答案】 B 6.【答案】 A
7.【答案】 (1)B;筛管(2)水分;导管
二、拓展题
8.【答案】 D 9.【答案】 C 10.【答案】 A 11.【答案】 B 12.【答案】 D
13.【答案】 (1)根毛;吸收水和无机盐(2)导管;输送水和无机盐3)C
三、拓展题
14.【答案】 (1)作对照(2)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在树皮内(合理即可)3)环割切口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精品练习,文件包含物质的运输docx、茎的结构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节 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第2课时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中档题,拓展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3节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第2课时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中档题,拓展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