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3课 水墨画(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初步学会墨竹的绘画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绘画能力和欣赏水平。
体会和感受写意中国画的笔墨情趣,提高孩子们对中国画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墨竹的结构特征。
2墨竹绘画的基本步骤和技法。
教学难点
竹叶组合的虚实、浓淡变化的理解和掌握。
竹子形态变化的表现。
教学准备
教师:中国画绘画工具
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画(板书中国画)。
据李老师了解你们都是第一次接触中国画,课前老师让大家去了解中国画的相关知识,你们了解到了什么? 生:,,,,,
师:“中国画,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格气质,以其鲜明的特点和风格呢在世界画苑上独具体系,是中国独有画种。
中国画远在两千多年前就出现在战国时期的纺织品上,也就是说中国画的历史至少有两千多年了。每次,给学生上课呢,我会特别自豪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你们自豪吗?
这是马王堆汉墓帛画在长沙马王堆出土来自我的故乡,长沙王夫人辛追,这幅帛画描绘的是天地人。
师:“首先,请问什么是“中国画”? 生:,,,,
教师小结:中国画是用毛笔蘸水,墨,中国画颜料作画于绢或者宣纸上的画,也叫“国画”。
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画的题材分类(山水画 人物画 花鸟画)。
技法分类(写实 写意 工笔)。
历朝历代都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中国画大家,你们知道哪位大家吗? 生:,,,,,
师:今天我们在学习中国画之前,也来认识一位中国画家。他是谁?有同学知道吗?
生:郑板桥 师: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我们来欣赏几幅郑板桥的竹。 (课件六课件七)接下来我们欣赏两幅郑板桥画的竹子。
师:今天我们也来画竹。(板书竹)竹是君子的象征,为无数人士所喜爱。古今文人墨客对竹充满了赞赏,留下了大量的诗画作品。
(课件八、课件九、课件十)竹的画法很多,有翠竹、朱竹、墨竹,今天我们来学习墨竹(板书墨)
现在李老师画给大家看
教师演示:
A竹分竹干、竹枝、竹叶。
B竹干的画法:竹干的竹节不能在一条水平线上,竹干不能平行。
C竹节的画法:注意竹节留白
D竹枝的画法:向上,下笔果断,左右都会有,在一个竹节上可多枝。
E竹叶的画法:“个”字型、“介”字型、“分”字型。
F多画多体会,就会“成竹在胸”
师:现在李老师示范一副完整的墨竹。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作品展示、点评。
(17)中国画欣赏
小学美术赣美版四年级上册美的体验第14课 水墨画(二)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赣美版四年级上册美的体验第14课 水墨画(二)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墨分五色“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5课 瓶瓶罐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5课 瓶瓶罐罐教案设计,共5页。
赣美版四年级上册传统的魅力第19课 民族服饰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赣美版四年级上册传统的魅力第19课 民族服饰教案及反思,共2页。